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媒體熱文等同學術論文?BBC關注浙大論文評定新規

[複製鏈接]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7-9-20 07: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7-09-19 14:39:33 來源: 參考消息網(北京)

  參考消息網9月19日報道?英媒稱,中國知名學府浙江大學近日推出新規,該校師生若在認可的媒體、網路平台發表文章並獲得廣泛傳播,可等同於在學術期刊發表作品。這項規定一推出就引來爭議,由於在學術期刊發表作品與大學教師考核評定密切相關,有學者和網友質疑,這種做法是否會讓更多高校教師向官方的價值觀靠攏。也有觀點認為, 將網路文章與學術論文畫上等號,會使學術界向市場化、娛樂化發展。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9月18日報道,浙江大學9月15日在其官方微信賬號上發布了《浙江大學優秀網路文化成果認定實施辦法(試行)》,將優秀網路文化成果納入學校科研成果統計、各類晉陞評聘和評獎評優範圍。這項規定適用於浙江大學的全校教師及在校學生,辦法規定,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和《求是》雜誌刊發,並形成重大網路傳播的作品,可申報認定為等同於國內權威學術期刊刊發;在《新華每日電訊》、《參考消息》、《半月談》、央視等央媒及其「兩微一端」發表並形成較大影響的,可申報認定為等同於國內一級學術期刊刊發;在包括新浪、搜狐、網易在內的重要商業門戶網站及其「兩微一端」上刊發轉載併產生較大影響、形成較大網路傳播的作品,也可申報認定為等同於國內核心期刊刊發。

  辦法還對網路傳播程度有明確要求:較大網路傳播是指作品被不少於10家主流媒體及其網路平台和重要商業網站及其網路平台刊發、轉載,微信公眾號刊發的作品,閱讀量不少於10萬。

  浙江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應飈認為,推出該辦法是要「鼓勵廣大師生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發出更多的正面觀點、評論,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網路環境」,他還表示,優秀網路文化成果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運用正確思想文化對各種社會輿論和價值觀念進行引導。

  這項規定一出立刻引髮網上熱議。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發文支持,指學術期刊文章寫作拖沓,時效性差,而很多網路成果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超過核心期刊,社會更願意接受。但是此舉迎來的質疑聲似乎更大,有網友指出,網上的點擊率和流量可以靠花錢買,把網路熱文作為學術成果並不妥當。

  「都知道可以花錢買粉絲買點贊買轉發,所以說這是門生意。」網友「菊軒家有小豆包兒」在微博上評論。

  「這下可好了,有這個捷徑,還專心做什麼學問喲。」另一名微博網友也說道。

  這項規定將「在政治和商業的雙重影響之下降低學術標準」,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展江表示。

  展江指出,新規可能會引導學術界愈來愈往娛樂化的方向走,「從點擊率和閱讀人數來評斷(學術成果)是錯誤的,」他說,「學術文章哪怕沒有人看,你不能認為它沒有價值。」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高級講師張少威則認為,在新聞類的報紙和雜誌發表文章,儘管有許多人閱讀,但不能算作嚴謹的學術成果。新聞機構難以像學術期刊一樣請專家認定文章的專業水準,將發表網路文章等同於在學術期刊刊發會降低學術認定的可信度。

  

  資料圖:5月21日,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校友們在新落成的「求是書院」銅門樓前留影。新華社記者黃宗治攝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02: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