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降血壓最常用的3個中醫方法

[複製鏈接]

223

主題

1233

帖子

2645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6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胡言亂語 發表於 2017-12-27 06: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高血壓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疾病,患病人群也很多。大家都知道降血壓的重要性,那麼怎麼降血壓好呢?一起來看看這些中醫降血壓的方法吧。

  中醫推薦的降血壓小竅門
  方法一:喝菊明茶
  菊花6克,決明子3克,開水沖泡,當茶頻飲,喝完可續水,每日1劑,一般連續飲用3~5天。決明子和菊花都是入肝經的良藥,可以清肝火、潛肝陽,對眩暈、頭痛、眼漲者有良好的效果。
  需要我們注意的是,胃寒的人不適合長時期的喝菊明茶,等到血壓穩定的時候就能夠停止喝了。
  方法二:指掐腳背
  在腳背第一、第二跖骨結合部前凹陷處,有足厥陰肝經的原穴和太沖穴,肝經的火氣由此向上沖行。因此,點掐此處,可以起到降肝火、潛肝陽作用。用一側手的拇指,按照逆時針的方向,點掐另一側腳背的太沖穴,每次5分鐘,每日2次,連續5日。肝經的火氣降下來,異常升高的血壓也就恢復正常了。

  方法三:服中成藥
  中成藥天麻鉤藤顆粒,由天麻、鉤藤、石決明、梔子、黃芩、杜仲、桑寄生、首烏藤等藥物組成,具有平肝熄風、清熱安神的功效,常用於治肝陽上亢型高血壓所引起的頭痛、眩暈、耳鳴、眼花、失眠等,每次10克,每日2~3次,連續1周。
  最近提醒大家,如果我們每天都在吃藥的話,那麼就不能夠擅自的增加減少或者停止用藥,平時更加需要注意日常保暖,要有好的作息時間,以防血壓波動。
  中醫日常降壓法
  一、呼吸放鬆法
  這種做法是其它九種降壓法的預備動作,患者坐在椅子或沙發上,姿勢自然端正,兩眼正視前方,兩臂自然下垂,雙手手掌放在大腿上,膝關節呈90度角,兩足分開與肩同寬,全身肌肉放鬆,呼吸均勻。
  二、按摩百會穴
  每個人的百會穴都位於頭頂的正中央。你可用手掌緊帖百會穴呈順時針旋轉,一圈為一拍,每次至少做32拍。此法的最大好處就在於可以寧神清腦,降低血壓。
  三、按揉太陽穴
  用手指按著太陽穴,呈順時針旋轉,每旋轉一周為一拍,每次約做32拍。此法的作用在於清腦明目,疏風解表,止頭痛。
  四、按摩風池穴
  用雙手拇指按揉雙側的風池穴,呈順時針旋轉,一周為一拍,共需做32拍。其療效是清腦提神,明目降壓。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1 03: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