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科學匠人 | 純然卓然,不忘芸生

[複製鏈接]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17-11-23 17:20 微軟/技術
編者按:「科學匠人」系列文章又和大家見面啦!揭秘「入伙」研究院的最佳途徑,講述研究院里典型與非典型的研究員成長故事,希望可以給大家的職業選擇帶來一些啟迪。

今天我們故事的主角是多才多藝的研究工程師劉潏,她將以獨特、細緻的女性視角與大家分享她「入伙」微軟亞洲研究院的別樣經歷和心路歷程。
很多人都飽受網頁廣告的困擾,「欲除之而後快」,而在Windows 10 Creator更新版本的Edge瀏覽器中,只要一鍵打開閱讀模式(Reading View),網頁新聞和博客主題就能被輕鬆抽取出來,大部分廣告和噪音評論則能夠得到有效過濾。這項自帶凈化技能的「網頁分離術」就是微軟亞洲研究院創新工程組(IEG)的研發成果——Article Extractor,目前這項技術背後的負責人是微軟亞洲研究院研究工程師劉潏。

和很多起初就有堅定科研信念的典型研究員/工程師不同,劉潏坦言自己並非一開始就有明確的理想目標和職業道路選擇。相比這些,她更像是在一次次截然不同的嘗試中,逐漸找出自己真正熱愛、願意全心傾注的東西。本科在華南師範大學攻讀通信工程的劉潏,逐步發現硬體方向其實並不適合自己,反倒是專業中涉及的編程課程吸引了她。因此,在研究生階段劉潏毅然選擇了擁有全球頂級計算機專業的卡內基·梅隆大學,正式開啟了她在計算機領域不斷探索、攀越高峰的別樣旅程。



微軟亞洲研究院研究工程師劉潏

緣分註定,一拍即合

2015年,劉潏選擇回國,並於年底加入了微軟亞洲研究院。劉潏把自己和研究院的相遇形容成一種冥冥註定的緣分。讀書時的她就對研究院有非常深刻的印象,2013年劉潏來北京就曾造訪過這個她所認為的「研究聖地」,並立下決心如果回國就一定要到研究院來工作。而後,這個選擇也確實不負她所願,在研究院里,劉潏不僅接觸到了很多最尖端的技術,同時創新工程組的獨特氣質也滿足了她將技術落實到產品中的願望,讓技術可以真正地轉化到大眾生活中。

與加入前所想象的滿層「不苟言笑的老學究」完全不同的是,劉潏發現研究院里緊張與活潑並存,且高手雲集、卧虎藏龍。在研究院做研發的兩年時間裡,劉潏用這樣一個詞形容她眼中微軟亞洲研究院的氣質:純然卓然,不忘芸生。許多非常出色的研究員在這裡都是全心全意地做研究,希望能夠盡善盡美,做到業內頂尖。而這種對研究的純粹之心並不僅僅體現在追求技術深入的層面上,他們也會時刻把大眾需求和產品需求放在心中,這也是微軟亞洲研究院設立創新工程組的一個重要原因。

科研以外的劉潏是個多才多藝的「才女」,彈琴、畫畫信手拈來,徒步、攀登也是不在話下。去年成功挑戰珠穆朗瑪的她打算今年考取潛水證,去探索和發現更廣闊更深邃的世界。劉潏形容自己的性格是「做事不隨意開始,一旦開始就不願意停下來」,正是在這種願意不斷挑戰自我的精神驅動下,她在豐富自我興趣愛好的同時,也在研究院的工作中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果。

其實步入職場之後,要想做到工作和興趣「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並非易事。而研究院自由、包容性的氛圍以及「Play Hard,Work Harder」的觀念,恰好是劉潏在經歷了多種嘗試以後得出的最適合自己的工作風格。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對於劉潏而言,微軟亞洲研究院是一個讓人快速成長的地方。從校園到工作的過渡階段,劉潏明顯感受到了研究院和學校之間的差別,比如在學校做項目的時候往往是課程要求或者是自己覺得什麼有意思就做什麼。但在研究院做項目時不僅要看個人的興趣,還要多考慮實際需求,看是否能與現有的產品以及公司的發展方向相契合。需要從技術瑣碎中跳出來,多角度思考,這樣才能讓你做出來的東西可用並且有用。

在磨合期中遇到的一些問題、走過的一些彎路都讓劉潏對自己和研究院有了更為明晰的認知。「微軟亞洲研究院是一個非常難得的平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能夠看得更遠,接觸到的資源也更加豐富。」

劉潏認為,研究院就像一座蘊藏豐富的寶庫,全看自己能將其中得天獨厚的優勢挖掘和利用到怎樣的程度。比如說,研究院內部有很多效果非常出色的技術,合理應用可以節省很多時間,避免不必要的重複勞動。對此劉潏深有感觸,她在做Article Extractor項目時,需要加入命名實體識別(name entity recognition)的功能,而這項技術在研究院里已經有現成的研究成果,通過多渠道與資深研究員的溝通,劉潏很快便讓命名實體識別技術與Article Extractor項目完美結合。劉潏說,「如果不積極主動與別人交流、溝通,那麼可能就會錯過機會,還會浪費大量寶貴的時間。」



Edge瀏覽器的閱讀模式

不忘初心,必達遠方

儘管很多優秀的女性科研人員在計算機領域做出了傑出貢獻,但仍有不少人或多或少會對計算機科研人員有性別上的刻板印象。在劉潏看來,女性在計算機領域科研、工程上擁有許多男性難以比擬的優勢和特質,比如,她從研究院許多女性科研人員的身上都感受到了她們工作中的細緻認真、有條理,以及為人處事上的耐心和堅韌。其實,科研沒有性別優劣之分,劉潏表示,與其考慮這些,不如多花時間在發掘自身的長處、認真學習周圍同事的優點以彌補自身的短板,把優點進一步發揮成優勢。



劉潏(前排右一)與團隊參加Hackathon駭客馬拉松

對於和當年的她一樣想要加入微軟亞洲研究院的年輕人,劉潏從自身經驗出發給出了一些小建議:

特別是目前還在學校學習的同學們,在自身最好的時光里首先要有屬於自己的小理想和小憧憬,不求夢想多遠多大,而是去儘力保持一種純粹的奮鬥狀態。很多人現在做事都強調功利性和目的性,凡事講求成本和效益,但是在這樣的狀態下,很多做科研所帶來的樂趣就會被沖淡。
其次,在校學習一定要培養自身的工程能力,擁有過硬的技能儲備是進入研究院的基礎,而這對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也是大有裨益。
第三,認真勤勉的工作態度也是研究院考核的重要標準之一。研究院需要聰明的人,但不是小聰明。要緊抓住和他人溝通學習的機會,在工作中勤懇踏實、埋頭做事。

最後,無論是從始至終都有明確目標,還是在試錯中過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向,對於任何人任何職業而言,最重要的都是發現本心,堅持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不忘初心,必達遠方。
世人皆醉我獨醒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22: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