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梁實秋:做子女的,有時也需要教育父母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想飛的兔子 發表於 2017-11-14 10: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現在時代不同了。父母年紀大了,子女也負有教育父母的義務。

話說起來好像有一點刺耳,而事實往往確是這樣。

「吃到老,學到老。」

前半句人人皆優為之,後半句卻不易做到。

人到七老八十,面如凍梨,痴獃黃耈,步履維艱,還教他學什麼?

只合含飴弄孫(如果他被准許做這樣的事),或只坐在公園木椅上曬太陽。

這時候做子女的就要因材施教,教他的父母不可自暴自棄,應該「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人生七十才開始」。

西諺有云:「沒有狗老得不能學新把戲。」豈可人不如狗?並且可以很容易地舉出許多榜樣,例如:

一、摩西老祖母一百歲時還在畫畫。

二、羅素九十四歲時還在奔走世界和平。

三、蕭伯納九十二歲還在編戲。

四、史懷澤八十九歲還在非洲行醫。

五、歌德寫完他的《浮士德》時是八十三歲。

旁敲側擊,教他見賢思齊,爭上游,不可以自甘老朽,飽食終日。

遊手好閒,耗吃等死,就是沒出息。

年輕人沒出息,猶有指望,指望他有朝一日悛悔自新。上了年紀的人沒出息,還有什麼指望?二輩子!

孩子已經長大成人,甚至已經生男育女,在父母眼中他還是孩子。

所以老萊子綵衣娛親,仆地作兒啼,算是孝行。

那時候他已經行年七十,他的父母該是九十以上的人了。

這種孝行如今不可能發生。

如今的孩子,翅膀一硬,就要遠走高飛,此後男婚女嫁,小兩口子自成一個獨立的單位,五世同堂乃成為一種幻想,或竟是夢魘。

現代子女應該早早提醒父母,老境如何打發,宜早為之計,告訴他們如何儲蓄以為養老之資,如何鍛煉身體以免百病叢生。

最重要的是要他們心理有所準備,需要自求多福。

頤養天年,與兒女無涉。俗語說:「一個人可以養活十個兒子,十個兒子養不活一個爸爸。」

那就是因為兒子本身也要養活兒子,自顧不暇,既要承上,又要啟下,忙不過來。十個兒子互相推諉,爸爸就沒人管了。

上一代的人有許多怪習慣,例如:父母對於用錢的方式,就常不為子女所了解。

年輕人心裡常嘀咕,你要那麼多錢幹什麼?一個錢也帶不了棺材里去!

一個錢看得像斗大,一串串地穿在肋骨上,就是捨不得摘下來。眼瞧著錢財越積越多,而生活水準不見提高。

嘀咕沒有用,要事實上逐步提示新的生活模式。

看他的一把坐椅缺了一隻腳,墊著一塊磚,勉強湊和,你便不妨給他買一張轉椅躺椅之類,看他肯不肯坐。

看他的衣服捉襟見肘,污漬斑斑,你便不妨給他買一件鬆鬆大大的夾克,看他肯不肯穿。

這當然不免要破費幾文,然而這是個案研究的教學法,教具是免不了的。

終極目的是要父母懂得如何過現代的生活,要讓他知道消費未必就是浪費。

勤儉起家的人無不愛惜物資。

一顆飯粒都不可剩在碗里,更不可以落在地上。一張紙,一根繩,都不能委棄,以至家家都有一屋子的破銅爛鐵。

陶侃竹頭木屑的故事一直傳為美談,須知陶侃至少有儲存那些竹頭木屑的地方。

如今三房兩廳的逼仄的局面,如何容得下那一大堆的東西?

所以作子女的在家裡要不時地負起清除家裡陳年垃圾的責任。要教導父母,莫要心疼,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教育的方法多端,言教不如身教。父母並非低能,大抵也會知道模仿。

在公共場所,如果年輕人都知道不可喧嘩,他們的父母大概也會不大聲說話。

如果年輕人都知道排隊,他們的父母也會不再攘臂搶先。

如果年輕人不牽著狗在人行道上遺矢,他們的父母也許不好意思到處吐痰。

種種無言之教,影響很大,父母教育兒女,兒女也教育父母,有些事情是需要解釋的。

例如:中年發福不是好現象,要防止高血壓,要注意膽固醇等等。

有些父母在行為上犯有錯誤,甚至惡性重大不堪造就,為人子者也負有教育的責任。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而不違,勞而不怨。」

這就是說,父母有錯,要委婉勸告,不可不管;他不聽,也不可放棄不管,更不可怨恨。

當然,更不可以體罰。看父母那副孱弱的樣子,不足以當尊拳。

220

主題

505

帖子

1430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30
沙發
duorou 發表於 2017-11-15 14:52 | 只看該作者
教育的方法多端,言教不如身教。父母並非低能,大抵也會知道模仿。

在公共場所,如果年輕人都知道不可喧嘩,他們的父母大概也會不大聲說話。

如果年輕人都知道排隊,他們的父母也會不再攘臂搶先。

如果年輕人不牽著狗在人行道上遺矢,他們的父母也許不好意思到處吐痰。

種種無言之教,影響很大,父母教育兒女,兒女也教育父母,有些事情是需要解釋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5: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