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的「居里夫人」吳健雄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7-9-20 01: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華盛頓人 於 2017-9-20 01:47 編輯

  (2013-05-11 10:53:28)

  

  蘇州真是一塊風水寶地。它不僅是一座歷史名城,而且也是著名科學家輩出的地方。至今為止,先後有7位華人獲得過諾貝爾的物理和化學獎項,其中的李政道和朱棣文即祖籍蘇州。此外,與諾貝爾獎有重要關聯的吳健雄也是蘇州人。

  1912年,吳健雄出生在今天的蘇州市太倉市瀏河鎮。明代時,瀏河鎮稱劉家港,靠近長江入海處,鄭和七下西洋就是從這裡揚帆遠征的。也許受這種環境的影響,1936年,畢業於南京中央大學物理系的吳健雄便遠走他鄉了。不過她去的不是南洋,而是到美國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向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勞倫斯學習原子物理。獲得博士學位后,她曾在多所高校任教,繼而在哥倫比亞大學長期從事核物理研究並多有建樹,因而被譽為「中國的居里夫人」。

  師從胡適

  小名叫薇薇的吳健雄,從小不太多言語,和許多小孩一樣,是由詩文背誦、識方塊字和算學方面起步學習的,很小就熟讀了《古文觀止》、《論語》等傳統的中國古典書籍。在這些學習中,吳健雄已顯現出頗不尋常的智力。

  1923年,吳健雄考入蘇州市第二女子師範學校。這所「二師」當時聞名全國:除了師資優秀、講授新式教材、在教育上別具特點外,還能夠經常邀請外校的名師到校演講。胡適就是來校演講者之一。聽著胡適的演講,吳健雄心底冒出一個強烈的念頭:要是能夠當胡適的學生多好!聽說第二天胡適還要到離校不遠的東吳大學去演講,吳健雄向校長要求,她要接著去聽。借口是將胡博士的兩次演講一併整理好,再交給學校。校長滿足了吳健雄的要求。於是,吳健雄像現代的「粉絲」追她喜歡的「星」胡適追到了校園外。

  1929年,吳健雄以優異成績畢業。並且獲得保送南京中央大學讀書的資格。按當時規定,師範學校畢業的學生一定要教書服務一年,才能夠繼續上大學深造,但並不是多麼嚴格。這時,吳健雄聽到胡適在中國公學擔任校長併兼文理學院院長的消息,師從胡適的想法當即又冒了出來。於是,她打定了新的主意:去中國公學讀書,不僅可以不荒廢學業,還可以直接得到胡適的教誨。不久,吳健雄如願以償成了中國公學數理學系的一名學生。

  胡適對吳健雄的賞識,是從一場歷史考試開始的。那次考試,監考的恰是胡適,吳健雄坐在教室中間最前面,就在胡適的面前。考試3個小時,她兩個小時就第一個交了卷。胡適閱完卷后,激動地對其他兩位教授說:「我從未看到一個學生對清朝三百年思想史有如此透徹的見解,我給了她一百分。」從此,在胡適的有生之年裡對他的這位高足一直青睞有加。

  據說,有一次胡適在旅行途中到書店淘書,發現有英國大物理學家盧瑟福的作品。遂將其著作全部購買,專門給吳健雄寄去。吳健雄名震科學界后,有人向她請教成功的秘訣。她說:「我們要有勇氣去懷疑已經成立的學說,進而去求證。是胡院長『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教育鼓舞了我。」

  後來,時任駐美大使的胡適接到吳健雄的來信,信上說:「我聽到了那次您在蘇州女中的演講,受到的影響很深。後來的升學和出洋,都是從那一點出發的。雖然我是一個毫無成就的人,至少您給我的鼓勵,使我滿足我自己的求知慾,得到人生的真正快樂。」胡適在回信中寫道:「我一生到處撒花種子,絕大多數都撒在石頭上了,其中有一粒撒在膏腴的土地里,長出了一個吳健雄,我也可以萬分欣慰了。」

