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泡茶、煮粥、燉肉時的泡沫到底要不要撇?這麼多年你可能都做錯了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原創:BTV養生堂

  煮粥、燉肉、泡茶、榨汁......水面上總會出現一些泡沫。有的人說這是食材的精華要保留,有的人懷疑其中含有害物質得除掉,更多人是不確定。那麼,這些泡沫到底該不該撇掉?它是營養物質還是有害的?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泡沫」那些事兒。

  

  

  燉肉泡沫

  燉肉時產生的泡沫需要區分對待。其中起泡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但肉中的脂肪以及其他成分也會出現在泡沫中。所以燉肉初期產生的泡沫中,往往會夾雜殘留血管及血液等雜質,併產生難聞的氣味,應盡量撇去。

  

  小貼士:

  燉肉時,在鍋里放入幾塊新鮮桔皮,可除異味、減少油膩感並增加湯的鮮味。

  此時的湯水中還含有較多的脂肪物質,容易造成體重負擔,所以有需要的還可以直接進行換水處理。此後再產生白色、清亮的泡沫,主要包含一些肉中的蛋白質,可以放心保留。

  

  去臟泡沫小技巧:

  ① 將食材在清水中浸泡足夠長的時間,需多換幾次水;

  ② 有些食材在燉湯前先用沸水焯一下,焯完后冷卻一下再做湯;

  ③ 經過上述處理後有些食材還會在燉湯的時候出現一些浮沫。這個時候及時用漏勺(也有專門用於撇浮沫的網勺)等工具將上層浮沫撇去即可。

  

  豆漿泡沫

  豆子中含有豐富的皂苷,它會使得在打磨豆漿時產生豐富的泡沫。這些泡沫對人體無害,但它的存在,會使得豆漿在沒有被加熱到沸騰時就滿鍋泡沫,造成沸騰的假象。

  

  未煮沸的豆漿中含有一些蛋白酶抑製劑等反營養物質,不利於蛋白質的吸收。而且還可能會造成腸胃反應,如嘔吐。

  因此,可加幾滴食用油來消泡,或者用小火加熱待泡沫消失,讓豆漿得以真正沸騰。沸騰后留下的泡沫其實是可以吃的,但是如果覺得口感不好,可以棄掉。

  

  

  

  茶湯泡沫

  泡茶時,經常會看到茶湯表面浮著一層「泡沫」,而且前兩三泡的時候「泡沫」更多。這些「泡沫」是什麼?

  

  有人認為那是農藥殘留或者茶葉里雜質的殘餘,覺得是茶葉質量不好的表現。但實際上,茶湯中泡沫的產生,主要是因為茶葉中存在一種叫做「茶皂素」的物質,它是皂苷的一種。

  根據目前的科學研究,它可能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並能抑制脂肪的吸收。因此,喝茶時不要把這層泡沫去掉。

  咖啡泡沫

  咖啡是很容易出泡沫的,有些泡沫產生於咖啡顆粒本身,拿鐵和卡布奇諾中的泡沫則產生於牛奶。正規咖啡和牛奶中的泡沫並沒有任何問題,不會傷害健康。正因如此,才存在那麼多美妙的咖啡拉花。

  

  

  煮粥、飯、面時的泡沫

  大米和麵粉中都含有豐富蛋白質,食物蛋白質容易起泡,所以在煮的時候會有一些流進水中,起到表面活性劑的作用;而主食中含有的澱粉也會融入水,使水變得粘稠,這種泡沫是無害的,無需去除。

  

  小貼士:

  煮麵時在鍋中加少許食鹽,鍋開時水也不外溢;

  煮麵時加一小勺食用油,麵條不易粘連,並可防止麵湯起泡沫,溢出鍋外。

  

  榨果汁時的泡沫

  自己在家榨果汁既營養又健康,不過鮮榨果汁表面總會出現一層厚厚的小泡沫。很多人認為這層泡沫不僅有礙美觀,還影響口感,故選擇濾掉再喝。殊不知,這層泡沫中的營養物質格外豐富,因此不建議去除。

  

  小貼士:

  ① 榨好的新鮮果汁最好儘快喝掉,以免與空氣接觸氧化,導致營養元素流失。

  ② 若要喝果汁,最好不要濾渣。因為大部分膳食纖維都在果汁渣中,若天天喝濾渣果汁,喝進肚的多為糖分與熱量。

  ③ 一般情況下,建議選擇直接吃水果。這樣不僅可以保留水果的膳食纖維,而且可以更好的控制每日水果攝入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21: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