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8大原因!促使美國果斷退出教科文組織

[複製鏈接]

5950

主題

8072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290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仲國民 發表於 2017-10-13 09: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仲國民 於 2017-10-13 09:14 編輯

大原因!促使美國果斷退出教科文組織
來源: 占豪/日期: 2017-10-12

       


  美國宣布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該決定將於2018年12月31日生效。

  可能看到該新聞的朋友都很驚詫,美國怎麼對聯合國的組織說退就退,未來難道還會退出聯合國?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可以,退出聯合國是不可能的。事實上,美國已經不是第一次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了,早在1984年,美國就退出過一次,2002年小布希政府又重新加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退了,又加入,如今又退,這是何道理?美國之前還聲稱退出氣候峰會的協議巴黎協定,現在又要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其意圖是什麼?有何隱情?退出對美國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又有何影響?估計這是很多人大腦中的問號。接下來就撥開迷霧,抽絲剝繭來看看這背後到底有何貓膩。

  根據美國國務院官網的報道,美國務院發言人希瑟·諾爾特表示,這一決定並不輕率,美國不但考慮到對拖欠會費的憂慮,還認為該組織迫切需要改革,最重要的原因是,該組織中存在針對以色列的偏見。她表示,該決定將於2018年12月31日生效。

  美國的這一行為是特朗普政府魯莽冒失的行為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不但不是魯莽冒失的行為,還是美國經過時間沉澱並深思熟慮的結果。筆者分析,美國下決心退出這一組織,根本原因有八個:

  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美國「親生」,不按美國套路出牌,讓美國不爽。

  我們知道,聯合國前身是「國際聯盟」,其肇始於一些國家的政府和一些流亡政府在1941年6月14日簽署的《同盟國宣言》。《同盟國》宣言讓美國看到機會,於是美國很快開始運作,並在1942年開始一手領導締造了這個國際組織。聯合國的名稱都是由美國二戰時期的總統羅斯福想出來的,該名稱於1942年1月1日發布《聯合國家宣言》時首次使用。

  聯合國是美國一手締造,但聯合國下的教科文組織則並非美國「親生」,而是由法國和英國聯手推動,由飽受戰爭之苦的三十七個國家共同打造的一個為了避免戰爭而創設的一個組織。按照他們的設想,這個新的組織應建立「人類智力上和道義上的團結」,從而防止爆發新的世界大戰。其宗旨是促進教育、科學及文化方面的國際合作,以利於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維護世界和平。該組織的總部在法國巴黎豐特努瓦廣場而非美國紐約總部。

  很顯然,這是一個表面上屬於聯合國組織,實則是單獨運作的一個國際組織。換句話說,這個組織從其誕生開始,就不完全受美國控制,其規則也並非由美國主導締約,其指導思想也並非圍繞美國利益運行。雖然,很多時候他更加代表西方的利益,但整體而言該組織的運行初衷沒變。

  美國1946年就批准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組織法》,是最早參與運營的國家之一。但是,美國之所以沒有主導這一組織,其實主要原因在於兩個方面:一是二戰後聯合國真正的權力組織正在進行權利的梳理和洗牌,美國沒有精力特別關注這種組織;二是該組織最初就是由法國和英國推動,並且總部又在法國。自二戰之後,法國和美國的關係就不是那麼好,法國並不聽從美國,所以深受法國影響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不會按照美國的套路出牌。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不按美國套路出牌的結果是什麼呢?從歷史情況看,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一是在政治上與美國過不去。我們知道,二戰後美國為了達到其政治目的,支持或發動了很多戰爭,這就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宗旨和目標相悖,於是在 很多問題上該組織就會反對美國的政策,特別是美國的中東政策。由於美國支持,以色列與中東國家打了五場中東戰爭,這些戰爭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反對,於是美國就認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反美、反以色列。

  二是美國認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直在推動一種非美思路的世界新秩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追求的是避免戰爭的世界秩序,而美國二戰後一直在通過戰爭打到自己的政治目的,這和教科文組織的理念衝突,美國就認為教科文組織被一些反美、反以國家拿來對付美國。

  三是美國認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價值指導觀念無法接受。美國推崇的是個人的人權,不認可集體權利,但教科文組織認可集體權力,這就造成了價值觀念上的巨大衝突,與美國通過人權干涉他國內政的路子完全相衝,這讓美國很不爽。

