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大題/57%的人睡夠了起床還是沒勁 是懶嗎?不是,是心病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原創:武漢問醫

  有的人總說自己沒睡著,但家屬說他睡了整宿,醫生到底相信誰?其實在某一睡眠時段,如果你醒了會感到很疲倦。

  有一項最近網上調查說,57%的人在起床后感覺沒睡好,精力不充沛。

  什麼?什麼?睡覺不就是給人補充體力的嗎?難道這些人的覺是白睡了?

  長江航運總醫院.武漢腦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杜遠敏告訴《武漢問醫》——

  我們的每一次睡眠由兩個時相構成——非快速眼動睡眠期和快速眼動睡眠期。

  是不是太專業了?那麼我們讓杜主任用通俗的話來來介紹一下兩個時相睡眠的作用吧。

  

  人處在非快速眼動睡眠期時,身體的肌張力是降低的,無明顯的眼球運動。這個時段又分為4期:淺睡眠(1、2期睡眠)和深睡眠(3、4期睡眠)。這個時期,是消除疲勞、恢復體力的重要時刻。同時對於生長期的孩子們來說,是促進生長發育的重要時刻。

  如果在非快速眼動睡眠期時被叫醒或是醒來的話,我們會感覺非常倦怠。

  

  你可能遇到這種情況,昨晚做了一個好夢,醒了都記得內容。其實是你做夢時處於快速眼動睡眠期。

  何謂快速眼動睡眠期呢?杜遠敏主任告訴《武漢問醫》,這個睡眠期會出現快速水平眼球運動,還會出現豐富多彩的夢境。這個時候,大腦對白天的經驗進行整合。它可是與神經系統發育、可能涉及到學習/記憶過程、情緒以及性能力有關哦。人類嬰兒在6個月以後才會出現深睡,以快速眼動睡眠期最多,對腦的發育很重要。

  杜主任介紹,在快速眼動睡眠期被喚醒了,可以意識清楚,沒有倦怠感。

  不同年齡,每天需要的睡眠時間不同

  杜遠敏主任告訴《武漢問醫》,人類一生中有1/3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不同的年齡正常睡眠所需要的時間是不一樣的。

  

  有些初為父母的年輕人,看到自己初生的寶寶每天睡不醒就擔心孩子病了或有問題了,其實不是哦,睡覺時間多對寶寶們來說是正常的事。

  杜遠敏主任告訴《武漢問醫》,每個人對睡眠時間的需求不一樣,80%正常成人睡眠時間是7~9小時,但人群中有1~2%的短睡者,他們一天只需睡著4~5小時(<6小時)就夠啦,還有極少的長睡者,他們一天需要睡11~12小時才算夠。

  

  女性失眠患者是男性的1.4倍

  前面提到的57%的人睡了一晚上起床后仍然不能精力充沛,這還不算大事,大事呢,就是失眠了。

  杜遠敏主任告訴《武漢問醫》,什麼才算是失眠,診斷標準很多。通俗的說,失眠是對睡眠時間和/或質量不滿意並影響白天社會功能的一種主觀體驗。

  世界衛生組織調查,27%的人有睡眠問題。中國人有45%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

  那麼,哪些因素會引起失眠呢?

  

  杜遠敏主任介紹,年齡是失眠的比較重要的高危因素,失眠的患病率從兒童的4%,青年成人的9.3%,增加到老年人的38.2%。

  再就是性別,女性患失眠的風險大約是男性的1.41倍,該比率在大於45歲人群中甚至增加到1.7倍。主要是與女性的特殊生理周期有關。女性在月經周期、妊娠期、及更年期會出現體內的雌激素、孕激素的變化,可能會導致失眠。

  以前有失眠發作的人群的新發病率是其他普通人群的5.4倍。

  有家族史的普通人群新發病率是無家族史人群的3倍。

  親人亡故、失戀、投資失敗、升職受挫等負性生活事件,不僅是新發失眠的危險因素,也是失眠得以慢性化的維持因素。

  性格特徵也決定你是否患上失眠。具有諸如神經質、焦慮特徵及完美主義等個性特徵的人更易失眠。

  還有對環境的失眠反應性,比如我們出差或旅遊在外時「擇床」就是這種。

  再就是身體有病,如疼痛、糖尿病、呼吸系統、心血管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癌症等也可以影響睡眠質量。

  失眠不只是睡不著那麼簡單

  它會誘發多種疾病

  杜遠敏主任告訴《武漢問醫》,病程小於3個月就叫短期失眠障礙,多於3個月就是慢性失眠了。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飲食和適當的運動,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三項健康標準。失眠對健康損害巨大。

  有一個試驗,如果讓動物不睡覺,40天它就死亡了。

  而人類失眠,會損害思考和記憶力、影響情緒(如焦躁不安、抑鬱等)、增加冒險(衝動)行為、使免疫力下降、誘發各種疾病(如潰瘍、高血壓、癲癇、肥胖等)。

  

