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共產黨黨務公開條例

[複製鏈接]

984

主題

1084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治國之難,在於治吏;吏治之難,在於治腐。物慾無法根除,但腐敗

Rank: 5Rank: 5

積分
124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黨務公開
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30日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中國共產黨黨務公開條例(試行)》。

必須切斷財政供養政黨關係
   中國社會要實現真正的民主,它的第一步就是:政黨不再享有財政撥款優越性,將政黨財產從行政公共性社會財富的供養體制中徹底剝離出來,使政黨完全實現市場化以及商業化規則運行,政黨人員不再享受國家公務員的待遇,完全實現政黨組織平民化和民間化,而非特權化、貴族化,真正意義上脫離與政府財政供養的關係,這才可能真正意義實現和推動政治民主化進程的改革;切斷財政供養政黨關係,這是中國社會走向民主化的一個基本的前提。
    因為,政黨總是代表著一部分特殊人群的利益,它們的組織與建立通常是經由自覺地遵循著政黨的社團化和民間化組織起來的原則,而不是與政府平行和並立而行方式;它多時通過民間組織、政治團體和企業捐款形式作為基本運行體制。政黨財富的來源多是來自民間社團捐贈和政治籌款,或者是黨員交費,它們共同構成了政黨財富與資金來源,才可能保障其政黨機制正常的社會運行,才可能做到真正意義上實行政治民主的社會基礎作為保證。
    但是,中國政黨卻享受著政府財政巨大的撥款支持,不論是執政黨還是許多民主黨派,它們同樣都屬於財政系列撥款供養系統;它們像吮吸著國民財富,佔用著社會公共資源,它們並不創造社會財富,這一現象在世界政黨政治中非常罕見。政黨財富所積累起來的巨大資源,因為它具有剝奪公眾社會財富的嫌疑,使人們對其佔有社會公共財富與資源合法性提出質疑?!那些服務於政黨活動經費,大多時從政府財政預算中支出;黨員交費只有占很少一部分。因此,我們改革政府預算體制關鍵的問題在於,就是要首先停止對政黨進行撥款,使政黨完全應在社會與民間社團支撐的基礎謀取經費,不斷地獲得政治發展,而不是從國家財政中進行索取,寄生在國家財政稅收體制之中,這不符合政黨政治發展的規則。
    取消了財政撥款之後政黨,這才可能保證中國政黨在政治生態上的平衡性;因為,政府對政黨巨大財富積累和每年巨額財政投入,其實都是納稅人的錢,納稅人的錢是用來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的積累,而不是用來進行政黨政治投入的需求;用納稅人的錢投入政黨,這違背了納稅人個人意志,也違背了國家財政支出原則;將屬於公共財政的錢投入政黨政治中去,因此而失去了政治平等性、公正性、公開性和透明性。這種由政府財政撥款而造就的政黨政治,缺少了民間社團與社會公共性基礎;所以,中國政黨政治不正常的現象就在於它的基本運作方式方向偏離了政黨政治的生態平衡性。
    從西方政黨的發展來看,一般都是通過民間社團和企業捐贈獲得政治資金,這種民間化和平民化政治運行機制,才是西方政治民主選舉制度的社會基礎;而我們的政治卻是由財政供養,這一性質區別說明了,中國政黨還未能具有真正民主化意識與實踐的可操作性,它決定了中國政黨政治與政府依附性;這種由政府財政供養政黨,通常不具有獨立性和自由性,缺少創新的政治活力,往往會給政府財政增加過重的負擔,使政府與社會失去了政治中立性和自由性制度安排。
    多年來,我們的政黨政治屬於公務員化,財政撥款化,它們寄生在政府行政肌體內,失去了政黨獨立和自由的特點;長期以來政黨政治養成了貴族化、特殊化的政黨階層,養成了被政府豢養的狀態依附性;更為嚴重的是這種政黨體制缺乏活力與創新生機,逐漸地喪失了社會群眾基礎,而容易導致政黨腐敗現象出現。將政黨財富從政府行政撥款體制中剝離出來,並且將無償佔用公共社會財富也歸還於民眾,真正意義上取消國家財政供養政黨的體制,才能可能實現民主社會改變的第一步。
    當一個政黨同時與政府處在同等位置時,它不僅僅消耗著巨大社會公共資源,也浪費著太多屬於社會民眾的財富。不結束這樣狀態從何意義上說能夠建構中國社會的民主制度體系。因此,民主社會的改變必須從政府行政撥款中開始切斷對對政黨供養關係,將政黨資金來源建構在社會民間組織和企業和政治組織捐贈基礎上,才可能保證中國社會民主力量強大起來,真正意義實現政黨政治自由化與獨立性;否則,只能會出現政黨財富越來越吸附更多國民財富,更多造就特權化階層,也導致政府財政背負不起這巨大消耗公共財富虧損,中國政治也會由此變得更加專斷和腐朽,喪失了融入世界未來的政治活力與創新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16: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