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日本創元社出版的明清時期:繁榮的蘇州(圖集)

[複製鏈接]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7-11-28 11: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4-10-20 16:01:37 | 只看該作者

  蘇州是明清時代中國最繁榮的都市。正因如此清末上海興起時被稱為小蘇州。蘇州正好在鏈接中國南北的大運河邊,依靠富裕的江南地區為背景,成為了各種農產品和手工藝品的集散地。蘇州本身也是精緻的手工藝品最大的出產地。除了瓷器生產被設置了官窯的景德鎮坐鎮頭把交椅之外,蘇州持有 絹織物、玉器、漆器、竹木器、傢具等手工業生產的最高技術 。 蘇州又是全國進士和狀元最多的地方。蘇州的生活文化也高度發達,建有許多園林,在近代以前的中國,蘇州是細緻生活文化的代表都市。  

  

  日本創元社出版的 《中國文明史圖說》第10冊清代 / 第2章 王朝最後的輝煌 第66頁 / 繁榮的蘇州  

  

  日本平凡社出版的《中國歷史地圖》 04 近世後期 都市的發展 第160頁 江南最大的都市、蘇州  

  

  

  日本漫畫 中國歷史 里對明代蘇州的評價 明代的經濟進一步發展,在長江流域、江南,絹織物、棉織物、木棉的生產等產業很發達,江南的蘇州作為流通經濟的中心地,有值得誇耀的驚人繁榮度   

  

  明代的經濟進一步發展,在長江流域、江南,絹織物、棉織物、木棉的生產等產業很發達,江南的蘇州作為流通經濟的中心地,有值得誇耀的驚人繁榮度   

  

  姑蘇繁華圖 清 徐揚(遼寧省博物館收藏) 萬年橋\府衙考場  

  

  山塘街 在蘇州眾多的街巷之中,名勝山塘街,被稱譽為「姑蘇第一名街」。 山塘街始建於唐代寶曆年間,公元825年白居易奉命到蘇州任刺史。上任不久,他坐了轎子到虎丘去,看到附近的河道淤塞,水路不通,回衙后,立即找來有關官吏商量,決定在虎丘山環山開河築路,並著手開鑿一條山塘河。它東起閶門渡僧橋附近,西至虎丘望山橋,長約3600米,故俗稱「七里山塘到虎丘」。這條河在閶門與運河相接。在河塘旁築堤,即山塘街。山塘河的開鑿和山塘街的修建,大大便利了灌溉和交通,這一帶成了熱鬧繁華的市井。蘇州百姓非常感激白居易,他離任后,百姓即把山塘街稱之為白公堤,還修建了白公祠,以作紀念。山塘街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水陸交通條件,曾是明清時期中國商貿、文化最為發達的街區之一,近年來修復后的山塘街是蘇州古城自然與人文景觀精粹之所在,堪稱「老蘇州的縮影,吳文化的窗口」。街道呈水陸并行、河街相鄰的格局,建築精緻典雅、疏朗有致,街麵店肆林立,會館集聚,再現了山塘街的盛世繁華。有民歌唱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有西湖,蘇州有山塘。兩處好地方,無限好風光。」這便是對山塘街的生動寫照。  

  

  蘇州府城 閶門、山塘街、上塘街 明清兩代,閶門商業街區是全國最繁華的商業街區   

  

  描繪了明代蘇州熱鬧的市井生活和民俗風情的 仇英版清明上河圖 版本一:遼寧博物院藏本 仇英《清明上河圖》   

  

  版本二: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本 仇英《清明上河圖》   

  

  版本三:仇英 清明上河圖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沙發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7-11-28 11:45 | 只看該作者
  

  康熙南巡蘇州圖 清 宋駿業(故宮博物院收藏) / 康熙二十八年,康熙皇帝第二次南巡結束后,命畫家繪製《康熙南巡圖》。時任兵部左侍郎的宋駿業,因善書畫而主持此畫卷的繪製事務,又畫了這張康熙南巡圖的副本 / 副本只畫了蘇州一個城市, 可見蘇州作為當時全國經濟最發達、商業最繁華的大都會的地位 閶門 明清兩代,閶門商業街區是全國最繁華的商業街區。 明代中葉起,蘇州府城就是全國中心市場,京杭大運河南北商品集散地。 蘇州府城閶門稱天下大碼頭,是全國規模最大的商業區;閶門外有兩條很長的商業街區,一條沿著運河往西到楓橋,另一條是往西北到虎丘的山塘街;閶門邊沿著運河往南還有南濠街;因此蘇州市中心在城牆外,建成區很大規模空前。 康熙時人翰林院檢討孫嘉淦在《南遊記》中說:「姑蘇控三江、跨五湖而通海、閶門內外,居貨山積,行人水流,列肆招牌,燦若雲錦,語其繁華,都門不逮」  

  

  康熙南巡蘇州圖 清 宋駿業(故宮博物院收藏) 前半 下幅 :虎丘 / 中幅 :山塘街北 / 上幅 :山塘街中段   

  

  康熙南巡蘇州圖 清 宋駿業(故宮博物院收藏) 後半 下幅 :山塘街南 / 中幅 :閶門商業街區 / 上幅 :胥門至盤門   

  

  康熙南巡圖中的蘇州(第七卷蘇州部分) 清 王翚 (加拿大Alberta大學收藏) 康熙帝駐蹕蘇州閶門   

  

  康熙南巡蘇州虎邱行宮圖卷 清 焦秉貞 吳中第一名勝 虎丘   

  

