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口氣吃下30隻生蚝會有什麼後果?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來源:廣西日報  《廣西日報》官方帳號

  背景:伏季休漁期結束后,不少南寧市民駕車到北海、防城港等地去吃海鮮解饞。在大飽口福之後,到醫院就診的痛風患者也明顯多了起來,因為不少患者是在吃了海鮮后引發痛風發作。

  

  40多歲的南寧市民龐先生是一個海鮮愛好者。但是他有5年多的痛風病史,一直在治療。但只是臨床控制住了,沒有完全治癒。這不,開海后他禁不住朋友圈天天曬吃海鮮的誘惑,前幾天他邀請朋友一起駕車前往防城港飽餐了一頓海鮮。誰知當晚就痛風急性發作,左手腕腫大疼痛。

  

  這些天,像龐先生這樣痛風急性發作的人不少。40多歲的市民韋先生在和朋友聚餐時,見生蚝才2元一個,平時很少吃的他一口氣吃了30個!美餐之後讓他沒有想到的是,第二天身體關節不是這腫就是那腫,走不得路。於是趕緊去醫院求治,醫生診斷為「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

  

  

  

  吃海鮮會致痛風發作嗎??

  據瑞康醫院風濕免疫科李玉玲主治醫師介紹,近期「開海以來」,醫院門診及病房因食海鮮后導致痛風急性發作的患者人數,較平日翻了幾倍。

  痛風是風濕病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它是長期嘌呤代謝紊亂、血尿酸增高引起組織損傷的—組異質性疾病,表現為特徵性急性關節炎反覆發作、高尿酸血症、痛風石沉積、痛風石性慢性關節炎和關節畸形。痛風性關節炎長期反覆發作可引起關節軟骨的溶解和軟組織的損傷。

  

  而關節疼痛僅僅是痛風的一個危害和表現,痛風還可以誘發腎結石導致腎功能損害,還可以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導致心血管、腦血管疾病多發,與高血壓、高血糖、冠心病、代謝綜合征、糖尿病等等疾病都有很大的關聯。

  

  嘌呤[piào lìng] ,是身體內存在的一種物質,主要以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存在,在作為能量供應、代謝調節及組成輔酶等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嘌呤是有機化合物,分子式C5H4N4,無色結晶,在人體內嘌呤氧化而變成尿酸,人體尿酸過高就會引起痛風。海鮮、動物的肉的嘌呤含量都比較高,所以,有痛風的病人除用藥物治療外(醫治痛風的藥物一般對腎都有損害),更重要的是平時注意忌口。

  

  

  

  痛風患者吃什麼海鮮合適?

  痛風患者難道真的是與一切海鮮無緣?而「海鮮加啤酒」又是誘發痛風的最佳「黃金搭檔」?難道患了痛風,海鮮就真的成了大忌?痛風患者可以吃什麼海鮮?

  據李玉玲主治醫師介紹說,痛風患者還是可以吃海鮮的。經治療血尿酸能長期保持在正常水平后,攝入量可適當增加。痛風患者吃海鮮應該一分為二看,像海魚、沙丁魚、帶魚等嘌呤含量最高,應該禁吃;貝類、蛤類、海蟹等含嘌呤量中等,痛風無明顯發作時,可適當食用;海參、海蜇、海藻是海鮮裡面嘌呤含量最低的,痛風患者可以放心食用,但要注意飲食護理。

  

  

  

  

  觀點:So,海鮮雖好,痛風患者可不要貪吃喲~就算是沒有痛風病史身體健康的吃貨,也要適當適量喲!

    

  來源:落葉3片2片

  我爸爸是搞養殖的,我小時候吃的生蚝都是野生人工從石頭上摳出來的肉,做打滷麵的時候基本沒肉,那時候非農人口吃肉要憑票,我家一個月才一斤,所以鹵子裡面全是生蚝肉,因為便宜自己去搞的也不花錢還很多,我活生生吃膩味,也不見痛風,痛風的根本原因是你吃了有污染的非綠色,可能有的朋友不想相信,跟你說你就知道了,海鮮是最見不得油污的,有污染的海水社鞥好是長不肥的,至於你們現在吃的一般都是養殖的,至於為什麼肥厚,不見得是因為海水沒污染,還有一般海鮮是要很新鮮的,怎麼講以前條件有限,我們儲存的方法不多,海鮮是不太能隔夜吃,所謂見到露水就能使人中毒,具體有沒科學道理我不是搞研究的說不上來,給你說一個簡單,花蛤只要你用手拿過的,看著它把殼子閉上了很鮮活,要不了多久它就會死掉,鮮活的海參是不能用油鍋煮的,只要沾了油等不長時間就變的跟鼻涕一樣,所以你吃多了有痛風,原因是你身體內分泌本身就不行,再有就是你吃的不是綠色的,至於是在生長環節還是打撈上來到賣到你手裡的節點處問題,只有鬼知道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17: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