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017年蘇州家庭醫生簽約流程圖,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內容

[複製鏈接]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7-9-20 06: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時間:2016-11-18 14:56:52 文章來源:獨特網

  《2017年蘇州家庭醫生簽約流程圖,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內容》是有獨特網(www.depeat.com)為你整理收集,如有錯誤請及時反饋:

  很多事業有成,家底厚實的家庭為了節省上醫院定期檢查身體的時間,或者是有病在身需要時常用的醫生為了能第一時間了解身體狀況的人都用上了家庭醫生,在聘用家庭醫生前得全面了解與家庭醫生需要簽約的內容以及流程,為了方便大家的查閱,小編整理了《2017年蘇州家庭醫生簽約流程圖,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內容》的相關材料,希望能夠幫助大家。因新政策尚未頒布,故沿用往年政策,如有變動,請以官網公布為準。

  2017年蘇州家庭醫生簽約流程圖,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內容

  日前,蘇州出台《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實施方案》,預計到明年(2017年)底將基本建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制度。到時候,蘇州人看病,基層社區的衛生服務分量要加重了;大醫院的專家們則有望騰出一定的時間精力,為社區轉診上來的患者服務。

  這個分級診療制度和醫生上門服務有什麼關係呢?

  原來蘇州將重點對糖尿病、高血壓等病人,推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包」,由全科醫生實施簽約服務,實行社區首診、雙向轉診工作,並實施「長處方」制度。病人可「打勾選擇」自己想要的具體服務項目,比如高血壓患者可選擇上門量血壓、隨訪評估等。

  但是市民會擔心:

  社區醫生能力行嗎?

  其實你們不用擔心。今後實行的是大醫院與基層合作模式,以三級醫院為核心、二級醫院為紐帶,「結盟」成多種形式的醫療服務,為的就是推動優質醫療資源能下沉。

  不僅如此哦!

  為滿足不同居民的診療需求,蘇州還將進一步規範雙向轉診制度。每個接受上轉的醫院都要建立雙向轉診診療室或辦公室,專門對接這項工作。甚至是這樣,大醫院對門診病人限時限號,同時專家號提前3天向基層醫療機構轉診平台優先開放。

  這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今後大家直接去大醫院掛專家號會有更多的限制,但是如果是在社區首診的話,就會有優先轉大醫院專家號的權利。

  那麼費用呢?

  也不用擔心!

  ★簽約服務費由醫保基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經費和居民共同負擔。

  ★對收取簽約服務費的簽約居民,在社區就醫時不再收取一般診療費。

  ★如果是超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基本醫療服務範圍的「增值服務」項目,費用則由居民承擔。

  如果居民要用的葯社區沒有,怎麼辦?

  相關負責人表示,各市(區)可以對省規定的基葯外新增的10%目錄進行區域內統籌,或由醫聯體內醫院採購后通過內部調劑,也可通過申請醫院網上採購平台進行代采,以確保基層醫療機構提供與上級醫院相適應的用藥要求。

  「互聯網+」使得看病更方便

  目前,蘇州已建立遠程病理、遠程影像、遠程心電圖、區域臨床檢驗集中檢測和遠程培訓等多個區域中心,實現了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拍X光片、抽血、做心電圖,由大醫院專家統一診斷,再將診斷結果發回社區供居民領取,從而大大提升了醫療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平。

  據了解,蘇州還將建立慢性病網路健康管理平台,通過移動終端服務平台向患者本人或家屬實時推送;加快區域衛生信息平台的建立和完善,推進「健康檔案雲平台」建設,積極鼓勵和利用智能健康可穿戴設備,實現「我的健康我管理」的自我健康管理新模式。

  此外,蘇州還將進一步加強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標準化、規範化建設,為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提供保障。到2017年,實現每個街道或每3-10萬常住人口由政府舉辦1所達到省定標準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每個村或3000-5000人建立一所社區衛生服務站;50%的鄉鎮衛生院達到省級示範鄉鎮衛生院,85%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到省定標準。

  

  相關資訊:

  你可以有一個家庭醫生?

  早在今年3月份的時候,蘇州就出台了《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實施方案》。提出了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包」,蘇州人可以「私人定製」家庭醫生了

  ——由全科醫生實施簽約服務,重點對糖尿病高血壓等病人,實行社區首診、雙向轉診工作,並實施「長處方」制度。病人可「打勾選擇」自己想要的具體服務項目,比如高血壓患者可選擇上門量血壓、隨訪評估等。

  8月12日,市物價局、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等聯合印發了《蘇州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療服務項目(家庭診療)價格目錄》。針對家庭診療,49個服務項目「明碼標價」,包括出診費、家庭病床建床費、肌肉注射、吸痰護理、靜脈輸液等,給家庭診療提供了一個明確的價格指導。

  家庭醫生和上門診療有什麼區別?

  上門診療只負責把你眼前的病症解決,不負責長期隨訪和跟蹤。而家庭醫生是一個長期的維護。比如,老人的慢性病長期護理,就是個需要長期觀察照顧的過程,這方面家庭醫生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

  在歐美,家庭醫生已經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了。蘇州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包」,也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

  據悉,截至今年上半年,蘇州一共有73萬多人簽訂了家庭醫生合約。上半年的上門診療人次則超過108萬,其中包括患者預約醫生出診的,也包括國家明確規定的針對慢性病、婦保等免費上門的訪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10: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