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胥志義:科舉制對中國創新的影響

[複製鏈接]

984

主題

1084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治國之難,在於治吏;吏治之難,在於治腐。物慾無法根除,但腐敗

Rank: 5Rank: 5

積分
124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xlyyj 發表於 2017-12-12 15:22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科舉制」是中國專制體制發展到頂峰的表徵。也是對中國人智力異化和浪費影響最大的制度。「科舉制」是「招賢納士」的制度化,與「招賢納士」相比,它具有更強大更廣泛的制度效應。
   第一,「科舉制」是統治者把天下優秀人才納入專制體制中,並為其所用的方法。愈是制度化,愈是公正,愈能網羅真正優秀人才。雖然歷史上有不少辦事官員為私利常常破壞這種公正,但聰明的最高統治者總是要維護這種公正,因為只有把最優秀人才網羅進體制之中,不但能為其所用,為其所控制,還能減少民間對抗統治者或統治集團的力量。專制的政權當然也有管理國家的功能,這些優秀人才進入體制中,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提高管理效率,推動管理進步。但專制政權最重要的任務是維護統治者的利益和政權永固,所以這些優秀人才進入體制之後,必然產生智力異化。正如前面所說,官場上的權力傾軋與利益爭奪,統治者對鞏固政權的要求,使他們的智力運用,大部分失去促進社會進步的意義,只是一種智力浪費。
   第二,「科舉制」給人提供了一條發展的通道。而中國歷史上的專制,包括我國建國后的計劃經濟,都有意無意堵塞個人發展的另外通道。如歷史上的抑商抑工,計劃經濟時代的抑私,都屬於堵塞個人的發展通道。統治者通過利益的誘使和其它發展通道的堵塞,誘導迫使人走上追求當官這樣一條唯一發展通道。這會產生什麼效應?它使智力最優的人走上官道,與此相對應的是減少社會其它領域的優秀人才。一個社會的進步,不唯是國家管理的進步(何況在專制體制下,最優人才進入管理崗位也很難推進管理進步),更重要的是經濟文化科技的進步,這些進步都發生在社會領域,不是官員能夠推動的。智力最優的人都去當官,社會領域人纔則減少,社會進步緩慢甚至停滯不前,便毫不奇怪。
   第三,「科舉制」不但誘使人去爭官,而且還使人學習的方向,知識的結構,精力與注意力的集中點,都向爭官與當官靠攏,這會僵化人的智力。人的智力天生具有向各個方面探索知識的功能,正是這種不受約束和誤導的智力向各個方向的探索,失敗,再探索,使現在世界上的知識豐富多采。而中國,在官本位文化與科舉制的指揮棒下,甚至在科舉制中考試內容的指揮棒下,人的智力,學習和思想集中於某一方向,某一領域(如四書五經),實際上失去思想自由,何談向各個方向的探索與發展?中國除誕生豐富的統治文化,對世界知識庫貢獻甚少,也毫不奇怪。中國人並非不聰明,統治文化的發達便可證明,而這種聰明不但被專制體制所利用,所異化,無法為社會進步作貢獻,而且被專制體制所誤導。比起進入體制中的官員智力異化,那種沒有進入體制之中卻把追求當官當作人生髮展路徑,因而在學習過程中所產生的智力偏向,無形中阻礙他們智力向各個方向發展,這是一種更大的智力浪費。「范進中舉」形象地描述了「科舉制」對人思想的禁錮和毒害。
   「科舉制」具有程序公正的特徵,甚至曾引起外國的羨慕與學習。在民主體制下,考試作為一種公正的選擇方法,是社會平等運動中的一部分。但在專制體制下,作為官員選拔的方法,它所具有的行為導向功能,異化著人的智力,窒息中國的創造力。愈是程序公正,其欺騙誘導功能越強。那個著名的李約瑟之問,為什麼現代科學在西方出現,而沒有在東方(中國)產生,與中國的專制體制和「科舉制」有莫大的關聯。即便到了現在,「科舉制」已是歷史舊事,而專制體制還在,官本位文化還在,它就象一個幽靈,深深的腐蝕著中國人的靈魂,扭曲他們的智力,影響他們智慧和創造力的發揮。自私捨不得專制,一邊緊盯著西方科技,想利用西方科技強固流氓政治團伙,威脅西方,魚和熊掌兼得。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08: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