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什麼叫做對沖基金?我們應該如何挑選?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來源:小白讀財經  財經自媒體

  所謂對沖基金(hedge fund),簡單說就是指採用(超額)收益來抵消投資損失這種策略的基金,即「對衝風險的基金」,也可稱為避險基金或套期保值基金。由於其對沖策略複雜和相關制度的缺失,對沖基金在我國並不多見,但在國外卻比較普遍,像耳熟能詳的索羅斯「量子基金」、 羅伯特森「老虎基金」和橋水基金等,都是國際著名的對沖基金。

  

  有小夥伴會問了,這些對沖基金聽名字就很高大上,投了他們一定能賺不少錢吧?沒錯。就目前來說,私募基金和對沖基金是基金這個大家庭中最能賺錢的。但它們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前者的目標在於改善被投資企業的經營業績並爭取上市,實現最後退出;而後者則旨在通過各種交易策略在二級市場上低買高賣來獲得超額收益。

  該如何挑選?有以下策略:

  一、股票策略

  股票策略可以簡單理解為買賣股票,低買高賣。

  通常來說,採用股票策略的基金經理會將資金投資於股票或股票衍生品(如股指期貨),既可以在不同行業分散投資,也可以專註於某些特定的行業和主題。

  股票多頭

  只做多,不做空,低買高賣。只是人家是投資,而咱們韭菜則是賺盒飯錢。

  股票多空

  同時對某一投資品種既買漲也買跌。

  舉個栗子:熊大通過融資以5元/股的價格買了1手A股票,這相當於做多(因為你看漲)。但熊大又擔心會跌。為了對衝風險,熊大做空:向機構先借1手A股票,以6元的價格在二級市場上套現,即通過融券做空了1手A股。在約定的時間內,熊大必須以市價買回來A股票,返還給機構。

  這麼一來,當A股票漲到7元時,熊大的做多賬戶賺了200塊((7-5)*100股),而做空賬戶虧了100塊((6-7)*100股),凈賺100塊;當A股票跌到4元時,熊大的做多賬戶虧了100塊((4-5)*100股),而做空賬戶則賺了200塊((6-4)*100股),同樣凈賺100塊。

  當然,實際操作則會考慮到傭金和稅費而對策略做一些微調,但基本原理都是這樣。有讀者會問:為什麼沒有空頭策略?因為當前國內資本市場的做空工具有限,主要以融券、股指期貨等為主,為了保險起見,一般不會用到。

  股票量化

  你可以理解為通過大數據或構建數據模型來預測未來投資品種的價格變動及其之間的關係來進行買賣決策。

  

  舉個栗子:如上圖,計算機「通過前2天區間漲跌幅

  通常來說,股票量化可分為量化選股與量化擇時:(1)量化選股就是根據某個演演算法,如果該股票滿足了該演演算法的條件,則放入股票池,否則,則從股票池中剔除。(2)量化擇時是指利用不同的量化指標判斷未來股票價格的趨勢,如果判斷是上漲,則買入持有;如果判斷是下跌,則賣出清倉;如果判斷是震蕩,則進行高拋低吸。

  行業策略

  顧名思義,專門在某個行業中尋找投資機會。

  股票複合策略

  是指同時投資於兩種子策略以上且投資於每種子策略的資產不超過基金總資產50%的,簡單說就是雨露均沾。

  二、宏觀策略

  這個比較容易理解,宏觀策略就是通過利率、政策、經濟指標等宏觀因素來判斷投資標的價格走勢,相當於基本面分析。

  三、相對價值策略

  在被高估和被低估的兩種投資品種中利用價差獲取收益。

  股票市場中性策略

  目前國內市場中,使用較為普遍的股票市場中性策略就是阿爾法策略,即在做多的同時,利用金融衍生工具(主要為股指期貨)對沖多頭(即做空)市場風險,從而獲得超額收益或阿爾法收益。不過,與股票多空不同的是,股票市場中性策略投資標的通常為投資組合。