   在以後的歲月里,吳健雄一直保持著和胡適的交往,胡適也一直呵護著他的這位得意弟子。和胡適的這段師生經歷,不但吳健雄認為對她影響深遠,連胡適也公開說過,這是他生平最得意也是最值得自豪的事情。

   驗證宇稱不守恆定律

  1956年,楊振寧和李政道首次提出宇稱不守恆定律。這是一個重大的發現。不過當時屬於推論,還未經過實驗證明。在看到楊李二人的論文後,吳健雄丟開其他工作,領導一個小組利用先進的設備進行反覆地實驗。結果證明,過去被奉為金科玉律的宇稱守恆定律是錯的,而宇稱不守恆定律則是對的。報告發表后曾在國際物理界引起轟動。因此,楊振寧、李政道獲得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獎;而吳健雄也於1958年被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後來還在1975年出任美國物理學會會長。

  為故鄉捐資助學

  在尼克松總統訪華的第二年,即1973年秋天,吳健雄首次回到闊別37年的故國。她除到太倉省親外,還到廣州、上海、北京、昆明等地訪問,並在北京受到周總理的接見。

  儘管吳健雄回國的行程安排得很緊湊,不過她還是擠出時間回到故鄉太倉。因為在那裡有一所由她父親吳仲裔和母親樊復華創辦的明德學校,她自己也曾經在那裡接受過啟蒙教育。1982年那次回鄉,吳健雄為明德學校題寫校名,並將25000元人民幣捐給學校。1988年回國時,又捐資500多萬元人民幣成立吳仲裔基金會,以此來支持學校的發展,並精心贈送了一批電腦。

  4位華人諾貝爾獎得主為其墓園題字撰文

  吳健雄丈夫袁家騮博士是袁世凱的孫子,燕京大學畢業后赴美,並在物理研究方面頗有成就。現在太倉的明德學校有吳健雄、袁家騮墓園。1997年2月16日,吳健雄在美國病故,終年85歲;2003年2月11日,袁家騮在北京辭世,享年91歲。家人根據他們的遺願,將其骨灰迎(送)回太倉安葬。墓園不大,但令人驚嘆的是,園名由楊振寧題寫,吳健雄的墓文出自李政道之手,而李遠哲為袁家騮墓碑題字,丁肇中則為其撰寫碑文。正如何學良先生在《海國學志》中所說的那樣,4位華人諾貝爾獎得主的題字、撰文齊聚一墓園,這是絕無僅有的。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沙發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7-9-20 05:0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小康人家 於 2017-9-20 05:09 編輯

朱棣文的祖父朱祝年是江蘇太倉城廂鎮的一位讀書人,朱棣文的父親朱汝瑾1940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化工系,1943年留美就讀麻省理工學院,1946年獲該院化工博士,先後任美國聖路易、紐約及新澤西的3所大學教授,所以朱棣文僅是第二代華人。現在是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而駱家輝卻是第三代移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3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7-9-20 08:2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大千世界 於 2017-9-20 08:30 編輯

無用否認,蘇州出人才是事實。昔日的狀元之鄉,今日之院士之鄉。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364

主題

9732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462
4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7-9-21 07:4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非常時期 於 2017-9-21 07:50 編輯

  江蘇太倉吳健雄墓園

  (2013-06-23 16:53:32)

  太倉瀏河吳健雄墓園

  

  吳健雄是著名女科學家,被譽為中國的居里夫人。她出生在太倉瀏河鎮,去世后,她的骨灰被安葬在她的母校明德中學校園內。

  參觀過朱屺瞻紀念館,我們便抓緊時間去明德中學。導航儀上搜索到明德中學和明德初級中學兩所學校,我們不知在哪所學校。到了那裡,才知兩所學校只隔一條馬路。吳健雄墓園在明德初級中學校園內。吳健雄題寫的「明德初級中學」校名橫刻在學校門前的矮牆上,字如其人,那六個大字方正穩健,渾厚有力。原來擔心

  

  學校會拒絕我們進校參觀。到了學校門衛,保安讓我們先登記,然後每人發一張胸卡,便可以進去參觀了。

  走進校園,面對著校門一塊紅色花崗岩鋪築的平台上,立有一尊吳健雄女士的青銅雕像。但見她身穿旗袍,搭一條長長的肩披,左手挾書,右手撫著講台上的教案,正在與學生娓娓道來。她身後有一塊豎式牌子,上端有個圓形大孔,孔上設計了方向相反的陰陽兩支箭頭,頂端刻的是1957.1.9。那一定是吳健雄在美國做實驗

  

  的時間,就在那一刻,她推翻了「宇稱守恆定律」,全世界科技界都為之驚嘆!