  四是關於和平與裁軍的宣傳。教科文組織為的是避免戰爭,所以當然會宣傳和平與裁軍,但美國認為這是被蘇聯等國利用針對美國的。

  這四點,是美國1984年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主要原因。

  二、因接納巴勒斯坦為成員國惹怒美國,怒停會費。

  201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接納了巴勒斯坦為成員國,這遭到了以色列和美國的強烈反對,美國因此直接停交該組織的會費。作為權利義務對等措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停掉了美國的投票權。所以,美國這一輪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交惡是從2011年就開始了,直到今天決定退出,是醞釀了6年的決定。也正是因此,可以認為美國是充分考慮利弊所作出的決策。

  三、對聯合國各組織的一個警告,藉此施壓聯合國,促進聯合國改革。

  我們知道,在特朗普第一次參加聯大會議的時候他就批評聯合國,要求聯合國改革。實際上,這是特朗普對聯合國沒有實施「美國優先」政策的不滿。現在,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是對其它組織的警告,如果不照顧好美國的利益,美國就可能給他們「重鎚」。

  四、巴以問題成為中東問題焦點,美國和以色列壓力巨大,這一措施也是為了緩解壓力。

  最近,因為巴以問題成了中東最大熱點,巴勒斯坦對以色列越來越強硬,這給以色列與美國帶來了巨大壓力。為了緩解以色列的戰略壓力,美國甚至第一次派部隊常駐以色列。在美國看來,如果這個時候再有更多的聯合國組織接納巴勒斯坦成為成員國,將會對美國和以色列帶來更大的壓力。所以,採取這種措施,也是對聯合國其它組織的一個警告。畢竟,無論任何組織,都需要美國的高額會費。

  五、非權力機構,對美國來說猶如雞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並非聯合國的權力機構,對美國來說其實猶如雞肋。如果不能主導,對美國來說可謂可有可無,而美國試圖通過退出該組織來表達自己不滿,從而影響該組織的行為。

  六、特朗普「美國優先」背景下的抉擇。

  我們知道,相比之前的美國總統,特朗普更加強調「美國優先」。然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完全不把「美國優先」放在眼裡,這是特朗普所不能容忍的。所以,特朗普政府決定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並不奇怪。

  七、特朗普執政壓力大,「討好」背後猶太支持者的手段。

  在過去的大半年時間裡,特朗普的執政壓力非常大,不僅僅國際上壓力大,國內反對力量給特朗普帶來了更大的執政壓力。在這種背景下,特朗普無比需要「討好」背後的支持力量以獲得更大的支持。於是我們看到,特朗普滿世界推銷美國武器來滿足背後的軍事利益集團,甚至不惜採取「敲詐」手段強賣美國武器。而這一次的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其實就是「討好」背後猶太利益集團的手段。我們應該還記得幾天前的新聞,特朗普剛剛會見過前國務卿、美國猶太集團的政治泰斗基辛格。

  八、已欠下5億美元,想藉機賴賬。

  從2011年暫停繳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到現在決定退出,已經過去了6年,在這些時間裡美國已經欠下聯合國教科文組5億美元巨債。很顯然,如果這次退出該組織,將來再加入,這欠下的5億美元債務估計大概率就要被抹去了。所以,著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賴賬行為。

  有上述8大因素作用,美國於是就在深思熟慮後果斷退出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那麼,這事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美國有何影響呢?

  在筆者看來,這事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來說當然是個傷害,畢竟是世界第一強國,美國退出會削弱該組織的權威性和影響力。但是,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慣例,它也不太可能為了美國改變其初衷,更不可能成為美國的傀儡,所以也只能忍著美國退出。

  至於美國,1984年退出后,在2002年之所以可以再宣布回來,根本原因就在於2002年的美國足夠強大,此時美國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進行了妥協。對美國來說,當時重返有兩個目的:

  一是美國在發動完阿富汗戰爭后準備發動伊拉克戰爭,此時帶著重磅會費重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可以堵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嘴。美國每年的會費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20%以上。

  二是美國也試圖通過該組織,推動美國的人權高於主權理念。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隨著美國實力的衰落,再加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不可能完全按美國套路出牌,所以雙方不睦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而201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巴勒斯坦吸納為成員國則徹底惹怒了美國。

  這一次美國退出,未來再返回恐怕就沒辦法像上次那樣獲得妥協了。未來如果美國再重返,將是一個很尷尬的事!而對中國來說,在沒有美國的地方,那就最大程度發揮自己的影響力吧!



奧巴馬:有了特朗普,終於可擺脫史上最無能總統的帽子了!



拜登:值得喝兩杯!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21: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