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聯手俄羅斯在北極圈乾的大事有深意

[複製鏈接]

5950

主題

8072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290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仲國民 發表於 2017-12-17 15: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 新財迷/日期: 2017-12-16

據報道,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項目——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在俄羅斯境內的北極圈正式投產,該項目也被譽為「北極圈上的能源明珠」。
這是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實施的首個海外特大型項目,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北極LNG(液化天然氣)項目!
中國主導,項目正式投產。
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位於俄羅斯境內的北極圈內,是目前全球在北極地區開展的最大型液化天然氣工程,屬於世界特大型天然氣「勘探開發、液化、運輸、銷售」一體化項目,所以被譽為「鑲嵌在北極圈上的一顆能源明珠」。
在該項目中,中國企業承攬了全部模塊建設的85%,7艘運輸船的建造,15艘LNG(液化天然氣)運輸船中14艘船的運營等。
俄羅斯總統普京更是盛裝出席,親臨第一批LNG裝船慶典,並親自啟動裝船鍵!

曾經,因為俄羅斯遭受美國為首的西方制裁,這個總投資270億美元的項目差點夭折!
在關鍵時刻,是中國,向俄羅斯提供了價值120億美元的貸款,中國絲路基金也出資14億美元收購了該項目9.9%的股份,這才讓項目得以繼續!
中石油俄羅斯公司總經理蔣奇 表示:亞馬爾液化氣項目,是我們最近幾年,中俄經貿合作最大的投資項目。除了中石油參與了這個項目之外,中國的金融機構也參與了這個項目,並且,將來液化天然氣的運輸,特別是向中國出口的液化天然氣的運輸,都要由中國的航運公司來承擔。

作為中俄在北極圈合作的首個全產業鏈合作項目,亞馬爾成為了「冰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支點。這不僅將帶動俄羅斯能源產業和邊疆地區發展,還能夠豐富我國清潔能源供應,加快推進我國能源結構的優化。
這對中國海外能源合作、提升中國在世界能源市場話語權,具有重要意義。
將大大改善我國「氣荒」現狀
2019年,亞馬爾項目將全部建成,每年可生產液化天然氣1650萬噸(即250億立方米)、凝析油100萬噸。
根據中俄合同,該項目產量的54%出售亞洲市場。而這其中大部分,要給中國。

具體多少呢?光是液化天然氣,每年就至少要給中國400萬噸。
400萬噸液化天然氣,是什麼概念?
要知道,中國是能源進口大國。2016年的液化氣進口總量是1612.49萬噸!而,中俄合作的這個項目就可以解決進口量的1/4!
而近幾年,我國在清潔能源「。煤改氣」的大背景下,出現大規模「氣荒」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我國天然氣的供應緊缺
所以,這次中俄聯手的亞馬爾項目,將會大大改善我國的天然氣供應緊缺現狀。
有了這個新的能源供應地,誰想再用能源卡住中國的脖子,就很費勁了。
中國為何選擇與俄羅斯合作?

亞馬爾項目位於北極圈內,中國為什麼會選擇在這個地點,與俄羅斯合作開採天然氣呢?
因為,如此大項目的開發與投產,資金與資源是缺一不可的。就算俄羅斯境內擁有再多的液化天然氣資源,如果開發資金不足,也是不能將其轉化為經濟價值與實用價值的。
而俄羅斯最缺的就是錢。正是由於俄羅斯近些年來糟糕的經濟問題,使得他們沒有更多的錢來投資開採,故與我國聯手開發。
從上文數據我們也可以看出,項目85%的模塊建設,都被中國承攬了,說明了什麼?就是因為俄羅斯太缺錢了。
而我國缺的是資源。由此,中俄本次聯手將互惠互利,付諸共贏,共同造福中俄兩國人民!
對此,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董秀成 認為,
這主要是個商業行為,互惠互利。
對於我國來說,天然氣需求快速增長,而俄羅斯在北極圈有豐富的能源資源。
我國有市場,俄羅斯有資源,所以是互補的。
此外,跟俄羅斯合作,還帶動了我國極地開發技術的提升。
將大大提升中國在能源、航運領域的話語權
其實該項目帶來的利益,可以說超出了數字或者金錢可以衡量的範疇。

2016年3月,國產第一台「極光」號極地鑽機安裝在亞馬爾項目薩貝塔油田。
以前世界能源領域的話語權包括定價權等,一直掌握在西方國家,及世界幾個大的能源產出國或產出地區的手裡,甚至一度被他們壟斷著。
我國又是能源需求大國,可以說在這方面我們吃了很多很大的苦頭,這下好了,中俄聯手合作的全球最大北極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將大大使得我國這種尷尬現狀得以改觀。
此項目不但能夠完美解決我國的液化天然氣供應緊缺問題,還為我國開闢了新的北極航道,也就是「冰上絲綢之路」。冰上絲綢之路是穿越北極圈,連接北美、東亞和西歐三大經濟中心的海運航道!
曾經,中國購買了烏克蘭的「瓦良格」號航母,經過土耳其的博斯普魯斯海峽時,「在第三國的提醒下」,土耳其政府加以攔阻,強行命令「瓦良格」號退回黑海。此後,「瓦良格」號在黑海里漂蕩了很長時間后,只能返回烏克蘭海港。
最終,中國與土耳其進行了長達一年半的談判,土耳其開出了包括支付10億美元「風險保證金」等等一系列極為苛刻的20項條件,才讓「瓦良格」航母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
馬六甲海峽,一直是中國的海上生命線!2016年,中國80%的進口石油和11%的進口天然氣都要從這裡通過。

可是,美國一直在新加坡駐軍,甚至就連印度,從今年年初也開始在馬六甲海峽出入口部署軍艦。
就在前幾天,新加坡與印度還達成了海軍合作協議。海上生命線被一些別有用心的國家掌控,絕對不是什麼好事。
不過,天無絕人之路。
通過與俄羅斯合作,我國成功實現北冰洋運輸,開闢了北極新航道。
中國在亞馬爾項目建設過程中,超過60%的模塊和零部件是經過白令海峽、通過北極東北航道運輸,平均用時16天左右,比通過蘇伊士運河節省近20天。

要知道,北邊「冰上絲綢之路」的出現,意味著中國已經實現了「四面突圍」!
東邊:隨著中國實力的發展,解放軍轟-6K等各型軍機開展出島鏈遠海訓練,並且繞台灣飛行,已經用行動告訴全世界:「沒有什麼鎖鏈能夠鎖住中國」!
西邊:中歐班列的開通,讓「陸上絲綢之路」更加暢通便捷,中國的西大門更加開放。
南邊:「中巴經濟走廊」特別是瓜達爾港建成通航,弱化了馬六甲海峽對中國的鉗制。「海上絲綢之路」隨著南海島礁建設的順利推進,更加暢通無阻!。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8: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