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比智商和情商更重要的是什麼?

[複製鏈接]

4364

主題

9732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4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7-11-9 10: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7-11-09 06:28

  我們對於人的評價總是容易設標準、找參數,智商和情商是對一個人最簡單也最粗魯的評價標準。

  

  智商:數字就能說明問題?

  智力表現在多個方面,如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創造力、分析判斷能力、思維能力、應變能力、推理能力等。而智商則是通過一系列標準測試測量人在其年齡段的認知能力所得到的結果,我國一般常用美國心理學家韋克斯勒1955年編製的智力量表來測算智商,得分在90~109屬於正常水平,高於130就是智力超常,低於80就是智商不足。智商測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一個人的聰慧程度以及智力情況,但這並不是一個絕對標準。

  儘管智商的高低與遺傳因素有著很大的關係,但是後天的環境和個人努力也能夠產生一些影響。王安石在《傷仲永》中描述過江西神童方仲永的故事:方仲永在無人教導的情況下5歲就能作詩,文采和立意都可圈可點,不但超越了同齡人的認知水平,而且才氣橫溢,讓一些成年人也自嘆不如,他顯然屬於智商較高的人群。但是,因為後天父親沒有給他機會繼續學習,他被父親當作賺錢工具,這樣一個有才智的人最終還是「泯然眾人」,令人嘆惋。

  1994年上映的一部電影《阿甘正傳》連續獲得了多項電影大獎,感人的故事情節在無數觀眾中引起轟動,阿甘的形象深入人心。一個智商只有75的人,卻憑著一股子韌勁,傻乎乎地堅持完成自己覺得該做的事,執拗地跑出了不凡的人生。《士兵突擊》里「不拋棄,不放棄」的年輕士兵許三多,笨頭笨腦,笨手笨腳,卻憑著一股子傻勁,不走捷徑,不耍小聰明,苦心練本領,對命令絕對服從,從一個最差的孬兵成長為一名精英軍人。這些「傻人有傻福」的例子絕不在少數,對於這些「傻人」的成功來說,智商可能真的沒幫上太多忙。

  

  情商:八面玲瓏就能斬獲成功?

  有人說:「智商決定一個人發展的下限,而情商決定一個人發展的上限。」此話確有道理。社會上很多人都以為智商是成功的砝碼,常常有人炫耀自己智商很高,殊不知智商只是人生的一小部分,情商在社會生活中常常更重要。智商顯示的是一個人理性的思維能力,而情商關注的是一個人自我情緒管理以及管理他人情緒的能力。一個高情商的人,在了解自己和管理他人方面有較高的水平,能夠在人際關係方面採取較為明智的選擇。

  誠然,能夠察言觀色,懂得審時度勢,可以巧妙地利用一些方式鼓舞員工的幹勁,會為成功加分添力。不過,一旦用錯了方向,情商就會變成一種負累,給人太油滑、不真誠的印象。古代歷史上的奸佞之臣往往情商不低,但是後人對他們的評判不會因此而正名。

  而且,如果我們進一步思考,就會發現,在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上,也還有很多事情僅靠智商和情商是解決不了的,決定一個人人生走向的還有一些更為重要的因素。

  自控力:抵抗誘惑的重要砝碼

  「再看我,再看我,再看我就把你喝掉。」這是某食品廣告的台詞,廣告中的小男孩最終難抵誘惑,喝掉了面前的一罐飲料。面對美味零食的誘惑,大多數孩子都很難抵擋;成年人戒煙戒酒也總難堅持;拖延症似乎成了大多數人的通病;設定好的計劃卻總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東改西改……自我控制能力是一種看起來不起眼,但堅持下來就會不得了的能力,對於一個人的人生髮展來說非常重要。

  自控力強的人,面對目標會有更大的信念,對於計劃會更嚴格地執行,出現困難、面對難題,他們顯得更加從容,這種按部就班地持續前進,會給他們的成功帶來更大的籌碼。

  

  20世紀60年代,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家組織了一個棉花糖實驗,並進行長期跟蹤觀察,試圖探究幼兒時期的延遲滿足行為能力與成年後的人生軌跡之間的關聯。實驗的對象為幼兒園的小朋友,以遊戲的形式,讓孩子守在一塊棉花糖(也會用到餅乾等其他孩子們偏愛的食物)面前,成人走開,如果孩子能夠忍住20分鐘不吃,就可以額外再得到一塊棉花糖。研究人員觀察孩子們能否為了獲得更多而延遲滿足,以及他們通過何種方式來克制自己。

