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印度想收集十億國民指紋虹膜,好初衷卻惹大爭議

[複製鏈接]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17-9-8 07: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7-09-06 13:49:04 來源: 網易科技

  

  網易科技訊 9月6日消息,《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發布文章稱,印度全球最大的生物識別資料庫Aadhaar引發了隱私戰。作為該國的生物識別身份項目,Aadhaar的初衷是幫助政府解決諸多的社會問題,簡化政府服務提供流程,但它的實際效果並不理想,並沒有幫助到政府本想幫助的眾多群體,而且也爆發了多起信息泄露事件,讓本已弱勢的人受到更大的傷害。

  以下是文章主要內容:

  2009年,印度政府啟動一個後來成為全球第一大生物識別資料庫的新身份項目,當時該舉在國外並沒有引起什麼關注。該項目名為Aadhaar,收集超過10億人口的姓名、地址、手機號以及可能更為重要的指紋、相片和虹膜掃描。在這一過程中,Aadhaar滲透到了印度人們日常生活的幾乎每一個方面,從到學校上學到去醫院看病,再到去銀行獲得金融服務。它可謂打開了規模前所未見的數據收集的路徑。

  印度政府認為Aadhaar是解決諸多社會問題的重要解決方案,但在評論家眼裡,它則是向國家實施監控邁出的一步。如今,Aadhaar實驗面臨著來自印度最高法院的嚴重威脅——一個可能關乎其存亡的威脅。

  8月末,印度最高法院作出了一項一致性判定,首次在印度憲法中認定隱私的基本權利。該判定備受Aadhaar反對者的擁護,他們認為該項目與該新授予的權利背道而馳。不久以後,最高法院將會聚焦該問題,如果他們發現Aadhaar違反隱私權,那麼立法委員將需要重新考慮整個項目。但如果最高法院裁定該項目符合憲法,那本已經受困於眼界和野心的Aadhaar將會繼續發展下去。

  項目的初衷

  印度政府最初推行Aadhaar的時候,是看到了利用該國生機勃勃的科技行業來減少貪污腐敗和簡單化政府服務的提供流程的機會。在Aadhaar到來之前,政府稱它備受福利項目管理問題,由於印度居民使用假名或者多次使用自己的名字註冊系統,來獲得更多的福利,政府每年損失數百萬美元。而有了Aadhaar,居民獲取福利就變得更觸摸指紋掃描器那麼簡單便捷。如果指紋與存檔的指紋匹配,那系統就會批准併發放福利。當該系統運行良好的時候,整個流程就像解鎖iPhone那麼順暢,能夠確保政府的福利只會落到符合資格的人的手中。

  Aadhaar項目向所有的印度居民開放,一開始是自願參與,僅提供少數的一些政府補助,其中包括食物補助和用於做飯做菜的液化石油氣補助。它瞄準的是那些最需要這些資源的人群,尤其是那些因為沒有官方身份證而無法開銀行賬戶或者參與原來的福利項目的農村居民.

  在印度,不註冊Aadhaar 幾乎無法生活。

  但漸漸地,該項目的使命出現偏離了。在外包公司Infosys聯合創始人南丹·尼勒卡尼(Nandan Nilekani)的領導下,Aadhaar被用來將由數據驅動的改進應用於各類公共和私營行業服務。Aadhaar不久以後便與數目眾多的活動關聯起來,以至於現在不註冊Aadhaar的話,在印度幾乎無法生活下去。參與該項目已經成了或者說即將成為必選項,因為納稅、開銀行賬戶、在北方邦獲取學校午餐、在線購買火車票、訪問部分公共WiFi網路、參與卡納塔克邦的全民醫療保險服務、獲取各種福利等日常活動都需要用到Aadhaar。印度議會成員傑倫·蘭密施(Jairam Ramesh)諷刺該項目是「強制性自願參加」。

  負責管理Aadhaar的政府機構拒絕發表評論,但《印度快報》(Indian Express)CEO阿傑伊·布尚·潘迪(Ajay Bhushan Pandey)在該報發表評論文章稱,該項目光在過去兩年便為政府節省了大約80億美元(據世界銀行估計,該數字一年接近於10億美元。)潘迪表示,該項目已經成功提升政府直接觸達和服務人們的能力。

