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貓眼社評 美國務卿八點歪論對華撕臉 華人逐一批駁對美打臉

[複製鏈接]

134

主題

135

帖子

1079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蕭十一狼 發表於 2017-10-20 19: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自強,民族崛起指日可待!
  特約華人評論員 蕭十一狼
  10月18日,美國國務卿準備24日訪印前夕,在華盛頓出席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論壇,發表美印關係演說。全程指責中國,滿口胡言,信口雌黃,完全沒有一個外交家的穩重與智慧。美國的未來掌握在這種人手裡,不衰落真對不起人類社會。美國對未來的構思,與中國對未來的構思(二個百年目標)相比,高下立判。中國佔據上風,美國拍馬難追。
  提勒森的言論,可謂鷹派十足,筆者不妨留此立照並加以點評:
  言論一:呼籲美國與印度擴大戰略關係,並尖銳批評中國,指摘中國挑戰全球穩定所需的國際常規,「破壞」全球秩序。
  筆者點評:當前挑戰全球秩序的是美國失敗的中東政策引發的伊斯蘭極端恐怖主義。在美國挑起的宗教戰爭和石油戰爭之前,世界過去數十年是十分和平的。歷史證明,破壞全球秩序的恰恰是美國人自己,而絕非中國。中國幾十年沒打過仗了,美國現在還在打,誰才是地球的威脅?小學生都能回答這個問題。
  言論二:美國尋求與中國建立建設性關係,但當該國「顛覆鄰國的主權,令美國和美國的友人處於不利地位時」,美國不會對這構成的挑戰退縮。
  筆者點評:美國人顯然指的是南海問題。但歷史事實證明南海是中國固有領土,擁有的歷史遠超美國建國歷史。同時,美國在全球發動顏色革命,真正才是「顛覆別國主權」的大黑手。8月美國自己的調查機構公布的一份全球38個國家民意調查,包括日本澳洲等美國盟友在內的民眾,高指美國是全球威脅的第一位。自己是全球威脅之源,還稱「不會對挑戰退縮」扮救世主,如同美國「超人」將內褲穿在外面一樣,十分可笑。
  言論三:美國希望協助改善印度軍隊的能力,同時也加強與區內主要民主國家包括日本和澳洲的安全合作。
  筆者點評:美國意圖將亞太地區軍事化的策略顯露無遺,唯恐亞太不亂之心昭然若揭。所謂「改善軍隊能力」,無非就是售賣二手軍備。別忘了,當年美國領導的21國聯軍,在朝鮮半島都沒能打贏小米加步槍的中國軍隊,今天就算美日澳印再次聯手,在中國家門口任何一塊地方開打,也不會是解放軍的對手。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10月5日公布《2018年美國軍力指數》(2018 Index of U.S. Military Strength),內容提到美軍作戰能力和綜合軍事態勢正逐漸退步,無法同時應付2場大型的區域戰爭。撞船事故經常發生,連救助自己屬地波多黎各都稱是負擔,試問美國還有什麼能力維持海外霸權?
  言論四:提勒森形容中國是一個「非民主社會」,暗示彼此價值觀不一致,阻礙建立更密切關係;中美永不如美印。
  筆者點評:美國人這話,確實說到中美關係的結構性矛盾的問題上了。中美價值觀確實不一樣,美國要稱霸,中國不稱霸,中美之爭,其實是霸道模式與王道模式之爭。昔日鄭和七下西洋,並沒有像西方艦隊那樣到處插旗,每到一處就宣布為殖民地(否則中華帝國一定誕生,輪不到大不列顛)。中國人至今仍抱著這種與人為善,不貪不搶,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東方道德價值觀處事。正如一帶一路輸出的是人民幣一樣。中美二種模式之爭,誰能笑到最後,筆者看好中華民族王者之師。所謂中美不如美印,一個是衰落中的舊帝國,一個是還在用手抓飯的部落,二個聯手,中國一點都不稀罕。
  言論五:從以國際法為基礎的秩序來看,美國與印度作為東、西方的指路燈,更稱美國、印度、日本及澳洲是亞太區的重要民主國家,「全方位」捍衛亞太。
  筆者點評:美國人談「國際法」是最滑稽的。看看美國要麼不簽「國際法」(如海洋公約等),要麼毀約退出(如氣候協議等),說美國人信口雌黃是有道理的。自己都不遵守以國際法為基礎的秩序,還親手破壞,筆者請美國自己滾下「道德神壇「吧。何為「全方位」?菱形圍堵?還是島鏈戰略?呵呵。
  言論六:印度到2050年可能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印度的人口可望在未來10年內超越中國;他唿吁新德里政府與華府合作,維持亞太地區和平穩定與繁榮。
