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英科學家合作:銥金屬被證實可摧毀癌細胞,或見證恐龍滅絕

[複製鏈接]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7-11-6 11: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7-11-06 09:44

  據《科技日報》今日報道,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稱,英國華威大學和我國中山大學的一項國際合作研究表明,癌細胞可以被金屬銥靶向和破壞。該重磅研究成果發表在最近一期《威利應用化學雜誌》上。

  

  
銥金屬 圖片來自Science News


  銥是1803年首次被發現,與鉑族一樣,它是世界上最耐腐蝕的金屬,其融點超過2400℃,雖在地球上很少見,但在流星中卻非常豐富。它多儲存在距今約6600萬年前的地層中,由此衍生的一個理論是,它隨著小行星來到地球上,且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了恐龍大滅絕。

  金屬銥是地球上密度第二高的金屬。

  研究人員創造出一種銥和有機物質的化合物,其光反應可直接接受可見激光的照射,被能量激活后,填充其中的氧氣轉化為有毒的單線態氧以殺死癌細胞。

  研究人員使用最先進的超高解析度質譜技術,對癌細胞內的各種蛋白質進行前所未有的觀察,從而確定了哪些蛋白質受到了有機銥化合物的攻擊。對數據模型進行大量分析后發現,有機銥化合物能夠破壞蛋白質的熱休克應激和葡萄糖代謝,而這二者正是癌症作用的關鍵分子機制。

  領導此項工作的彼得·薩德勒教授說,貴金屬鉑在50%以上的癌症化療中已經得到應用,其他貴金屬如銥的潛力,可以提供新的靶向藥物,以全新的方式攻擊癌細胞,並可以安全地使用,且副作用極小。「國際合作大大加速了研究進展,現在是時候好好利用6600萬年前小行星送給我們的銥金屬了。」

  用激光瞄準癌症的光化學療法正迅速成為一種可行的、有效的和非侵入性的治療方法。患者對傳統療法的耐受性越來越強,所以建立這樣的新方法至關重要。評論認為,該「非常重要的論文」在理解新型銥基抗癌化合物如何攻擊癌細胞方面,引入了不同的作用機制,在解決耐葯問題方面是一個飛躍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3: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