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新時代呼喚新思維/陳霆鋒

[複製鏈接]

77

主題

78

帖子

572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ittyjoke 發表於 2017-12-26 10: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時間:2017-12-26 03:15:24來源:大公網
十九大報告標誌著中國進入新時代的發展階段,描述了中國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改革開放三十年取得巨大成就,2010年中國GDP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2015年人民幣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特別提款權;在中國的倡議和牽頭下,成立了亞投行,「一帶一路」也吸引眾多國家參與,將使沿途國家合作互贏。
  邁入新時代也標誌著中國從追求溫飽需求,升級到追求生態平衡、美好生活、品質品牌等高層次需求。根據中共十九大的安排,到2020年中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35年中國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中國將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要發展就要不斷深化改革。當前,在世界範圍的科技革命與社會發展轉型的浪潮下,香港面臨著經濟結構轉型的迫切形勢,而國家的發展給香港的啟示是全面而深刻的。
  過去,由於香港的人口結構和歷史因素等,形成了香港複雜的政治環境。在港英時期,香港的歷史課程只是略講中國近代史和香港史,造成香港新一代的年輕人對國家的近代史缺乏認識,尤其從晚清國力衰落而遭列強入侵開始,包括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到抗日戰爭這一段歷史,青年更是認識不足,以致缺乏民族認同感。
  殖民地時期的香港,港督和早期的立法局成員都是委任制,英國並沒有把西方的民主選舉引入香港,因此導致香港缺乏政治人才及政治培訓的經驗,而且也造成市民對政治冷感,只著眼短期的金錢利益,容易被人利用及自我邊緣化。
  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從教育入手,必須加強中國近代史和香港史的教育,讓香港青年充分及正確認識國家和香港,從而增加青年人的身份歸屬感。在認識國家發展方面,不但要讓青年了解國家近年的重大發展成就,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了解這些成就本身是得來不易的,是創新和具有代表性的。
  中央一如既往全力支持香港發展,但香港回歸後未能抓住機遇,促進社會轉型。整個社會,特別是青年一代,不應再自我邊緣化,拒絕加入時代發展的巨輪。香港應配合國家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更應珍惜國家為香港提供的發展機遇,如融入國家高鐵網路,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大灣區將會發展成一個集創新高科技及區域金融的世界級灣區,香港正處於東盟與國家的中心,面向近20億人口的市場,有如此優越的條件,難道香港還會拱手相讓,自我邊緣化?
  在創新科技方面,香港青年科技人才應抓住千載難逢的機遇,投身國家建設之中,例如無人駕駛,區塊鏈等金融科技,多地區、多維度、多方向地發展。在分享國家發展成果的同時,也從中加深對國家和內地人民的認識和了解。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這是十九大報告最後的總結。青年是一個國家的未來,香港青年應善用「一國之本、兩國之利」的獨特優勢,莫讓500呎綁住了青春。仰望長空,繁星滿布,星空底下的東方之珠永遠都會發光發亮。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 13: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