  走過吳健雄雕像,吳健雄科技樓後面是一處環境幽靜的紫薇院。走進小院,有塊石碑,上刻「太倉市文物保護單位:吳健雄墓園」。綠色的草坪上有一隻花崗岩製作的圓形水池,池中兩根短柱頂端各置一個溜圓的石球,另一根大圓柱頂端削成

  

  斜面,花崗岩斜面分成左右兩半,上面刻著文字。右半面刻的是:這裡安葬著世界最傑出的女性、物理學家吳健雄(1912—1997),她一生綿長深刻的科學工作,展現了深思力作和真知洞見,她的意志和對工作的投入,使人聯想到居里夫人。她的入世,優雅而聰慧,輝映著誠摯愛心和堅毅睿智。她是卓越的世界公民和一個永遠的中國人。左半面刻的是:長眠在吳健雄旁邊的袁家騮(1912—2003)是個富有奉獻精神的丈夫和富有愛心的父親。他是袁克文之子、袁世凱之孫。他和健雄生活在紐約。他是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傑出的物理學家,他專長於輻射探測,後來致力於在台灣建立同步輻射研究中心。他逝世於他的家鄉中國大陸。

  旁邊一塊花崗岩上刻著著名諾貝爾獎得主李政道於1998年4月4日的題詞:按宇稱守恆定律,凡是二個左右完全對稱系統的演變,應該是永遠對稱的。這似乎極合理的定律,於1957年4月被吳健雄鈷核子衰變實驗推翻了。這建築中二石球象徵二個左右對稱的鈷核子,而其衰變產生的電子分佈由水流代表,他們是不對稱的。謹以此紀念吳健雄劃時代的重大科學貢獻。

  在吳健雄、袁家騮墓的對面,是一道階梯狀的弧形牆。牆的開始位置,刻著楊振寧先生題寫的「吳健雄墓園」五個蒼勁有力的楷體字。在之後的每一級牆面上雕刻著代表吳健雄一生軌跡的六幅漢白玉浮雕,分別是:瀏河的童年、柏克萊深造、曼哈頓計劃、對稱性革命、核物理女王、永恆的情懷。

  

  看著製作精巧、寓意深刻的墓園建築,不禁有些驚嘆。看了介紹才知道,墓園是由東南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世界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審定的。

  有資料記載,吳健雄的父吳仲裔是位思想開明的人士。他早年就讀於上海南洋公學(上海交大前身),后回到家鄉瀏河辦學,利用鎮上一所破廟創辦「明德女子職業補習學校」,校名取「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之意。吳仲裔任校長,其妻樊復華是教員。學校吸收附近平民子女入學讀書,吳健雄兒時便在這所學校啟蒙的。

  1923年,11歲的吳健雄進入蘇州第二女子師範讀書,1929年以優異成績畢業,保送到南京中央大學(今南京大學)數學系,一年後轉入物理系。1934 年獲得學士學位后,受聘到浙江大學任物理系助教,後進入中央研究院從事研究工作。 1936年進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1940年獲博士學位。

  1942年在美國與袁家騮博士結婚。1944年參加了「曼哈頓計劃」(研製原子彈)。1952年任哥倫比亞大學副教授, 1958年升為教授。同年,普林斯頓大學授予她名譽科學博士稱號,併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1972 年起任普林斯頓大學物理學教授直到1980年退休。1975年曾擔任美國物理學會第一任女會長,同年獲得美國總統福特授予的國家科學勳章。令世人遺憾的是,吳健雄與諾貝爾獎無緣。對此,她本人並不介意,而眾多科學家為她抱不平。後來,以色列人設立沃爾芙獎,