  國際上曾經發生的幾個大的災難都是因為操作人員睡眠不足疲勞導致的,比如:1986年發生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挑戰者號太空梭事故,EXXON VALDEZ原油泄露等。

  杜遠敏主任提醒,很多高血壓的病人血壓控制不好,除了調整藥物外,你可能要考慮是不是睡眠不好引起的。

  睡不著了,就不要賴在床上

  作為在診治失眠上有專長的專家,杜遠敏告訴《武漢問醫》,治療失眠的目的,是要消除潛在問題、去除誘發失眠的因素;預防從一過性或短期失眠發展成慢性失眠。終極目標是提高生活質量。

  當我們出現了失眠,杜遠敏主任介紹,首要的是要尋找一下病因並去除病因。比如,如果是學習工作壓力大、生活遭遇變故等因素引起的,自己和家人要注意改善不良情緒;如果是慢性疼痛、抑鬱症等疾病引起的,就要積極治療疾病;還有就是睡眠本來不好,就不要再吃引起興奮的葯和物質,如甲狀腺素、咖啡 、口服避孕藥 ,茶、酒精、煙等。

  杜主任介紹,舒適的睡眠環境有利於睡眠,如卧室里的溫度、安靜程度、有沒有光、床的軟硬等,都對睡眠有影響。睡眠不好的人,不要在床上進行做些與睡眠無關的事,如看電視、看書、 聽收音機,中午不要午睡,在傍晚的時候(不能太晚)快走40--50分鐘(4公里)。

  

  有睡意了才上床,不要早早上床等睡意來。上了床如果在15~20分鐘還不能入睡,就要果斷離開卧室,去洗個熱水澡、靜坐一下、自我按摩一下頭什麼的,還有可做做深呼吸(腹式呼吸),直到有睡意了再回到床上 。不管頭天晚上睡沒睡好,第二天早上只要是醒著就要定時起床,不賴在床上強迫自己再多睡一會(其實也是很難睡得著的)。

  杜主任介紹,上面這些方法,在醫學上有特有名詞,叫刺激控制訓練,就是讓身體慢慢形成一種睡眠節律。

  睡眠專家出差習慣帶安眠藥

  安眠藥都有成癮性,會不會上癮全在你自己

  跟很多人一樣,杜遠敏主任每到一個新地方的第一晚也會「擇床」,因此,每次出差她都會帶上安眠藥。到達當晚如果睡不著會吃半片「」思諾思「」,讓自己睡好,以便第二天精神飽滿好工作。

  杜遠敏主任告訴《武漢問醫》,如果你失眠了,避免了相關誘因,通過積極自我調整超過一段時間(一個月)仍然失眠,就一定要就醫,可能需要藥物治療了。

  人們目前對安眠藥最大的擔心有兩個,一個是成癮,怕吃上了一輩子就離不開了,二個是怕副作用。

  杜遠敏告訴《武漢問醫》,治療失眠的藥物有很多種,還有中藥也可以治療失眠。大家所擔心的安眠藥物其實就是苯二氮卓受體激動劑 (比如:舒樂安定、氯硝西泮等),其實國家把這類葯作為二類精神藥物管制,服用這類藥物時肯定要考慮利弊的問題。

  杜遠敏主任介紹,這並不是說吃了安眠藥就會成癮。成不成癮,與藥物種類的選擇、服用的劑量、服用持續時間有密切關係。

  上周,在家因雙下肢無力跌到的陳婆婆,因家屬懷疑她是「中風」被送到杜遠敏這裡。杜主任一檢查一詢問,發現陳婆婆根本不是中風了,而是頭天晚上吃了一種叫「氯硝西泮」的安眠藥。

  「氯硝西泮」這個安眠藥的特點是半衰期長(通俗地說就是藥效維持的時間長),再就是有減少肌張力的作用。陳婆婆那天早晨還處於吃藥後的「宿醉」狀態,人暈乎乎的,再加上肌張力降低,就摔倒了。那麼老年人如果失眠的話選擇「氯硝西泮」可就得慎重了。

  「選擇有效的、最適合病人劑量的安眠藥是最重要的「」,絕對不能自己認為某種安眠藥便宜或者某種葯自己吃過了就堅持服用,如果時間一長,你可能就對它「上癮」了。

  

  吃安眠藥,要由睡眠專科醫生充分了解病情后精心開處方,從最小劑量開始。」如果只是入睡困難的人,只用服用半片甚至1/4片能幫助快速入睡的安眠藥就可以了;如果要解決深睡眠問題,可能就需要藥效持續久的葯。

  杜主任的另一個提醒是,每周用藥3-5天而不是連續每晚用藥,也就是按照你的需要服藥、間斷服藥。睡眠不好的人平時可以這樣做:把安眠藥放到床頭,如果晚上能夠入睡,就不用服藥。安眠藥沒有漏服一說,忘了吃藥就睡著了,那就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 17: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