  實驗中,一些孩子通過轉移注意力,用語言指導自己克制,或者把棉花糖抽象化,模擬得到兩顆棉花糖后的幸福場景來保持冷靜,遠離誘惑。但另一些孩子忍不了多久,有的甚至在大人一出門時就吃掉了棉花糖。

  此後,經過40年的跟蹤研究,研究人員發現,幼年時能夠為了目標而延遲滿足的孩子在後來的學業、工作和事業方面都有比較好的發展和建樹,社交能力更強,他們的自我約束不僅僅停留在幼兒階段,在後面的人生髮展中,他們也一直保持著相對較高的自我約束能力。這種奇妙的能力甚至深入骨髓,深深地烙印在他們的身體上。這些當年第一批接受測試的孩子,到中年時接受腦部掃描,自控力較高的那些人前額葉皮層比其他人更加活躍。而腦前額葉與記憶、判斷、分析、思考、操作能力緊密相關,這說明這些自控者的腦部發育、智力發展以及思維活動都呈現著突出的優勢。

  逆商:應對逆境的能力

  在這個世界,很少有人是一帆風順的,當我們身處逆境時,就需要具備一種特別的能力:逆商。逆商又稱挫折商或逆境商,反映的是一個人面對挫折和逆境,擺脫困境和超越自我的能力。

  大凡有所成就的人,在面對困難的時候都展現了不俗的逆商。「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做《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海賊王》里的草帽路飛不管遇到怎樣的困難險境,都能樂觀處之,奮力拚搏,最終與同伴一起克服難關、化險為夷。

  

  1983年,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誕生了一名特殊的女嬰傑西卡·考克斯,她生下來就沒有手臂。從出生開始,對別人來說輕鬆就能做到的事,傑西卡要費儘力氣才能完成,她的雙腳除了要行走,還要代替雙手去支撐起她的生活。命運的不公並沒有打擊這個姑娘勇敢生活的樂觀心態,她堅持跳了許多年舞蹈,14歲獲得國際跆拳道聯盟授予的跆拳道黑帶,她完成了大學學業,學會了潛水和駕車。傑西卡最廣為人知的成就是學會了如何開飛機。通過長期努力,她終於在25歲的時候考取了輕型運動飛機的私人駕照,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只用雙腳駕駛飛機的飛行員,創造了吉尼斯世界紀錄(第一個用腳開飛機的人)。

  在困難出現的時候樂觀向上的精神、不屈不撓的堅持,是一個人渡過難關、觸底反彈的強力支撐。

  鈍感:不過分敏感也是重要的

  在生活中,部分孩子面對困難,會選擇逃避,出現問題,過多地歸因為自己,抵抗不了打擊。如果一個人成長的過程太過於一帆風順,而受到打擊的時候又不能很好地調節,便很容易鑽牛角尖,甚至想不開。敏感是種難能可貴的天賦,在我們認識世界的時候,它會使我們快速獲取有效信息,但是當遭遇挫折的時候,我們則需要一些鈍感。遭遇斥責也不氣餒,保持開朗的心情,從低落的情緒中通過各種方式逐漸復原,這是一種才能。

  有些孩子本身情緒敏感,遇到問題總覺得是自己的錯,父母離婚覺得因為自己不好,在學校受欺負覺得全因自己懦弱,在社會上被騙覺得自己罪孽深重,不斷地強化這種罪責感,放大自己的問題,又無處疏解情緒,傾訴煩惱,這種敏感的心態最終可能會釀成悲劇。

  有時候,把別人的無端指責和不理解當做「耳旁風」不僅是必要的,還是必須的。人的一生精力有限,關注事情本身,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已經費盡心力,如果過度在意他人的言語,為了一些沒有建設性的意見而分心著實意義不大。

  發展型思維模式

  遊戲是贏了重要,還是好玩重要?成功是為了證明你聰明,還是為了學習和進步?