  

  專為那些應得而未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而設。吳健雄是該獎第一位得主,獎金超過諾貝爾獎。1982年,吳健雄受聘為南京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國內大學的名譽教授,被聘為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

  1980年,吳健雄退休后,非常關心祖國的科技教育事業,多次回國訪問講學。對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合肥同步輻射加速器,台灣同步輻射加速器等大型物理實驗設備關懷備至,提出許多建設性意見,並親自參予籌建工作。她還在中國物理學

  

  會、南京大學等校設立了多種獎學金。

  1984年10月,吳健雄第一次回到闊別40多年的故鄉,參加母校明德學校恢復校名暨明德樓落成典禮,獨資捐建明德學校紫薇閣,閣名由袁家騮先生題寫。她平時

  

  以儉樸著稱,為設「吳仲裔獎學金」她慷慨解囊,捐出近100萬美元,以這種獨特的方式紀念自己心中最敬愛的父親。四年後,她又回到家鄉參加紀念「吳仲裔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活動」,親自向太倉縣59名優秀師生頒發首次「吳仲裔獎學金」。

  1997年,吳健雄去世后,袁家騮懷著悲痛的心情護送愛人的骨灰回到祖國大陸,安葬在太倉瀏河明德學校紫薇園。

  樹高千丈,葉落歸根。遊子萬里,終回故鄉。

格外小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5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7-9-28 02:42 | 只看該作者
  

  第06版:華僑華人   
 
  吳健雄:「中國的居里夫人」(華僑華人與共和國)

  潭 江《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09年9月24日   第 06 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6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7-9-28 02:4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小康人家 於 2017-9-28 02:56 編輯

  (2013-06-23 16:53:32)

  太倉瀏河吳健雄墓園

  

  吳健雄是著名女科學家,被譽為中國的居里夫人。她出生在太倉瀏河鎮,去世后,她的骨灰被安葬在她的母校明德中學校園內。

  參觀過朱屺瞻紀念館,我們便抓緊時間去明德中學。導航儀上搜索到明德中學和明德初級中學兩所學校,我們不知在哪所學校。到了那裡,才知兩所學校只隔一條馬路。吳健雄墓園在明德初級中學校園內。吳健雄題寫的「明德初級中學」校名橫刻在學校門前的矮牆上,字如其人,那六個大字方正穩健,渾厚有力。原來擔心

  

  學校會拒絕我們進校參觀。到了學校門衛,保安讓我們先登記,然後每人發一張胸卡,便可以進去參觀了。

  走進校園,面對著校門一塊紅色花崗岩鋪築的平台上,立有一尊吳健雄女士的青銅雕像。但見她身穿旗袍,搭一條長長的肩披,左手挾書,右手撫著講台上的教案,正在與學生娓娓道來。她身後有一塊豎式牌子,上端有個圓形大孔,孔上設計了方向相反的陰陽兩支箭頭,頂端刻的是1957.1.9。那一定是吳健雄在美國做實驗

  

  的時間,就在那一刻,她推翻了「宇稱守恆定律」,全世界科技界都為之驚嘆!

  走過吳健雄雕像,吳健雄科技樓後面是一處環境幽靜的紫薇院。走進小院,有塊石碑,上刻「太倉市文物保護單位:吳健雄墓園」。綠色的草坪上有一隻花崗岩製作的圓形水池,池中兩根短柱頂端各置一個溜圓的石球,另一根大圓柱頂端削成

  

  斜面,花崗岩斜面分成左右兩半,上面刻著文字。右半面刻的是:這裡安葬著世界最傑出的女性、物理學家吳健雄(1912—1997),她一生綿長深刻的科學工作,展現了深思力作和真知洞見,她的意志和對工作的投入,使人聯想到居里夫人。她的入世,優雅而聰慧,輝映著誠摯愛心和堅毅睿智。她是卓越的世界公民和一個永遠的中國人。左半面刻的是:長眠在吳健雄旁邊的袁家騮(1912—2003)是個富有奉獻精神的丈夫和富有愛心的父親。他是袁克文之子、袁世凱之孫。他和健雄生活在紐約。他是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傑出的物理學家,他專長於輻射探測,後來致力於在台灣建立同步輻射研究中心。他逝世於他的家鄉中國大陸。