  筆者點評:2050?筆者不信。中國有二個百年發展計劃,印度有么?美國有么?所謂民主機制,是無窮的黨派內鬥,幾年一任的輪換,國家政策就推倒重來,為反對而反對。這正是西方列強的民主機制導致西方列強日落西山,美國衰落的核心原因。印度奉行這箇舊機制,結果也一樣。加上莫迪主張印度教高於一切,印度社會撕裂遲早火山爆發。這些問題,在中國都不存在。2050,印度是否第二不知道,但中國第一是肯定的,事實上連美國人自己都承認。也就說,印度永遠處於第二(假設能達到的話),即當中國第一時,印度仍處於第二,但那時美國處在哪裡?美國人不是幻想2050還在第一的位置吧?軍費第一可能更多。
  言論七:中國近年加強在海外的基建投資及支援東南亞國家基建發展的貸款機制,提勒森批評這舉措令有關新興國家債台高築,經濟成果遭掠奪,批評中國輸出大量外勞,不利對象國創造就業及經濟增長,更令有關的發展中國家承擔巨額債務,形容這屬於「壓榨經濟」。
  筆者點評:美國人典型的酸葡萄心理,自己沒錢做不到,就污衊別人。與美國對全球乃至亞太地區只輸出美式武器不同,中國為世界提供了全方位的中國產品,惠及當地民生;也與美國提供政治性貸款(就算這樣,近年也大幅削減)不同,中國提供的是低息甚至無息貸款,而且還是通過亞投行,金磚銀行等渠道投放,股東遠不是中國一家,究竟是誰掠奪別國經濟成果?中國用錢來負起一個大國的責任時,美國卻指責中國不負大國責任,難道要逼著中國像美國的航母那樣,把遼寧號號開到別人家門口,威脅別國,才叫盡「大國責任「?派出技術工程人員,指導並培訓當地技術人員,在美國人眼裡就成了「剝奪對象國就業」。看看西方國家在非洲都做了什麼?除了掠奪資源外,沒有投資建立過一個工廠,別說什麼就業了。
  言論八:華府現正構思另設援助機制,條件可能不如中方優厚,但可保障有關國家奪回經濟主導權,主權不被削弱。
  筆者點評:美國的援助,歷史證明是「有毒」的,一定附帶政治條件,一定損害接受國的國家主權,這種例子多不勝數。恰恰相反,一旦接受美國的「政治援助」,有關國家經濟主導權將不復存在,一旦不如美國人旨意,必然被美國催促還錢!柬埔寨就是一個例子,菲律賓就是一個例子。而國務卿其中一句「條件可能不如中方優厚」,則道盡了美國人的無奈和窘迫的現實環境。連自己的屬地波多黎各遭遇自然災害都無力救助,還稱其是負擔。筆者真看不到提勒森的「援助機制」,能拿出什麼寶貝來「援助」,難道是二手淘汰的美式武器,折舊當援助?
  值得一提的是,國務院事後表示,提勒森的演說內容明顯是針對中國,更稱美方希望亞太區所有國家認真看待提勒森的言論。這說明,提勒森的言論完全代表美國的官方立場。上述國務卿的言論,完全裸露了美國政府的對華立場和外交思維,中國必須重視及應對未來挑戰。
  不過,筆者認為,印度未必夠實力滿足美國的戰略構思。若以提勒森為首的白宮團隊,漠視基辛格的「全球毀滅論」,那麼中美未來確實遲早一戰。
  筆者認為,不管是基辛格,還是提勒森,美國人總是迷戀G2體系,其實還是冷戰思維的延伸,當年冷戰就是美蘇G2管治世界。但這觀點並不符合未來世界發展趨勢。從聯合國近年的發展可見,第三世界不斷增加國際話語權,美國也正因為丟了話語權,才退出教科文組織的。筆者堅持世界未來多極化的觀點,正如主張文明應該多元化一樣。
  美國甚少公開稱與誰誰誰聯合抗衡中國,比如沒使用過要美日聯手,或美澳聯手,或美英聯手抗衡中國的說法,為何單單挑不是盟友的印度提美印聯手呢?除了日澳英任何一個都不具備叫板中國的資格外,美國人無非想充分利用印度這個棋子,發揮這個二百五的秉性,一來推銷軍備,二來用印度擋槍,三來在第三世界內製造內杠,瓦解中國打造的多個國際組織(特別是有印度參與的)。正是這些新型的國際組織,被美國人視為挑戰其國際地位,「破壞」其主導的國際秩序的「元兇」。
  當前石油美元的體系基本確定分崩離析,多個石油大國已經改用人民幣結算。美元霸權岌岌可危,臨近末日。只能說,美國急了,慌不擇路選擇印度。因為印度除了人多,根本不具備與中國叫板的條件。美印所謂的戰略聯手,更多是紙上談兵而已。美國人構想美印G2,只能說美國人已經黔驢技窮,未來暗淡無光。
  最後指出的是,美國一日不尊重歷史,尊重南海,尊重台灣屬於中國的歷史,那麼中美都難成中國提出的「命運共同體」,那麼美國始終都是中國崛起的絆腳石。無論美國總統訪華多少次,誰來訪華,這一點都不會改變。
  歡迎特朗普11月到中國遊山玩水,桌面上深諳待客之道的中國人肯定會給足面子的,但至於台下給不給面子,你說呢?習近平多次說別指望中國吞下損害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苦果。答案清晰明了。美國人不重視中國提出的「構建新型大國關係」,給臉不要臉,將吞下歷史苦果。
      十九大召開之際,本來想寫一篇贈興之作,無奈給提勒森的言論打擾了,不得不提筆批駁。這也正如中國,原本一心只想自身發展,無奈被大黑手干擾阻撓。可謂好事多磨。不過,這樣的風浪過後,才見中華民族彩虹!
  (2017.10.20貓眼社評 逢周一,周三,周五在大洋洲首份電子日報《熊貓時報》發表)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9: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