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明言: 胡春華調職首選人大 李希李強入一線 進人事布局循序漸進

[複製鏈接]

134

主題

135

帖子

1079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蕭十一狼 發表於 2017-10-29 13: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圖:胡春華去向受人關注
  在早前本報社評撰寫常委預測名單中,曾提及李希和李強二人,雖然如後來文章指或因資歷尚淺而未能入常,但最新的人事調動,顯示本報評論員的關注並非無因。
  28日新華社公布,現任遼寧省委書記李希接任胡春華成為廣東省委書記。
  資料顯示,李希曾長年在甘肅工作;2011年調任上海擔任組織部長,2013年任上海市委副書記,翌年被調往遼寧接替後來落馬的王珉。
  遼寧省當時經歷了人大代表賄選案、經濟數據造假、GDP增速墊底等一系列事件,李希被貼上「救火隊長」的標籤。在遼寧的3年,李希對遼寧官場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比如在2016年下半年以來,遼寧進行新一輪機構改革,省政府55個部門一半以上的處室職能、編製調整,精簡處室85個、減少行政編製296人,副處級以上領導職192名。
  在遼寧政績反映出李希強勢、乾脆的執政風格。而廣東作為中國官場地方派系色彩最為濃厚、本地官員抱團現象最嚴重的地區,該現象在十八大后仍未徹底根除。若李希這個作風強悍的整頓老手主政廣東,也不失為一個良策。
  而在報道中,並未提及胡春華的去向,也沒有正常的「另有任用」說法,與之前公布孫政才不再兼任重慶市系列職務並未提及任何關於孫的其他內容不同,新華社的報道下面配上了胡春華的簡歷。
  「另有任用」在政治用詞中大有含義。通常當一個官員有「黨職」時,才會有另有任用。除了國務院官員任免或改任職人大、政協,面臨接受調查等「極端情況」才會不被提及「另有任用」。4年前的「薄熙來案」,今年的「孫政才案」進行回顧可以發現,被撤職務的官方通報中也稱其為「同志」,且只有「不再兼任」,而未提「另有任用」。因為當時薄孫仍未被開除黨籍。約1個月後,中國官方才宣布其涉嫌嚴重違紀,停止其擔任的中央政治局委員職務,這時才沒有稱其「同志」。
       值得指出的是,當新任中組部長陳希宣布任命時,卸任書記胡春華也有出席會議,而新任廣東省委書記李希更肯定了胡春華任內的工作,顯示胡春華的卸任符合慣例,並無異常。
  由此分析,胡春華改任職人大或政協的可能性很大,換句話說,胡被「投閑置散」而直至退出政壇是極有可能的結局,對比其他人這或是善終了。筆者不認同10月26日《明報》指胡春華可能進京接任國家副主席一說。縱觀海外媒體,筆者算是第一個指出胡春華調職人大或政協。
      至於是人大或政協,根據人大和政協的定位,以及新常委的安排,筆者推測胡春華調職人大的可能性最大。
  另一個看好的就是李強。
  李強一直在浙江政壇工作,2004年任中共浙江省委秘書長,成為時任省委書記習近平的下屬。從2005年開始,李強進入浙江省委常委,擔任過省委副書記、秘書長、政法委書記等職,在中共十八大上,當選中央候補委員,同年成為浙江省省長,開始主政一方。
  李強2012年十八大后開始火箭式上升,2016年6月成為江蘇省委書記,十九大成為政治局委員。分析認為,李強的地方執政經驗算不上豐富,但對江浙一帶(包括上海在內)的發展現狀甚為熟悉,故外界傳言他將會主政上海。
  筆者認為,隨著李希,李強進入廣東,上海等超一線省市,二十大入常的可能性比其他人為高。
  而李強主政沒有韓正的上海后,中國的政壇將會發生微妙的變化。
  (作者為國際華人電子日報《熊貓時報》時事評論員 澳洲·梁浩明 )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20: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