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美團隊破獲肝癌「身份指紋」肝癌早診早治實現突破

[複製鏈接]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7-10-12 07: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7年10月11日 14:31 中國新聞網

  

  中美科學家團隊破獲肝癌「身份指紋」 肝癌早診早治實現突破

  中新網廣州10月10日電 (蔡敏婕)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10日稱,中美科學家團隊破解一項世界性難題,通過檢測少量血液中循環腫瘤DNA(ctDNA)特定位點甲基化水平,對肝癌進行早期診斷及療效和預后預測,讓即使是很早期的肝癌病灶也無所遁形。

  上述新檢測方法與原來常規的甲胎蛋白檢測相比,將早期肝癌的漏診率降低一半以上,同時,可以實時監測腫瘤的療效,並早於常規影像學檢查數周乃至數月發現腫瘤的複發。該項新方法已發表在國際學術頂尖雜誌《Nature Materials》上。

  肝癌,被稱為「癌中之王」。該病起病隱匿,患者一旦出現臨床癥狀,病情往往已經處於中晚期而失去根治性治療的機會,預后極其兇險;而早期獲得診斷的患者經過有效治療,5年生存率可達到50%以上。

  一直以來,海內外的專家們都在血液中尋找合適的肝癌早期診斷標誌物,現有的肝癌標誌物甲胎蛋白AFP雖然在部分患者血液中可檢測到明顯的升高,但是其敏感性只有60%左右。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消化道腫瘤專家徐瑞華教授與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教授Kang Zhang(張康)一同帶領的中美科學家團隊在歷經五年的探求之後,2017年10月,終於研究出通過檢測少量血液中ctDNA特定位點甲基化水平,對肝癌進行早期診斷及療效和預后預測的新方法。

  ctDNA相當於腫瘤細胞釋放到血液中的身份指紋,由於ctDNA攜帶有與原發腫瘤相一致的甲基化改變,理論上可以利用ctDNA的甲基化譜對腫瘤進行診斷。但是,ctDNA在血液中的含量極微,每毫升血中僅有約20ng,相當於一滴水的億分之一,並且混雜在更大量的正常遊離DNA背景中,在這麼微量的ctDNA中檢測單個鹼基的甲基化水平,好比在機場和火車站的數百萬人流中找到個別犯罪分子,難度很大。

  中美團隊先後攻克了穩定提取微量ctDNA等技術壁壘,終於從40多萬個候選位點中分別尋找到10個早期診斷和療效相關以及8個預后相關的位點,其中,這10個早期診斷位點的甲基化水平在總共1098例肝癌患者和835例健康人的研究人群中顯示出高達84.8%的診斷敏感性和93.1%的特異性,還能準確的預測腫瘤的分期、療效和複發。

  而利用8個預后相關位點的甲基化水平則能準確地預測不同患者的生存和預后,有利於指導醫生對不同的患者進行更為個體化的精準治療。

  目前肝癌ctDNA甲基化診斷試劑盒的研發預計10月中旬將首先在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應用。針對的檢測對象重點是具有肝癌的高危因素,如既往有肝炎肝硬化病史,有肝癌家族史,或既往罹患肝癌接受了手術等治療的人群,進一步會推廣到進行常規防癌體檢的人群。

  這一成果的進一步轉化推廣將提高肝癌早期診斷的準確率。徐瑞華和張康教授的團隊將繼續研究ctDNA甲基化標誌物在結直腸癌、胃癌、肺癌、乳腺癌等其他嚴重威脅民眾健康的常見腫瘤中的應用。(完)

  標籤: 肝癌腫瘤中山大學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08: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