  旁邊一塊花崗岩上刻著著名諾貝爾獎得主李政道於1998年4月4日的題詞:按宇稱守恆定律,凡是二個左右完全對稱系統的演變,應該是永遠對稱的。這似乎極合理的定律,於1957年4月被吳健雄鈷核子衰變實驗推翻了。這建築中二石球象徵二個左右對稱的鈷核子,而其衰變產生的電子分佈由水流代表,他們是不對稱的。謹以此紀念吳健雄劃時代的重大科學貢獻。

  在吳健雄、袁家騮墓的對面,是一道階梯狀的弧形牆。牆的開始位置,刻著楊振寧先生題寫的「吳健雄墓園」五個蒼勁有力的楷體字。在之後的每一級牆面上雕刻著代表吳健雄一生軌跡的六幅漢白玉浮雕,分別是:瀏河的童年、柏克萊深造、曼哈頓計劃、對稱性革命、核物理女王、永恆的情懷。

  看著製作精巧、寓意深刻的墓園建築,不禁有些驚嘆。看了介紹才知道,墓園是由東南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世界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審定的。

  有資料記載,吳健雄的父吳仲裔是位思想開明的人士。他早年就讀於上海南洋公學(上海交大前身),后回到家鄉瀏河辦學,利用鎮上一所破廟創辦「明德女子職業補習學校」,校名取「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之意。吳仲裔任校長,其妻樊復華是教員。學校吸收附近平民子女入學讀書,吳健雄兒時便在這所學校啟蒙的。

  1923年,11歲的吳健雄進入蘇州第二女子師範讀書,1929年以優異成績畢業,保送到南京中央大學(今南京大學)數學系,一年後轉入物理系。1934 年獲得學士學位后,受聘到浙江大學任物理系助教,後進入中央研究院從事研究工作。 1936年進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1940年獲博士學位。

  1942年在美國與袁家騮博士結婚。1944年參加了「曼哈頓計劃」(研製原子彈)。1952年任哥倫比亞大學副教授, 1958年升為教授。同年,普林斯頓大學授予她名譽科學博士稱號,併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1972 年起任普林斯頓大學物理學教授直到1980年退休。1975年曾擔任美國物理學會第一任女會長,同年獲得美國總統福特授予的國家科學勳章。令世人遺憾的是,吳健雄與諾貝爾獎無緣。對此,她本人並不介意,而眾多科學家為她抱不平。後來,以色列人設立沃爾芙獎,

  專為那些應得而未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而設。吳健雄是該獎第一位得主,獎金超過諾貝爾獎。1982年,吳健雄受聘為南京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國內大學的名譽教授,被聘為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

  1980年,吳健雄退休后,非常關心祖國的科技教育事業,多次回國訪問講學。對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合肥同步輻射加速器,台灣同步輻射加速器等大型物理實驗設備關懷備至,提出許多建設性意見,並親自參予籌建工作。她還在中國物理學會、南京大學等校設立了多種獎學金。

  1984年10月,吳健雄第一次回到闊別40多年的故鄉,參加母校明德學校恢復校名暨明德樓落成典禮,獨資捐建明德學校紫薇閣,閣名由袁家騮先生題寫。她平時以儉樸著稱,為設「吳仲裔獎學金」她慷慨解囊,捐出近100萬美元,以這種獨特的方式紀念自己心中最敬愛的父親。四年後,她又回到家鄉參加紀念「吳仲裔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活動」,親自向太倉縣59名優秀師生頒發首次「吳仲裔獎學金」。

  1997年,吳健雄去世后,袁家騮懷著悲痛的心情護送愛人的骨灰回到祖國大陸,安葬在太倉瀏河明德學校紫薇園。

  樹高千丈,葉落歸根。遊子萬里,終回故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7 07: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