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川普上台這一年:盤點2017移民政策變化

[複製鏈接]

60

主題

60

帖子

132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2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ongmenglaw 發表於 2017-12-30 07: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7年1月,川普正式入駐白宮。由於曾在競選期間多次做出對移民不利好的發言,使得川普的正式上台在移民群體內人心惶惶。上台伊始,改革方案歷經多次泄密烏龍,真假莫辨。之後頒布針對中東國家的旅行禁令,撤銷DACA(非法移民的工作許可),在輿論上都掀起了大波瀾。

轉眼間,2017年已近尾聲。宋和孟律師事務所(Song & Meng)的孟小潔律師在此和大家一起回顧一下過去一年間,川普在移民政策方面的改革具體內容有哪些,形式又是怎樣的。總體概括來說,川普在移民法改革上可謂雷厲風行,真有點應驗了他在競選期間的那一句「我一個人就可以搞定這一切」,表現形式是:法案推不動,行政命令湊;法規要時間,紅頭文件先。

下面,孟小潔律師和大家細數一下2017年落地的移民政策變化究竟有哪些,尤其是和美國職業移民(EB類)及工作簽證相關的政策變化。也在此一併展望下2018年的美國移民形勢。

No. 1 「買美國貨,雇美國人」:H1B工作簽證審批收緊

發布時間:2017年4月18日
生效時間:2017年4月18日

宋和孟律師事務所在今年4月曾發表文章《川普又放大招,這會是H1B最壞的時代嗎?》,分析了川普總統發布的「買美國貨,雇美國人」會對H1B簽證有怎樣的影響。經過大半年的觀察,今年的H1B形勢較往年確實嚴峻很多。不僅補件率大大增加,並且補件的新種類直衝Level 1的工資水平而來,成為變相提高H1B工資水平的方式。

同時,今年的H1B審理時間長度可謂史上之最。由於4月伊始移民局就停止了H1B的加急處理,直到10月份才對今年的H1B恢復加急處理程序,導致今年的很多H1B申請直到10月份以後才有結果。

雖然目前還沒有今年H1B審批總體結果的數據披露,如果日後發布,很可能會顯示出相較往年審批通過率明顯下降。甚至有部分從業者猜測,川普政府可能刻意利用行政審批職權壓低通過率,利用這組數據可作為政績誇耀。當然,關於動機的厚黑猜測尚無根據,但是H1B申請,尤其是工資水平剛夠到初級水平的申請,審理收緊確是事實。

與此同時,審批收緊不僅影響了每一年新遞交的H1B申請,也對延期申請有影響。川普政府今年還發布了備忘錄,撤銷了以往在延期申請中尊重舊判的政策。

在H1B工作簽證,以及其他的工作簽證方面,雖然2017年並沒有新法規或者新法案出台,但是川普政府在2017年通過先期總統行政命令定調子並造勢、後期頒布內部行政文件調整審批標準這樣的方式,達到了收緊H1B,降低H1B申請熱情的效果

如果要說目前H1B政策有什麼積極面,孟小潔律師想對下一年的申請人說,由於今年的H1B審理大面積打壓第三方派遣的H1B,每年佔大量名額的印度外包公司明年可能申請數量會大幅減少。對於明年的申請人而言,這可能意味著抽籤的中籤率提升。若果真如此,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不過抽中只是第一步,之後仍然需要面對愈發嚴格的審理過程。各位申請人務必諮詢有經驗的律師來提前悉心準備。

No. 2 是騾子是馬得溜溜:職業移民要面試

發布時間:2017年8月28日
生效時間:2017年10月1日

2017年10月1日起,移民局將對美國境內所有申請身份轉換(I-485)的職業移民,包括EB1/2/3,增加面試環節。詳情請見宋和孟律師事務所之前的分析文章《10月起新增面試,職業移民如何應對?》。

此項規定出台以前,在美國境內申請身份轉換的職業移民一般不需要面試,只有5-10%的抽檢面試率。這項規定出台後,一概需要面試。可以預見到的是,職業移民在美國境內轉換身份的處理時間會變長。

這項規定對於身在海外的職業移民轉換身份並沒有影響。海外的申請人原本就需要通過領館面簽入境。現在及往後也是一樣。

No. 3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命運多舛的企業家法規


發布時間:2017年1月17日
生效時間:2017年12月5日

奧巴馬政府在臨走前,通過了這份企業家法規(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 Parole),給一些符合特定條件在美創業的人一定期限的居留許可,原本擬定在2017年7月生效。

這份相當雞肋的企業家法規,不知何故,被有些媒體稱為「EB6」,恐怕有誤導嫌疑。EB的全稱是Employment Based,意思是「基於工作的」。「基於工作的」什麼呢?從EB1到EB5,全部都是基於工作的拿綠卡的途徑。

但現在的這份企業家法規能給大家什麼呢?只是居留許可。注意,是居留許可,連簽證身份都不是,更沒有提供拿綠卡的途徑。

但就是這樣一份限制多福利少、受惠人口有限的法規,成為了川普一上台就盯上的目標。2017年7月11日,國土安全部宣布,將原定於2017年7月生效的企業家法規,推遲生效到2018年3月14日,並計劃在其生效前將其撤銷。