  蘇州金閶圖 清 雍正年間(日本廣島王舍城美術寶物館收藏) 萬商雲集在金閶,航海梯山來四方。 棟宇翚飛連甲第,居人稠密類蜂房。 繡閣朱甍雜綺羅,花棚柳市擁笙歌。 高驄畫舫頻來往,櫛比如鱗貿易多。 不異當年宋汴京,吳中名勝冠寰瀛。 金城永固民安堵,物阜時康頌太平。 甲寅秋七月 寶繪軒主人並題   

  

  乾隆南巡圖 第六卷 駐蹕姑蘇 清 徐揚(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乾隆南巡圖一共十二卷,分別為 :第一卷 啟蹕京師, 第二卷 過德州, 第三卷 渡黃河,第四卷 閱視黃淮河工, 第五卷 金山放船至焦山, 第六卷 駐蹕姑蘇, 第七卷 入浙江境到嘉興煙雨樓, 第八卷 駐蹕杭州, 第九卷 紹興謁大禹廟, 第十卷 江寧閱兵,第十一卷 順河集離舟登陸, 第十二卷 迴鑾紫禁城。   

  

  萬笏朝天圖 清(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 清代蘇州,城外也極其繁榮   

  

  曉關舟擠圖 明 袁尚統 (故宮博物院收藏) 《曉關舟擠圖》描繪在狹窄的水道門口群舟爭渡的熱鬧場面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3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7-11-28 11:47 | 只看該作者
  

  薛鳳旋《中國城市及其文明的演變 》明代五大城市   

  

  薛鳳旋 中國城市及其文明的演變 中國清代主要城市分類   

  

  薛鳳旋 中國城市及其文明的演變 清代天下四聚   

  

  「天下四聚」中的蘇州,北京,漢口,佛山之比較,即使在四聚中,漢口也遠遠不及蘇州地區。   

  

  

  明代蘇州狀元、進士人數 蘇州府狀元:施盤(吳縣)、吳寬(長洲)、毛澄(崑山)、朱希周(崑山)、顧鼎臣(崑山)、申時行(長洲)、文震孟(長洲)。 吳縣、長洲即今蘇州市區   

  

  明代市民文學版刻數量 蘇州全國第一   

  

  康熙年間,蘇州田地賦稅依然是遙遙領先於江南地區   

  

  清代的小說   

  

  中國會館志 明清蘇州為全國中心市場   

  

  中國會館志 江南會館、公所數量表 明清幾百年,把上海去掉,其餘六府加起來比蘇州還差很遠 公所一般是行業性的,會館一般是地域性的,蘇州的會館優勢還不是特別明顯,公所優勢非常明顯,蘇州掌握了全國各種行業的命脈 明清時期,蘇州共有會館64家,公所163所(所屬136個行業),說明了蘇州作為商業、手工業中心,中心市場的地位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4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7-11-28 11:52 | 只看該作者
  

  薛鳳旋《中國城市及其文明的演變 》明代五大城市   

  

  薛鳳旋 中國城市及其文明的演變 中國清代主要城市分類   

  

  薛鳳旋 中國城市及其文明的演變 清代天下四聚   

  

  「天下四聚」中的蘇州,北京,漢口,佛山之比較,即使在四聚中,漢口也遠遠不及蘇州地區。   

  

  

  明代蘇州狀元、進士人數 蘇州府狀元:施盤(吳縣)、吳寬(長洲)、毛澄(崑山)、朱希周(崑山)、顧鼎臣(崑山)、申時行(長洲)、文震孟(長洲)。 吳縣、長洲即今蘇州市區   

  

  明代市民文學版刻數量 蘇州全國第一   

  

  康熙年間,蘇州田地賦稅依然是遙遙領先於江南地區   

  

  清代的小說   

  

  中國會館志 明清蘇州為全國中心市場   

  

  中國會館志 江南會館、公所數量表 明清幾百年,把上海去掉,其餘六府加起來比蘇州還差很遠 公所一般是行業性的,會館一般是地域性的,蘇州的會館優勢還不是特別明顯,公所優勢非常明顯,蘇州掌握了全國各種行業的命脈 明清時期,蘇州共有會館64家,公所163所(所屬136個行業),說明了蘇州作為商業、手工業中心,中心市場的地位   

  

  明清蘇州在在全國市場中的中心地位 明代初葉,蘇州的田賦在明中葉前是全國第一,後來因為發展了手工業,田賦繳稅大戶的地位被湖廣取代,從天下糧倉變成工商業大都會,明代中葉開始,蘇州的商業稅收和手工業稅收都是全國翹楚   

  

  

  

  

  明代中葉起,蘇州城的商業和手工業蓬勃發展,使蘇州成為了全國最大的商業城市, 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這個發展勢頭一直持續到清代 中國歷史中兩縣同駐一個城池,主要是出於人口的考慮,清代雍正年間,把人口太多的蘇州城分成三個縣管理 蘇州城是全國唯一的三縣同城   

  

  明代中葉起,蘇州城的商業和手工業蓬勃發展,使蘇州成為了全國最大的商業城市, 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這個發展勢頭一直持續到清代 中國歷史中兩縣同駐一個城池,主要是出於人口的考慮,清代雍正年間,把人口太多的蘇州城分成三個縣管理 蘇州城是全國唯一的三縣同城   

  

  王衛平《明清時期江南城市史研究 —— 以蘇州為中心》 蘇州是上海未開埠前南中國經濟文化的中心   

  

  明清時期太湖流域的中心地結構 地理學報 第60卷 第4期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5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7-11-28 11:54 | 只看該作者
  

  

  

  

  

  

  

  蘇州一府稅糧佔全國十分之一,比同樣富裕的浙江省全省加起來還多。   

  

  

  太平天國和甲午戰爭的劫難后,蘇州開始衰落,上海崛起,但此時蘇州乃為江蘇首府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4: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