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不丹的今世前身

[複製鏈接]

984

主題

1084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治國之難,在於治吏;吏治之難,在於治腐。物慾無法根除,但腐敗

Rank: 5Rank: 5

積分
124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印度和不丹是什麼關係?為何中印對峙中,不丹未站在中方這一邊?——不丹的今世前身】(本報評論員毛毛熊)不期而來的中印邊界對峙,與不丹的立場分不開。中方:洞朗屬於中國,雖中國和不丹邊界沒完全劃定,但與印度沒任何關係,印度無權為不丹主張領土範圍,因不丹是主權國家。言下之意,即使洞朗是爭議之地,也輪不到印度來指手畫腳。如果中方的這一立場能得到不丹支持,印度的出兵自然師出無名,中印對峙基礎亦隨之喪失。遺憾的是,不丹沒這麼做。8月21日,在中印對峙相持不下時曾傳出消息,日本經濟新聞:中國為拉攏不丹,向不丹提出100億美元經濟支援方案,包括低息貸款、無償援助和直接投資,不丹對華態度出現軟化。但不丹隨即向印度媒體予以否認。為什麼要急於撇清?不丹和印度是怎樣關係?二者頗有淵源。不丹面積約3.8萬平方公里,人口約78萬,東與中國接壤,西與印度錫金邦相鄰,是中國鄰國中唯一沒有建交的國家。不丹以前是西藏的附庸國,其宗藩關係在十八世紀清朝頗羅鼐掌政西藏時得以確立。1907年烏顏·旺楚克廢除德布王,建立不丹王國。1910年英國同不丹簽訂《普那卡條約》,規定不丹在對外事務上受英國指導,英國成為其實際保護國。印度獨立后,保護國由英國轉移為印度。1949年8月,印度同不丹簽訂《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規定不丹在對外事務上受印度指導,作為保護國,有權干涉其外交,在其國內駐軍。1971年不丹在印度允許下加入聯合國。2007年不丹推行xian政改革,由君主專制向君主立憲制過渡。2008年首次民主選舉,產生民選政府,國王仍保持較大影響力。2013年第二次大選,人民民主黨獲勝,首次實現執政黨輪替。不丹的和平演變,從封建王朝到全國民選,整個過程沒有任何痛苦和不適,這讓相鄰的天朝大國心裡很不是滋味。但不丹仍然很落後,是世界上最後一個開放電視與網路的國家,主要外貿對象和國防援助國均是印度。近年來,隨著全球化,開放外國產品進入,不丹政府經濟壓力陡增,每年水力發電賣給印度的收入,剛好與從印度進口汽車燃料耗費持平。政府財政困難,人民無法得到所需收入,然而金錢欲上升,大量人口湧入都市,鄉村逐漸凋零消失,民眾無法自給自足,轉而依賴進口,進口越多負債越多,經濟陷入惡性循環,令政府頭痛不已。這讓中國覺得有機可趁,於是想通過修建道路和以後的經濟往來,從經濟方面逐漸滲透和控制不丹。對此,印度看在眼裡,自然不會允許。所以,中方前腳修路,印軍後腳就上來阻擾,導致對峙發生。而陷入經濟困頓的不丹面對飛來橫財——中方100億的誘惑,竟能貧賤不能移,也算是硬到家了。但如此一來,又為今後的邊界糾紛埋下伏筆,中印對峙隨時或再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22: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