2017年12月,事件出現了反轉。哥倫比亞特區聯邦法院判決認定,政府推遲生效的手段不合法,沒有經過正常法規制定程序,所以無效。於是企業家法案於法院宣判當天立即生效。

同月15日,國土安全部正式公布了企業家法案下居留許可的申請方法和手續流程。

這部企業家法規在2017年先後經歷了出台、推遲、訴訟、立即生效的曲折。雖然現在迫於法院判決,政府不得不接受企業家法案下居留許可的申請,但是故事仍然沒有結束。在政府最新公布的明年法規制定計劃中,取消企業家法規赫然在目。所以,要想通過申請企業家法案下的居留許可解決長期在美身份問題,恐怕並非上策,遠非長久之計。

No. 4 不只是說說而已:非法移民兒童(DACA)工卡被取消

發布時間:2017年9月5日
生效時間:2017年9月5日

惱火於國會效率慢,轉而藉助行政力量的,川普並非第一人。奧巴馬在任期間,於2012年就通過行政命令給了童年到美國的非法移民為期兩年可續的居留許可和工作許可,簡稱DACA (Deferred Action for Childhood Arrivals)。

川普在競選之初就曾揚言上台後要取消DACA。不過川普上台後,先通過行政命令指示要造美墨邊境的圍牆,隨即又頒布了針對中東七國的旅行禁令,媒體的頭條一條接著一條,上半年還沒顧得上DACA的事。一直到2017年9月,川普正式通過發布行政命令的方式,取消了奧巴馬任期內的這項政策。

宋和孟律師事務所曾在2017年年初的文章《川普攻勢一浪高過一浪,華人移民路在何方?》中指出,DACA被取消的風險相較於其他的身份或簽證而言是最大的。當初可以通過總統一紙行政命令頒發,現在也可以通過總統一紙行政命令收回。

目前有DACA許可的申請人,仍然可以使用到有效期,只是之後無法再續。在川普總統取消DACA的行政命令后,有一些呼聲希望國會可以通過法案。不過國會立法的難度比行政命令大多了。

再看風言風語:H4工卡、STEM OPT以及積分制

H4工卡要被取消的傳聞已經有一段時日了。在宋和孟律師事務所年初的文章《川普攻勢一浪高過一浪,華人移民路在何方?》中,孟小潔律師為大家分析了一份當時泄露出的行政命令草案,其中有涉及到對於奧巴馬任內頒布的一些行政規定需要重新評估審核,包括H4工卡和STEM OPT。

這份草案最終沒有以泄露版問世,取而代之的是後來4月份的「買美國貨,雇美國人」行政命令。

雖然這份行政命令最終沒有以草案的形式公布,但是針對H4的動作並沒有停止,關於H4工卡的擔憂並非完全空穴來風。其中,H4工卡取消已經被正式列入移民局的法規制定計劃,預計最早在2018年2月左右,可能會有進一步的消息。宋和孟律師事務所會繼續關注法規動態與大家分享。

OPT的改革目前也被列入到2018年的法規制定計劃中,預計最早在2018年10月可能會有進一步的消息。

不過目前H4工卡的申請仍然沒有變化,OPT與STEM OPT的申請規則也同先前一樣。

2017年的另一個移民大事件,當屬移民制度轉向積分制的討論。目前,積分制仍然只是一份草案,離生效還很遠,繼續推動還需時日,也會面臨阻力。美國歷史上提出要轉為積分制,這並不是第一次。不過前幾次都是阻力太大擱置。由於茲事體大,不是總統憑一人之力可以完成,我們需要進一步關注法案動態。

結語:政策風雲變幻,我們一起努力


川普政府上台後,確實極其迅速地針對移民政策做了不少變動,比如以上這些。同時,又藉助媒體放大了落地或沒有落地的政策帶來的效應,添油加醋搞得人心惶惶。

既然政策多變,那麼是應當觀望?還是只爭朝夕?每個人也許有自己的答案。

在政策收緊的今日,了解法律,最大限度維護申請人的利益,是我們責無旁貸的目標。借本篇盤點,宋和孟律師事務所祝各位節日快樂,新年裡我們一起努力!


本文版權屬於洛杉磯宋和孟律師事務所(www.songmenglaw.com)。如需轉載,請在文章開頭處用以下格式清晰註明原作者和出處,違者必究:
原作者:孟小潔律師
出處:www.songmenglaw.com
文中內容,僅限於一般情況的討論,並非法律意見。如有個別案件問題,請諮詢自己的律師。如果您想對您的情況進行評估,請發送郵件至info@songmenglaw.com,電話626-339-9363(美國);大陸地區可以撥打電話號碼950-4043-7115,享受中國本地話費,直通美國辦公室。宋和孟律師事務所的創始合伙人是經驗豐富、辦案嚴謹的孟小潔律師,以及成長在美國、文筆周密的韓裔美籍律師Deok Song。宋和孟律師事務所致力於服務通過技能、投資等移民美國的專業人士,關注在美亞裔社區的權益。本所公眾號「閑話移民」,分享美國移民法律乾貨,探討中美文化差異,歡迎關注xianhua_immigration。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07: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