  不管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認識,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們的行為,我們對自身個性和潛能的認識很大程度上源於我們的思維模式。美國斯坦福大學著名的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提出了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

  固定型思維模式認為智力和才能是與生俱來的,是固定不變的,成功就是要證明個人的能力、聰明和才幹。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不能容忍自己的錯誤,因為錯誤預示著失敗。相較於努力的過程,他們更在意最終的結果。

  與此相反,成長型思維模式的核心內容是:能力是可以發展的,日積月累的努力可以令人變得更聰明、更優秀。以這樣的思維模式來看,一個人原本是否擅長某件事並不重要,通過努力從不擅長而逐漸擅長更有意義。因為通過這種提高,你可以拓展自己的能力,開拓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的技能。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能夠更好地應對新的挑戰,在創新中的表現更突出。對他們而言,挑戰的過程以及經曆本身要勝於最終的結果。

  一個七年級的孩子在課堂上非常積極活躍,他說:「我覺得智力這東西需要自己爭取,而不是坐享其成的。別的同學不確定答案也許就不會主動回答問題,但我會主動回答。因為如果我回答得不太對,我的錯誤就可以被糾正過來。甚至,我還會直接向老師求助:『這事我不太懂,你能幫幫我嗎?』通過這些方式,我的能力就會不斷提高。」這樣的孩子可能學業上短期不會特別突出,但是這種思維模式能夠驅使他們持續地提高自身能力。終有一天,量變產生質變,他們會變得耀眼奪目。

  

  意志力:最有價值的人生能力

  決定孩子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並不是我們給幼年的孩子灌輸了多少知識,而在於能否幫助孩子培養重要性格特質。獲得美國麥克阿瑟天才獎的心理學家安吉娜·李·達克沃斯認為,對一個人的長期發展來說,意志力是一個非常關鍵的要素。

  達克沃斯發現,學校中最好和最差的學生之間的差異,並不僅僅在於智商。有些特別優秀的學生,智商並非特別高;有些非常聰明的學生,學業也並非很好。通過對中小學學生、西點軍校學員、全國拼字比賽選手、銷售人員、艱苦環境地區的新教師等多個群體的統計和觀察,她發現最終能夠在學業和工作上取得成功,能夠在競技項目和市場競爭中堅持到底,能夠獲得大家認可的成功者擁有一種同樣的品質——為了長遠目標而持續發力的意志力。

  在一次採訪時,記者問及美國著名籃球運動員科比·布萊恩特如何成功的時候,他反問:「你們知道凌晨4點的洛杉磯是什麼樣子嗎?」他說道:「每天早上4點洛杉磯仍然在沉睡中,我就起床走在黑暗的洛杉磯街道上。一天過去了,凌晨的黑暗沒有絲毫改變;兩天過去了,黑暗依然沒有半分變化;十多年過去了,洛杉磯街道早上4點的黑暗仍然一如既往,但我卻已變成了肌肉強健,有體能,有力量,投籃命中率很高的運動員。」成功的運動員大多是有些天賦的,但是有天賦的人中卻只有少數能成功。只有堅持不懈,不斷訓練,才會有球場上不凡的神話。

  意志力還表現在,即便遭遇挫折卻依然能對未來堅信不已。不要在感覺糟糕的時刻結束,不要遇到困難就馬上退縮,這可能會導致自己養成輕易放棄的習慣。如果在遭遇挫折的那一刻就立即放棄,可能意味著你將錯過最後最精彩的結果,而真正的成功往往發生在人們最終突破的時候。

  意志力是有損耗的,需要合理使用。我們得把最核心的任務放在黃金時間來完成。人的精力有限,時間有限,分清楚事情的輕重緩急,在精力旺盛、頭腦清醒的時刻去做那些最為重要的核心工作,這會讓你的努力更有效率,也是合理利用意志力的最好方式。非要在疲憊不堪,情緒低落的時候去完成本就讓你有些畏難的事情,只會帶給你更大的失落感,並且極大地消耗你的意志力。

  意志力也需要充值。長期堅持一件事並不容易,出現懈怠也很正常,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方式給自己加油鼓勁。積極的語言和肢體動作能夠幫助你更快樂地做事。每天對自己多說一些正能量的話,給自己一個擁抱,經常保持微笑。通過這些方式,可以在你意志力薄弱的時候給自己鼓勵。

  壓力和疲勞是意志力的敵人,不要和它硬碰硬,我們可以試著解壓,舒緩情緒。集中精神學習了一下午,你可以出去聽音樂、跑跑步,放鬆大腦,化解焦慮。常常運動,腦細胞也會變得活躍起來,這又可以幫助你開拓新思路,更好地完成學習和工作。

  基因給了人生怎樣一副牌我們自己無法決定,但是如何用好手中這副牌,是我們可以努力的部分。在智商和情商之外,還有些更加重要的品質需要我們堅持。

格外小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21: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