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聽到中國這幾句外交辭令,印度人都要哭了!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原創:牛彈琴

  

  

  

  (一)

  外交辭令,一般被解讀為客氣、得體而無實際內容的話,或者說,外交辭令,就是"沒有錯誤的廢話" 。

  大家都是文明國家,有些話咱們也不好直說,那就外交辭令吧。

  比如,

  說對某事「表示關切」或「表示嚴重關切」,意味著該對這個問題我們很不滿,要採取強硬的步驟;

  說會談是「有益的」,弦外之音,則是會談並未取得具體成果;

  還有,說某某外交官「進行不符外交身份的活動」,意思是對方在搞間諜活動。

  聽不懂外交辭令,會覺得很無聊很虛偽;但聽懂了,你就知道,外交原來這麼精彩,處處有高潮啊。

  比如,最近,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最近的一番外交辭令,估計印度人聽了都要哭了。

  

  9月12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有這樣一番對答:

  記者:中方未向印方提供相關水文資料,這明顯是對峙事件造成的,這些數據對預測下游的水災情況非常重要,中方是否會恢復提供相關水文資料?

  發言人:長期以來中方克服各種困難與印方開展跨境河流水文報汛等合作。由於去年遭遇洪水損毀需進行復建,以及進行升級改造等技術原因,中方境內的有關水文站目前暫不具備搜集有關水文數據的條件。是否會重新提供水文數據,取決於上述工作進展的情況。

  記者:關於你說的有關未向印度提供水文數據的理由,中方是否向印度政府解釋過這些原因?

  發言人:據我了解,印方對此是清楚的。

  

  別看很短,但一些細節很值得咂摸的,信息點也是滿滿:

  第一,以前,中國是向印度提供雅魯藏布江的水文資料的。雅魯藏布江發源於中國西藏,印度境內稱布拉馬普特拉河。因為是過境河流,印度對雅魯藏布江上游的一舉一動都非常在意,中國修個小水壩,印度都會各種抗議。

  第二,最近印度連發水災,印度的媒體的第一反應就是:中國沒提供洪水數據。印度外交部曾宣稱,以前根據備忘錄,中國通常會於每年5月15日至10月15日期間的洪水季節,向印方提供河水流量資料,但今年則沒有。

  第三,現在中方也明確回應了:1、以前提供,是因為我們克服了各種困難;2、去年我們也遭遇了洪水,一些設施損毀需要復建;3,有些設施還要升級改造。因此,對不起,我們沒水文數據,什麼時候弄好了,什麼時候提供吧。

  第四,有記者還不清楚,接著問:中國是否向印度解釋過這些原因。外交部發言人耿爽的回答是高冷的:據我了解,印方對此是清楚的。言下之意,反正你印度知道,我們就不費口舌解釋了吧。

  嗯,不管印度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印度快報》報道截圖,標題:" 印度:中國沒有共享雨季河流數據 "

  

  

  ▲《印度金融時報》報道截圖,標題:" 印度外交部發言人:印度沒有收到來自中國的洪水資料 "

  

  

  ▲《印度電訊報》報道截圖,標題:" 中國在河流問題上隱瞞數據 "

  

  

  (二)

  有意思吧,反正印度肯定很著急。

  以前中國提供水文數據,現在不提供了。而且,印度還真沒辦法,因為中國可從來沒說過是因為洞朗對峙,反而承認是自己也遭災了,能力確實也不夠,搜集不到數據了。

  這是不可抗力,沒有搜集到數據,你也不能叫中國編造一些數據來糊弄印度吧。

  而且,中國還吐了一番苦水,以前之所以能提供數據,是因為中國客服了各種困難。

  困難不少,但為了你們印度,我們過去一直在積極做。但對不起,現在的困難太大,一時半會真克服不了了。

  至於什麼時候提供新數據,那真是六月里凍死老綿羊——說來話長,等要修復的這些設置重新修復好了,等要升級改造的重新改造好了再說。

  也就是說,中國從來沒說不再提供新數據,但這需要時間,印度你就慢慢等著吧。

  這一番有理有據,語重心長,想必印度既是感動,又是同情,還充滿著期待。

  中國太極有神功!

  

  

  當然了,在印度各種小動作沒有終止前,想讓中國傻傻地再提供水文資料,估計也是沒門。說不準,中國的建設者們正醞釀著在雅魯藏布江建大壩修水電站呢。

  按照估算,西藏水能理論蘊藏量為2億千瓦,佔全國的30%。由於落差極大,雅魯藏布江水電站一旦建成,發電量將是三峽水電站的三到五倍,對中國來說,這是巨大的財富和清潔電力。

  但這一點,卻是印度最恐懼的。一旦水電站建成,中國將擁有對印度的戰略與心理優勢。印度等於是頭頂了一個大水缸,如果中國哪天心情不好想放水,印度下游將是一片澤國,也不是一般洪水那麼簡單了。

  所以,印度一直很在意中國提不提供水文資料;但現在,中國因各種困難,暫時沒法提供了。

  印度人真該焦慮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22: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