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席正甫——被歷史誤讀的買辦

[複製鏈接]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7-9-27 01: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吳曉波 來源:中國經營網  |  2017-06-29  

  在很多教科書和歷史讀本上,買辦是一個遭人鄙視的貶義詞,它原本是葡萄牙語,用現在的通俗說法,就是跨國企業里的中方職業經理人。在當年上海,它被翻譯成「糠擺渡」,謂買辦介於華洋人之間以成交易,猶藉糠片的擺渡之用,既表示其橋樑作用,又含買辦賺錢之輕而易舉。  晚清一代,很多商人,尤其是廣東和上海商人,都是從買辦起步的。

  上海出現的第一家外資銀行是麗如銀行(Oriental Banking Corporation,又稱東方銀行、東亞銀行),開設於1847年,它進入中國后就開始發行鈔票,流通於上海、江浙一帶。隨後,外國銀行相繼進入,上海漸漸成為遠東最重要的金融重鎮。到1890年前後,沿外灘一帶,已經集中了眾多外國銀行。它們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控制了中國金融的命脈。

  在這些外資銀行中,以滙豐銀行最為顯赫。1865年,滙豐成立於香港。在英資銀行中,它的規模並不大,然而,它從一開始就只關心在中國的利益,所有活動都是圍繞著中國開展的,所以成了最重要的在華外資金融機構。時人稱,「蓋吾國關稅之收入,必解至滙豐,故滙豐操縱金融之勢力尤偉。」它長期控制中國對外匯率,一直到1935年,滙豐每日的外匯牌價仍被視為上海市場的正式牌價。在滙豐的壯大過程中,東山席家的功勞最為突出。從1874年起,席氏祖孫三人席正甫、席立功、席鹿笙世襲滙豐大買辦的位置前後長達55年,這是一項十分驚人的紀錄。

  席正甫只在老家東山鄉下讀過幾年私塾,他之崛起全因頭腦機靈,善於經略中洋和官商關係。在促成李鴻章的200萬英鎊鹽稅擔保借款的當年,他就被提升為大買辦,從此,滙豐等外資銀行代替已顯頹勢的山西票商成為朝廷的金融合作夥伴。席正甫跟上海道台袁樹勛是換過帖的結拜兄弟,這讓滙豐在上海官場有了特別的優勢。當時,朝廷最炙手可熱的兩個漢臣是李鴻章和左宗棠,兩人關係一向惡劣,席正甫卻跟他們以及他們的「錢袋子」盛宣懷和胡雪岩都保持了很不錯的交往。正是在席正甫的居中斡旋下,滙豐銀行先後經理了滬寧、廣九、滬杭甬、津浦、京奉、湖廣、浦信等主要鐵路幹線的貸款,其獲利之厚非常驚人。

  席正甫為人極其低調,很少參加社會公共活動,即便是東山同鄉的聯誼也極少參與。馬學強在《江南席家》一書中稱,他查閱了當年東山同鄉會的活動記錄,很少看到有關席正甫的記載,僅在光緒九年(1883年)重建靜安寺的時候有過一次捐款。這個隱身在幕後的人,數十年中默默編織了一張龐大的家族網路,在上海的外資銀行界逐一滲透,形成了一股可怕的席家勢力。

  除了子孫繁茂之外,席家還與當時上海的一些望族結成了「姻婭聯盟」。如席家與另外一個買辦世家沈家的關係就盤根錯節,不但男女結姻頻繁,甚至席正甫的一個同父異母弟弟席素恆還過繼給沈家,改名沈吉成。沈氏三代在沙遜洋行擔任大買辦長達35年。在19世紀末期,沙遜與滙豐、太古和英美煙草號稱英資在中國的四大壟斷集團,席家與沈家的結姻讓滙豐與沙遜在業務上互通有無,更加強勢霸道。

  進入民國時期,席家與國民政府顯要的關係也是十分複雜親密。席正甫的孫子席德柄是宋子文在美國的大學同學,還有一個孫子席德懋則把女兒嫁給了宋子文的弟弟宋子良。這使得滙豐在清廷滅亡之後,仍然能夠與民國政府保持密切的關係。席氏子弟曾當過中國銀行的官股董事、總經理、國際貨幣基金會中國代表,還出任中央造紙廠的廠長。

  幾輩人在銀行界行走,使得席家子弟在金融專業上的能力獨步天下。很多年後,席家後人席與棠回憶小時候看到父輩工作時的景象:「他的辦公室特別大,裡面有一張很大的辦公桌,我從來沒有見過那麼大的桌子。桌上有二十幾部電話,還有電傳,這是我第一次見到電傳。電話不停地打進來,他兩隻手拿著兩三個電話,一會兒對著這個說中文,一會兒對著那個說英文。他還有5個助手,他們的英文也是非常過硬的……」 

 1949年之後,席家子弟大多隨外資銀行退出了中國內地,他們投資的地產和實業股份也全數消失。2000年之後,有一種「席家本幫菜」流行於滬上,它的菜肴典雅而偏甜,口味介於中西之間。喜歡它的時尚人士不少,卻已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前生來歷了。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7 22: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