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唐代傳奇系列----長恨傳

[複製鏈接]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5-3-17 05: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長恨傳
  
    唐開元中,泰階平,四海無事。玄宗在位歲久,倦於旰食宵衣,政無大小,始委於丞相。稍深居游宴,以聲色自娛。先是,元獻皇后武惠妃皆有寵,相次即世;宮中雖良家子千萬數,無悅目者。上心忽忽不樂。時每歲十月,駕幸華清宮,內外命婦,昆耀景,浴日餘波,賜以湯沐,春風靈液,淡盪其間。上心油然,恍若有遇,顧左右前後,粉色如土。詔高力士,潛搜外宮,得弘農楊玄琰女於壽邸。既笄矣,鬢髮膩理,纖中度,舉止閑冶,如漢武帝李夫人。別疏湯泉,詔賜澡瑩。既出水,體弱力微,若不任羅綺,光彩煥發,轉動照人。上甚悅。進見之日,奏《霓裳羽衣》以導之。定情之夕,授金釵釒田合以固之。又命戴步搖,垂金。明年,冊為貴妃,半后服用。由是冶其容,敏其詞,婉孌萬態,以中上意,上益嬖焉。時省風九州,泥金五嶽,驪山雪夜,上陽春朝,與上行同輦,止同室,宴專席,寢專房。雖有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暨後宮才人、樂府妓女、使天子無顧盼意。自是六宮無復進幸者。非徒殊艷尤態,獨能致是;蓋才知明慧,善巧便佞,先意希旨,有不可形容者焉。叔父昆弟皆列在清貴,爵為通侯,姊妹封國夫人,富埒主室。車服邸第,與大長公主侔,而恩澤勢力,則又過之。出入禁門不問,京師長吏為之側目。故當時謠詠有云:"生女勿悲酸,生男勿歡喜。"又曰:"男不封候女作妃,君看女卻為門楣。"其為人心羨慕如此。天寶末,兄國忠盜丞相位,愚弄國柄。及安祿山引兵向闕,以討楊氏為辭。潼關不守,翠華南幸。出咸陽道,次馬嵬,六軍徘徊,持戟不進。官郎吏伏上馬前,請誅錯以謝天下。國忠奉氂纓盤水,死於道周。左右之意未快,上問之,當時敢言者,請以貴妃塞天下之怒。上知不免,而不忍見其死,反袂掩面,使牽而去之。倉皇展轉,竟就絕於尺組之下。既而玄宗狩成都,肅宗禪靈武。明年,大凶歸元,大駕還都,尊玄宗為太上皇,就養南宮,自南宮遷於西內。時移事去,樂盡悲來。每至春之日、冬之夜,池蓮夏開,宮槐秋落,梨園弟子,玉管發音,聞《霓裳羽衣》一聲,則天顏不閱。左右欷[三載一意,其念不衰。求之夢魂,杳杳而不能得。適有道士自蜀來,知上心念楊妃如是,自言有李少君之術。玄宗大喜,命致其神。方士乃竭其術以索之,不至。又能游神馭氣,出天界,沒地府,以求之,又不見。又旁求四虛上下,東極絕天涯,跨蓬壺,見最高仙山。上多樓閣,西廂下有洞戶,東向,窺其門,署曰《玉妃太真院》。方士抽簪扣扉,有雙鬟童出應門。方士造次未及言,而雙鬟復入。俄有碧衣侍女至,詰其所來。方士因稱唐天子使者,且致其命。碧衣云:"玉妃方寢,請少待之。"於時雲海沈沈,洞天日晚,瓊戶重闔,悄然無聲。方士屏息斂足,拱手門下。久之而碧衣延入,且曰:"玉妃出。"俄見一人,冠金蓮,披紫綃,紅玉,曳鳳舄,左右侍者七八人,揖方士,問皇帝安否。次問天寶十四載已還事,言訖憫然。指碧衣女,取金釵鈿合,各拆其半,授使者曰:"為謝太上皇,謹獻是物,尋舊好也。"方士受辭與信,將行,色有不足。玉妃因徵其意,復前跪致詞:"乞當時一事,不聞於他人者,驗於太上皇。不然,恐鈿合金釵,罹新垣平之詐也。"玉妃茫然退立,若有所思,徐而言曰:"昔天寶十年,侍輦避暑驪山宮,秋七月,牽牛織女相見之夕,秦人風俗,夜張錦繡,陳飲食,樹花燔香於庭,號為乞巧。宮掖間尤尚之。時夜始半,休侍衛於東西廂,獨侍上。上憑肩而立,因仰天感牛女事,密相誓心,願世世為夫婦。言畢,執手各嗚咽。此獨君王知之耳。"因自悲曰:"由此一念,又不得居此,復於下界,且結后緣。或在天,或在人,決再相見,好合如舊。"因言"太上皇亦不久人間,幸唯自安,無自苦也。"使者還奏太上皇,上心嗟悼久之。余具國史。至憲宗元和元年,周至縣尉白居易為歌,以言其事。並前秀才陳鴻作傳,冠於歌之前,目為《長恨歌傳》。居易歌曰: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不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春遊夜專夜。漢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漁陽革卑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里。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迴登劍閣。
    峨眉山下少行人,旌旗無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天旋日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夜,秋雨梧桐葉落時。西宮南苑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髮新,椒房阿監青娥小。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漏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展轉思,遂令方士殷勤覓。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樓殿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名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雲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空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劈黃金合分鈿。但令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18: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