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波茨坦會議上,得知美國有了原子彈,斯大林馬上打一電話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原創:歷史煙雲

  二戰末期,在世界反法西斯國家的打擊下,日本節節敗退,尤其是美國對日本原子彈的投放,以及蘇聯的對日作戰,成為壓垮日本的兩根稻草,加速了日本投降的步伐。

  

  美國原子彈的投放,著實讓世界為之一驚。很多人懷疑美國人是不是用力過猛?因為當時日本的海、空軍已幾乎被摧毀,海外的石油運輸也被切斷,日本國內的物資生產也是步履蹣跚,日本國內人民生活在一片飢荒中。尤其是歷經了美國一輪輪空襲后,即使美國不使用原子彈、蘇聯不對日宣戰,日本的投降也已成為定局。

  艾森豪威爾曾對此表示:「日本已經準備投降,沒必要用這種可怕的東西攻擊他們。」麥克阿瑟也承認「1945年使用原子彈從軍事上講沒有任何必要性」。

  

  即使是使用原子彈,為什麼針對的不是人煙稀少的地區,或者是軍事目標?卻選擇了人口集中的城市?其實美國是有兩個考慮,一是想對日本決策高層進行心理震懾。1945年7月的《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後來美國截獲了日本的密碼電報,得知日本是打算拖延時間,即使是投降也要爭取些利益。為此,美國在投放原子彈的目標上,選擇了具有政治、軍事雙重價值的大城市,以期讓日本徹底放棄抵抗。

  除了這個目的外,美國還有一層考慮是著眼世界的。隨著二戰的即將結束,新的國際關係面臨重新洗牌,接下來就是美蘇的博弈,美國不得不早做打算。尤其是在東亞不能讓蘇聯搶了風頭,趕在蘇聯對日宣戰前拔個頭彩,日後在解決東亞問題時便掌握了發言權。

  

  而且1945年8月,美蘇關係已經鬧得很僵了,美國認為確實有必要殺雞儆猴了。在7月24日的波茨坦會議上,杜魯門有意無意地向斯大林透露:美國已經擁有了原子彈。接著觀察斯大林的反應,令他失望的是沒有吃驚,沒有懼怕,斯大林反應非常冷淡,並且幽幽地說道:希望能好好利用它來打擊日本。

  杜魯門很生氣,較勁是吧?美國隨即決定儘快使用原子彈,希望轟炸能夠「使蘇聯變得更好說話」。

  其實斯大林聽懂了杜魯門的威脅,會議結束后,他立即給核物理學家打電話作出指示:「立即加快我們的工作!」

  

  此時蘇聯還在醞釀著另一個計劃,就是對土耳其的動武計劃。二戰末期,蘇聯一邊在遠東集結重兵防禦日本,還一邊在土耳其邊境大量屯兵,劍指土耳其。幹什麼呢?蘇聯打算利用這一有利時機,將1918年被土耳其佔去的亞美尼亞搶回來,並且還打算得到這片土地后,將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爾的名字恢復舊稱"康斯坦丁堡"。

  

  為了達到對蘇聯最佳的震懾效果,在波茨坦會議結束后僅4天,杜魯門下令向日本投放原子彈,並特意強調在斯大林離開波茨坦,趕在他回道莫斯科之前投放。這樣效果是不是更震撼?!看來搞政治更要注重細節啊。

  不得不說,美國這次殺雞儆猴的效果確實達到了,收到原子彈爆炸的消息后,斯大林在辦公室來回地踱步,最終決定放棄了對土耳其的動武計劃。土耳其很慶幸,逃過一劫,成為美國投放原子彈的最大受益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01: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