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預警危險小行星撞地災難,NASA 首度完成全球防禦演習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7-11-7 11: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7-11-07 08:58NASA

  【Technews科技新報】日前,近地小行星「2012 TC4」剛從距離地表不到 4.4 萬公里的位置飛掠過地球,多國天文機構有感小行星是一個潛在的攻擊對象,自今年 7 月下旬啟動了全球合作機制,美國太空總署(NASA)並在 11 月 3 日宣布,小行星全球防禦演習至今終於首度完成,這段期間,各國天文學家都以「2012 TC4」為目標,追蹤其飛行軌道、形狀、旋轉速度和組成成分。

  科學界中有一派說法,恐龍之所以會大滅絕就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后引發全球低溫,哺乳動物因承受不住而走向毀滅,而比恐龍還要脆弱的人類只能盡量用高科技來抵禦,雖然不一定會像恐龍那麼不走運,一次撞擊就導致全人類滅絕,但肯定會造成巨大破壞。為此,NASA 制定了探測危險小行星的方法,並協助培訓來自其他國家的科學家。

  「2012 TC4」是一顆阿波羅近地小行星,直徑約 10~30 米,今年 10 月 12 日剛從 43,780 公裡外的距離飛掠地球,而它第一次被觀測到是在 2012 年,並於同年 10 月 12 日從 94,800 公里的距離外飛掠地球。NASA 行星防禦協調辦公室(PDCO)早在今年 4 月便啟動以「2012 TC4」為目標的觀測行動,7 月下旬開始聯合各國天文機構展開小行星全球防禦演習,並測試國際小行星警報網路(IAWN)的溝通、預測、建模等功能。

  NASA 表示,這幾個月以來,來自美國、加拿大、哥倫比亞、德國、以色列、義大利、日本、荷蘭、俄羅斯、南非等國的天文學家都利用地上和太空望遠鏡來追蹤「2012 TC4」,研究其飛行軌道、形狀、旋轉速度和組成成分。

  

  ▲ 馬格達萊嶺天文台的 2.4 米望遠鏡,在演習期間負責「2012 TC4」的光度檢測。(Source:NASA)

  透過各地不同望遠鏡所收集到的觀測資料,科學家可以理解更多層面的訊息,比如他們驚訝的發現「2012 TC4」每 12 分鐘旋轉一次的同時竟然還會翻滾,而太陽輻射壓力也可以稍微推動小行星的飛行軌道。

  NASA 位於毛納基山天文台的傳統紅外望遠鏡(Infrared Telescope Facility,縮寫 IRTF)受限於惡劣天氣條件,無法篩檢出「2012 TC4」究竟由什麼物質構成,此時,能識別以岩石或金屬材料組成小行星表面的雷達望遠鏡便派上用場。透過國際合作解決近地天體對地球的潛在威脅,NASA 有信心地說,他們已經準備好應對小行星事件。

  註:哨兵系統,是高度自動化的碰撞監視系統,在未來的百餘年內將不斷掃描、記錄有可能撞擊地球的小行星,只要檢測分析結果有潛在影響的可能性,就會立即發布在近地天體計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5: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