  套利

  舉個栗子:最近人民幣升值幅度較大,但由於市場不同,離岸人民幣和在岸人民幣匯價會有一定的差額,有了價差就有套利空間。而對沖基金的套利則不僅限於外匯,像可轉債、固收、期權、ETF甚至分級基金均在其套利標的範圍內。

  相對價值複合策略

  定義同上,雨露均沾。

  四、事件驅動策略

  研究和預測上市公司正在經歷或即將經歷的重大事件對相關投資標的價格的影響。舉個栗子:最近《戰狼2》很火,而在北京文化暴漲前,如果對沖基金實現預測到了,就會大量買入。

  

  這個策略比較好理解,就相當於咱們炒股時的消息面策略一樣,主要有併購重組、定增、大宗交易、IPO、舉牌等,在這裡就不贅述。至於複合策略,同上雨露均沾定義。

  五、管理期貨策略

  簡單說,不少於60%的資產要投資於期貨市場。

  主觀趨勢、主觀套利、主觀日內策略

  理解了上面說的一些策略后,後面的就很容易理解了。主觀:基金經理的主觀判斷;趨勢:主觀判斷投資品種走勢;套利:判斷被高估和被低估投資品種間的價差,並進行套利;日內:不過夜,當天買賣,快進快出。

  系統趨勢、系統套利、系統高頻

  這三者的定義完全是和上面一樣的,只是主語把基金經理換成了計算機,相當於量化策略,把基金經理的主觀性交易變成了計算機的量化交易而已。

  六、固定收益策略

  不少於80%的資產投資於固定收益或類固定收益資產。

  純債策略

  此「純」非彼「純」,千萬不要理解成100%都投資債券。該策略的要求是求不少於90%的資產投資於債券。至於做空,通過則利用國債期貨來進行。

  強債策略

  依然以投資債券為主,但在投資比例在80%的基礎上,剩餘資產依然要投資於混合型基金、權證等權益類資產,以加強收益。與偏債型基金不同的是,偏債型基金一般會有一定比例的資金投資於銀行存款。

  類固定收益策略

  投資比例同上,依然是不少於80%,但讀者可能不太理解這些投資品種到底有些啥?喏~~銀行定期存款、資產質押、協議存款、互換合約、商業票據等貨幣市場工具。

  七、組合基金

  FOF

  FOF(Fund of Funds),基金(funds)中的基金(fund),即A基金募集完成後又投資於若干個B基金,而不是二級市場,其優點是二次分散風險,當然,收益也會相對低一些。此外,同理還有TOT(信託中的信託,Trust of Trusts)、TOF(基金中的信託,Trust of Funds)和FOHF(對沖基金中的基金,Fund of Hedge Funds),都屬於組合基金策略。

  MOM

  MOM(Manager of Mangers),基金管理人中的基金管理人?啥意思呢?定義不太好解釋,熊大就複製了一個比較官方的定義:篩選基金管理人或資產管理人,來管理所投資的基金資產。而自身則通過動態地跟蹤、監督、管理他們,及時調整資產配置方案,來收穫利益。

  舉個栗子:熊大是期貨型策略基金經理,小白是債券型策略基金經理。最近市場黑天鵝亂飛,為了規避投資風險,老闆要求增加小白的基金管理賬戶資金,讓更多的錢投資比較安全的債券,並要求熊大要相應減少高風險的期貨投資比例,或者減少熊大的基金管理賬戶資金。

  八、複合策略

  同時投資於兩種母策略以上,算是大型的雨露均沾吧。

  是不是非常燒腦?沒關係,慢慢消化。投資本身就是一件燒腦且需要理性思維的事情,但實際上我們卻無法完全避免主觀性和情緒化給投資帶來的負面影響,就算索羅斯也會這樣。但我們可以做到,把理性最大化,從而提升投資的成功率。

143

主題

989

帖子

2037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37
沙發
飛龍之雲 發表於 2017-9-9 22:31 | 只看該作者
投資的事情誰也說不準,一不留神就是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16: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