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流失海外的文物:為何多是頂級的文物?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來源:古玩收藏感悟

  一個多世紀以來,中國有多少文物流失海外,現存何處?這些確切的數字恐怕永遠是個謎。我國政府、學者和有識之士一直致力於海外文物的調查工作,但由於受到條件的限制,這項調查工作還遠未達到理想的狀態。

  

  一,為何這些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最有看頭呢? 

  據我國有關部門不完全統計, 在全球47個國家200多座博物館中, 中國文物不下百萬件. 而且均是文物中精品中的精品。除了我們熟知在列強洗劫圓明園、故宮,一些來華的外國人還利用科學探險的名義盜走了在上個世紀初盜走了大量的珍貴文物。

  建國以後, 尤其是20 世紀80年代以後盜掘走私出境的文物,也有大量珍貴的文物被販賣到海外,可以推測, 在全球, 我國至少有數百萬件文物流落異域。

  

  舊中國文物流失海外主要有三個渠道:

  一是鴉片戰爭后帝國主義列強從中國搶走的;

  二是當時有一些來華的外國人從中國偷走的;

  三是外國人勾結當時的反動軍閥和姦商以極低的價格買下偷運出境的。

  不誇張地說,北京「 自元明以來之積蓄, 上自典章文物, 下至珠寶奇珍, 掃地遂盡」 。很簡單,你家遭搶的時候,被搶的一定是最貴重的東西。所以,你在海外看到的一些元明清時代的文物,不用懷疑,都是無價之寶。

  

  二,流失海外文物都有哪些種類呢?

  早在1840年, 列強就把中國文物列為文化侵略的重要內容, 拉開了中國近代文物大流失的序幕。

  1860 年英法聯軍對圓明園進行了野蠻的劫掠和焚燒。圓明園內四五十處殿堂內裝飾了難以計數的紫檀傢具, 陳設了大量的國內外珍奇寶貝, 有傢具、錦緞、氈毯、商周青銅器、歷代陶瓷、漆器、牙雕、瑪瑙、唬拍、水晶、木雕玉器、寶石、書畫、鐘錶、歷代典籍, 應有盡有。

  

  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當時法國文豪雨果說過:「 即使把我國所有聖母院的全部寶物加在一起, 也不能同這個規模宏大而富麗堂皇的東方博物館媲美。」

  1900年, 八國聯軍侵佔北京后, 縱兵三日, 為所欲為, 北京古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浩劫。不管是皇宮禁苑還是居民宅院、商家店鋪都沒有能夠倖免。

  紫禁城遭洗劫后, 宮內收藏損失過半, 貴重物品被劫掠一空。「三海」 — 南海、中海和北海被劫后, 收藏所剩無幾, 皇家行宮頤和園內陳設的珍寶幾乎劫掠殆盡。  

  以上基本是列強都過打砸搶帶走的一些文物,接下來還有一些通過「騙」走的。

  騙的最常用手段就是以科學考察的名義。

  據統計,1856-1932年間, 俄英、德、法、日、瑞典、美國等國曾考察我國西北地區66次, 每次考察都掠走大量中國文物。

  歷次考察中, 尤以斯坦因與伯希和在敦煌藏經洞掠走的文物最多。斯坦因竊取的9000 多個卷子和500 多幅繪畫, 一部分收藏在大英博物館, 一部分在大英圖書館, 一部分在印度事物部圖書館。

  

  斯坦因和王道士

  光這兩個人盜走的敦煌文物,就讓「敦煌學研究」中心從中國移到了英法。

  騙的另一種手段就是「收購」。

  1899 年左右, 河南安陽殷墟發現甲骨文,甲骨文自出土之日起就處在不斷流失之中,先是被當作藥材販賣, 后又被西方列強的文化梢客以各種名目大量收購而去。據不完全統計, 安陽小屯出土的近20萬片甲骨, 有近3萬片流失海外, 被12個國家和地區收藏。

  1911年辛亥革命后, 內優外患, 各地盜掘成風, 文物如潮水般地湧出國門。1922年末代皇帝溥儀「監守自盜」 , 將六大箱共計1200 余件書畫精品盜運出宮, 經變賣、哄搶,絕大部分已流失海外。

  1928年, 清東陵慈禧太后陵寢被軍閥孫殿英野蠻盜掘, 墓中所藏國之瑰寶被洗劫一空, 絕大部分因被變賣購買軍火而散失。

  1931年「9·18 」 事變后, 日本人對我東北、華北、華中、華東等地文物進行了大規模的盜掘, 大量文物被劫走。其間, 美國人利用中國社會動蕩之機對中國文物大肆收購。

  

  三,那中國流失海外的文物都在哪些地方?  

