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無人化智能化走向海底 美打造無人潛航器與俄爭雄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7-10-19 03: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7-10-18 10:57:56 來源: 新京報(北京)

  

  日前,美國波音公司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贏得了一份美國海軍合約,共同參與一項名為「殺人鯨」的超大型無人潛航器(XLUUV)專項計劃。而早在數年前,就有消息爆出,俄羅斯已經研發出一款可攜帶核武器的無人潛艇。

  分析人士認為,未來作戰的無人化、智能化成為一個明顯趨勢。美俄都認為,有朝一日,海底也會像地面、海面和天空一樣,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因此尋求用新技術佔據海底戰的優勢。兩國在水下無人武器領域的競賽已然展開。

  美兩公司分頭設計「殺人鯨」

  9月28日,美國海軍與國防承包巨頭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簽署合同,共同打造能搭載各式感測器與武器的大型遠程無人潛航器「殺人鯨」。

  根據合同,海軍分別撥給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波音公司4320萬美元及4230萬美元,分頭設計「殺人鯨」,之後交給美國海軍評估。被選中方案的公司將著手製造5艘「殺人鯨」,並於2020年交付。

  無論是波音公司還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在研發無人潛航器方面都有充足的經驗。特別是波音公司近年來相繼開發出能夠持續運行數天的「回聲巡航者」號和「回聲追尋者」號無人潛航器,2016年又推出「回聲航行者」號無人潛航器,能在沒有艦船的幫助下持續運行幾個月。

  資深軍事評論員石江月介紹說,「殺人鯨」超大型無人潛航器與從船艇上或潛艇上施放的無人潛航器不同,它將具有更遠距離的續航力,能從本方港口或前線基地港口航行到戰區,完成任務后自行返回基地。

  石江月說,「殺人鯨」的大尺寸、長航程與有效載重量,讓它具有多種用途。例如,它可以在數百公里遠的地方投放水雷后,再返回基地載運更多水雷。此外,它還能偵察敵方艦隊或海岸線,以及攻擊敵方水面戰艦,或與美國海軍潛艇合作,緊盯敵方潛艇。

  俄被曝擁有水下「駭人殺器」

  美國之所以努力研發水下無人武器,一個重要原因是俄羅斯在這一方面也有著不俗甚至可能更勝一籌的實力。

  美國於2015年9月首次披露了俄羅斯可能發展出一款可攜帶核武器的無人潛艇,這種無人潛艇可以給美國沿海地區造成嚴重威脅。而俄羅斯NTV電視台也曾播出一個所謂的機密文件,該文件泄露了關於這款可攜帶核武器、無人駕駛的核動力水下航行器的信息。

  根據俄方披露的信息,這一裝置名為「地位-6」,由紅寶石海洋機械中央設計局設計製造。按照設計,其主要用途是製造一個大範圍的放射污染區域,這一區域在長時間內不利於進行任何軍事、經濟活動,通過這一方式破壞敵國沿海區域的重要經濟設施,給敵國帶來重大損失。

  根據現有資料,這一裝備長5至7米,下潛深度可達1000米,航行距離可達1萬公里,能夠高速運行。09852型「別爾格羅德」號潛艇和09851型「哈巴羅夫斯克」號潛艇可能被用作這一裝置的運載工具。該裝置預計2018年完成第一階段研製,2025年前將進行各項試驗。

  軍事觀察人士認為,「地位-6」系統的測試不會早於2025年完成。這種武器一旦出現,將帶有遙控裝置或者自動控制,如果攜帶核彈頭,將幾乎能夠摧毀地球上任何位置的敵方軍事設備。

  無人潛航器成海底爭雄利器

  不論俄羅斯泄露「地位-6」信息的意圖是什麼,其發展水下無人武器的努力是毋庸置疑的。俄羅斯地緣政治研究院副院長、俄導彈及火炮學研究院通訊院士康斯坦丁·西夫科夫指出,海軍裝備研發單位在努力研製無人駕駛的深水潛航器。例如俄正在開發的數種無人潛航器將分別在海底分散並組網以探測水下、水面和低空飛行目標,探測埋藏在海底的水雷,為開發深海油氣田而勘測海底地形地質。

  而與此同時,美國也將在2020年前建立一支無人潛航器中隊,顯示出無人潛航器在美國未來軍事作戰中的重要地位。

  石江月認為,無人潛航器有一系列性能優勢:一是體積小,重量輕,戰場毀傷概率小;二是隱蔽性好,機動靈活;三是具有多功能性,能執行不同的任務;四是可執行危及有人駕駛潛艇和潛水員安全的任務。

  此外,無人潛航器還被認為是對航母威脅最大的武器之一。它可在航母可能行經的航線上沉入水底等待,發現航母蹤跡后再伺機發動攻擊。

  分析人士認為,隨著無人駕駛技術和水下航行技術的升級,無人潛航器將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作戰力量,是多國海底爭雄的利器。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21: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