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017全球十大新興技術

[複製鏈接]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7-11-1 04: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時間: 2017年07月03日 | 作者: admin | 來源: 環球科學

       液體活檢、機器視覺、太陽能燃料,這些新技術是否能改變我們的未來?

  《科學美國人》與世界經濟論壇聯合發布了2017年全球十大新興技術。這份榜單由《科學美國人》、《科學美國人》全球顧問委員會、世界經濟論壇全球專家網路、世界未來委員會共同選出,涵蓋了在醫療、計算機、環保等領域的最新技術,它們在提高生活質量、促進產業轉型、保護地球環境等方面具有無限潛能。

  「新興技術正在重新定義工業,它們使傳統的界線變得模糊,在我們前所未見的尺度上創造新的機遇,」世界經濟論壇管理委員會成員、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心主任Murat Sönmez說,「所有機構都必須通過正確的政策、規劃與合作方式,讓技術革新為人類構建更美好的未來,同時避免技術泛濫帶來的風險。」

  自2012年起,世界經濟論壇開始評選年度十大新興技術。在此前五年的榜單中,3D列印、CRISPR-Cas9、光遺傳等技術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研究中的重要元素。而在今年的榜單中,又有哪些將改變人類的未來?

  2017年全球十大新興技術一覽:

  1. 液體活檢

  液體活檢技術的出現,標誌著人類在攻克癌症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大步。與傳統的組織活檢相比,液體活檢具備多項優勢:首先,對於組織活檢無法企及的部位,液體活檢可以成為替代品。其次,組織活檢只能反映出樣品中的信息,而液體活檢可以檢測出患者的整體情況。此外,液體活檢主要檢測的是循環腫瘤DNA(ctDNA),它們通常會從腫瘤組織進入血管中。因此,與依靠癥狀和圖像進行診斷相比,液體活檢對癌細胞的定位更加迅速。

  

  2. 從空氣中收集凈水

  此前,科學家已經能夠從空氣中收集凈水,但現有的技術需要耗費大量電力,並且只有在濕度較高時才能實現。而現在,情況正在發生改變。來自MIT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團隊通過一類新型多孔晶體——金屬有機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在空氣濕度低至20%的環境下成功收集凈水,且這一過程完全不需消耗能量。此外,一家位於亞利桑那州的初創企業Zero Mass Water,通過離網型太陽能系統,每天可以生產2.5升水。

  

  3. 深度學習與機器視覺

  在深度學習的幫助下(尤其是隨著卷積神經網路的發展),計算機的圖像識別能力開始超越人類。目前,機器視覺技術在自動駕駛、醫學診斷、保險索賠的破損評估、水位監測、農業生產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4. 從陽光中收集液態燃料

  我們能否模仿樹葉的光合作用,讓「仿生樹葉」生成、儲存能量?現在,這個問題的答案正呼之欲出。哈佛大學的科學家找出一款新型鈷-磷催化劑,利用太陽能,其將水分子分解成氫氣和氧氣,隨後這些氫將二氧化碳轉化成有機物。在這樣一個封閉系統中,燃燒釋放的二氧化碳將重新被轉化成燃料,而不是被排放至大氣中。這項技術可能會給太陽能和風能行業帶來革命性的影響。

  

  5. 人類細胞圖譜計劃

  人類細胞圖譜計劃於2016年10月正式啟動,這個國際合作項目旨在破譯人類身體的秘密,由陳-扎克伯格倡議支持。此項目希望確定所有組織的不同細胞類型、各類細胞分別由哪些基因、蛋白和其他分子來控制細胞活動、細胞的準確位置,以及細胞是如何與其他細胞交流,在細胞發生改變后又是如何影響身體機能的……該計劃最終將為個性化醫療提供有力的幫助。

  

  6. 精準農業

  第四次工業革命為農民提供了一系列新的工具,這些工具能夠在減少水和農藥使用量的同時,提高作物的產量與質量。感測器、機器人、GPS、地圖工具以及數據分析軟體全部按照植物養護的需求量身定製。雖然對於全世界的大多數農民來說,距離利用無人機來實時監控植物的生長狀態還相對較遠,但現在已經有了一些相對簡易的技術,例如悉尼大學的Salah Sukkarieh已經在印度尼西亞使用了一套價格低廉的現代化監控系統,依靠太陽能及手機實現監控。

  

  7. 廉價的氫能汽車催化劑

  此項目的目的是開發一種零排放的氫燃料電池技術。目前使用的催化劑含有金屬鉑,價格高昂,因此項目暫時陷入瓶頸。但是,現在很多研究正在致力於減少對這種稀有而昂貴金屬的依賴,目前最新的研究已經能夠做到不利用鉑,甚至是完全不使用金屬。例如,凱斯西儲大學的科學家就研製出摻雜氮和磷的碳泡沫催化劑,其活性不亞於標準催化劑。

  

  8. 基因疫苗

  基於基因的疫苗在很多方面優於現在的傳統疫苗。基因疫苗能夠快速生產,這對於應對突然暴發的疫情非常關鍵。相比於在細胞培養物或SPF雞蛋中生產的傳統蛋白疫苗,基因疫苗製作起來也更簡單、廉價。而且,通過這種方法製得的疫苗能夠快速適應病原體突變。最終,科學家能夠找出能夠抵抗病原體的人群、純化能夠為人類提供保護的抗體,然後設計出基因序列,誘導人體細胞產生這種抗體。

  

  9. 可持續型社區

  如能將綠色建築理念一次性應用到大規模的建築過程中,它將可能為能量、水資源的消耗帶來一場革命。目前,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科學家正計劃通過智能微電網,將本地產生的太陽能用於建築的電力供應,這將減少一半的電力消耗,並將碳排放降至0。與此同時,他們還計劃重新設計建築的排水系統,從而實現廁所和下水道中水資源的就地循環利用,而雨水也將被收集利用,這些舉措將會使飲用水的需求量下降70%。

  

  10. 量子計算機

  量子計算機擁有無限的潛能,與之相對應的是極高的建造難度和高昂的花費。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小型量子計算機的運算能力仍未超越超級計算機。不過在2016年,IBM將量子計算機的發展推向了一個新高度,它們成為首家向公眾提供量子計算機雲服務的公司。這項技術為超過20篇等待發表的學術論文提供了實驗平台。目前,全球超過50家企業正在努力讓量子計算機成為現實,這其中既有大型企業,也有不少初創公司。這些進展讓人們開始相信,量子時代正向我們走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4: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