  英法美日四國的博物館最多。

  

  大英博物館藏(唐摹本 局部) (東晉)顧愷之

  與大英博物館齊名的「盜中之神」,法國楓丹白露宮中的中國館收藏了中國歷代名畫、金玉首飾、瓷器、香爐、編鐘、寶石和金銀器等3萬多件。

  如果你對繪畫感興趣,那麼你就要去美國,這裡收藏最多。華盛頓弗利爾博物館就有1200 余幅;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所藏中國繪畫近500幅。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唐鍍金銀葉碟

  然而要說收藏的中國繪畫最值錢的,還要屬大英博物館。

  

  法國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藏青銅器象尊 殷商晚期

  此外, 盧浮宮是法國收藏中國文物最集中的地方, 僅其分館吉美博物館就收藏中國文物數萬件, 其中歷代陶瓷器1.2 萬件, 居海外博物館中國陶瓷收藏之首,

  法國巴黎市立博物館的中國文物收藏與盧浮宮不相上下。

  如果你是一名地方志和古籍研究者,那麼你要去美國。美國國會圖書館就有4000多種地方志; 全美有古籍善本3000多種。而且有些人研究家譜都得去美國查資料,全美收藏中國家譜有2000多種。

  在英法美日四國強盜里,還要屬日本強盜最懂文化。他們鍾愛收藏甲骨文。

  日本是收藏甲骨文片最多的國家, 在流失海外的近3萬片甲骨片中, 日本有近13000片。

  大英圖書館: 中國珍貴文獻和古籍6 萬多種, 其中有中國波羅蜜佛經最早版本, 《永樂大典》45 卷及甲骨片、竹簡、刻本古書、敦煌藏經和地圖。

  

  大英圖書館藏金剛經

  俄國東方文化博物館: 館內收藏了從殷商到明清的青銅器、繪畫和雕刻作品。繪畫中有明仇英的《侍女圖》、清任伯年的《荷花》等傑作。

  美國納爾遜美術館: 該館最出色的收藏是東方文物, 其中最精彩而著名的是中國文物, 數量多, 質量高。

  

  美國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中國遼代南海觀音木雕和山西廣勝寺熾盛光佛壁畫

  波士頓美術館: 該館以東方藝術品著稱於世, 現藏有中國和日本繪畫5000 余幅。其中有相當數量的宋元時期名,如保存完好的唐張營《搗練圖》宋代摹本、宋徽宗《五色鸚鵡》。

  

  波士頓美術館藏宋徽宗《五色鸚鵡》

  芝加哥美術館: 該館的東方部以收藏中國青銅器而為世人矚目, 最引人人勝的是一件戰國提梁。

  美國華盛頓弗利爾美術館: 除了上述提到的收藏中國繪畫之外,該館幾乎一半收藏品是中國文物, 包括書畫、佛教藝術、銅器、玉器、陶器等。

  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 這是一座以收藏亞洲文物, 尤其是中國文物為主的博物館。其中陶瓷部有2000 多件, 始於新石器時代, 迄於清。玉器部有1200多件, 為世界上收藏中國玉器最豐富的博物館。青銅器部約有800件。

  

  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南宋瑪瑙杯

  哈佛大學福格美術館: 該館收藏相當數量的中國壁畫、石雕、青銅器、玉器、繪畫等珍貴文物。

  

  哈佛藝術博物館、唐代壁畫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寒江獨釣圖 (南宋)馬遠

  面對如此光彩奪目的中國古代藝術瑰寶, 我們在為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傑出創造力感到自豪的同時, 也為如此眾多的無價之寶流落海外而感到痛惜。

  儘管有關部門積極在全球各地追索和贖買流失海外的文物, 並取得了一些成績, 但是和流失在海外數百萬的祖國文物相比較, 能夠回到祖國的文物實在少之又少。

  所以能看就多看看吧,雖然去別人家看自己家東西還要買票這件事很操蛋,但是這條旅遊線路若能開闢,也算是為中國做了一件好事。

0

主題

1209

帖子

3600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600
沙發
北極天翁 發表於 2017-9-10 11:31 | 只看該作者
文革時期抄家得到的大批文物被China有組織賤賣給港商,China賤賣的文物遠遠超過八國聯軍和日鵝打劫的數量,China建國時很多高官都從故宮和各地霸佔頂級文物,單單周公公就借走故宮數千冊孤本文物很多根本沒有登記,都是屬於強佔掠奪。別說故宮文物是高官隨便佔有就連毛太祖的書稿文集都被高官私分。很多人覺得文革時人人平等,告訴你當時的高官隨便拿幾個文物都能讓子孫在米國一輩子衣食無憂,二奶不是現在才有,50年代60年代70年代都有大批二奶在米國,只不過到了80年代China開始報道而已,貪污腐敗不是現在才有,第一代土匪要比第二第三代貴族化諸侯要貪婪得多,還用問為什麼頂級文物在海外嗎?
回復 支持 1 反對 0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209

帖子

3600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600
3
北極天翁 發表於 2017-9-10 22:21 | 只看該作者
貪財的王道士其實為中華民族做了天大的好事,沒有他倒賣敦煌文物的話那些文物早就被流民當材生火做飯了,就是沒被流民燒掉也難逃文革大劫,神助中華呀,應該給王道士立碑紀念。當China文革迫使家家戶戶徹底銷毀各種文物時最開心的就是港商和海外文物買家,中國海外文物立馬大幅升值,同時也最大程度地保護了中國文物。China的鵝傳邪教禍害中國,而全世界都在極力保護中國文物,中國文物應該留在海外得到更好的保護,China不可能一直存在,中國還會不斷改朝換代,到時底層文盲鬧革命,是不是還會有大劫難誰敢保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1: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