  沒幫到眾多想幫助的人

  然而,對於Aadhaar旨在幫助的眾多群體而言——尤其是窮人和服務匱乏地區的人——科技還沒有達到他們的期望,還沒有幫助到他們。在一個大城市以外網際網路普及率較低的國家,邊遠城鎮沒有良好的網路條件,因此人們無法上網到中央資料庫驗證他們的指紋信息。Aadhaar項目的部分參與者稱,他們的衛星網路服務只有在多雲的時候才能用;有的人則稱天氣晴朗時該網路才好用。

  根據印度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里蒂卡·凱拉(Reetika Khera)對政府數據的分析,由於Aadhaar的推行,數百萬人沒能拿到政府福利。在一些情況中,那是因為那些年紀老邁或者殘疾的人行走不便,無法前往服務站點去驗證他們的身份。其他那些干體力勞動的人的情況則是,他們的指紋由於多年來的強體力勞動而飽經滄桑,無法準確掃描,因此通過不了系統的驗證,拿不到食物補助。

  基層組織Mazdoor Kisan Shakti Sangathan的其中一位創始人尼基爾·戴伊(Nikhil Dey)也研究了政府的數據。他發現,在拉賈斯坦邦,由於Aadhaar,約有100萬人被不公平地從政府的食物補助名單中撤除,超過300萬人無法領取指定的糧食配額。戴伊表示,在一個地區,約2900人中有1350人被不當地標記為「死亡」或者「身份重複」,因此無法領取養老金。

  隱私擔憂

  儘管存在這些實施上的挑戰,但Aadhaar項目對於隱私擁護者來說最可怕的地方在於,它無處不在,安全保護卻十分鬆散。據技術工程師Anand Venkatanarayanan稱,當生物識別信息通過Aadhaar被用來訪問某項服務的時候,比如購買新手機,服務提供商會獲得購買者的人口數據(姓名、地址和手機號),政府則會獲得元數據——即交易的日期和時間,所使用的身份驗證形式,與哪家公司進行交易。這些信息能夠用來描繪出模糊但私密且長期性的用戶畫像,因此引發了政府監視和私營企業濫用隱私信息的擔憂。

  人們存在一種核心的恐懼:該項目可能會讓一個人的身份變成囚犯。

  目前已經出現了大量個人隱私信息遭濫用的證據。過去幾個月備受關注的案例常常見諸報端:210家政府機構公開福利受益人的全名、地址和Aadhaar號碼;1.1億用戶的Aadhaar信息從電信公司Reliance Jio外泄(該公司聲稱那些外泄數據是不真實的);超過1億人的銀行賬戶和Aadhaar細節信息通過特定的公開政府門戶被泄露;政府的電子醫院資料庫被入侵,Aadhaar機密信息遭訪問。

  這些數據泄露事件對於本已弱勢的群體可能傷害最大。在最高法院質疑Aadhaar的團隊的律師阿帕爾·古普塔(Apar Gupta)尤其擔憂達利人(Dalits,之前種姓等級制度中的「賤民」)和做人工清道夫(在沒有安全保護的情況下進入下水道進行手動清潔)的農民工。這是一項高死亡率的危險職業,而且會帶來極大的社會污名。古普塔擔心,Aadhaar會讓這些人永遠蒙受恥辱,因為它可讓未來的僱主、學校、銀行和新認識的人查看他們的資料庫信息,根據他們的社會經濟地位來評判他們。印度的社會流動可能會變得更加困難。隱瞞懷孕、變性手術史、八年級考試沒及格等個人隱私也會變得更加困難。在對於Aadhaar的諸多反對聲音中,人們存在一種核心的恐懼:該項目可能會讓一個人的身份變成囚犯。

  8月24日印度最高法院的判令似乎解決了這些擔憂,申明隱私對於個人在社會正常生活必不可少。「隱私確保人類能夠保護自己的內心不受外界的有害侵擾,過上有尊嚴的生活。」法官達哈南伽亞·昌德拉切德(Dhananjaya Y. Chandrachud)寫道。在作出判決的時候,最高法院駁回了1950年代和1960年代的兩項否決隱私權的判決,並判定隱私是網際網路時代必須被充分理解的一項「根本」權利。法官還引用了來自美國、加拿大、南非和歐盟的有關隱私的國際法,來強調該觀點。

  對此,自由軟體法律中心法務總監米什·喬杜里(Mishi Choudhary)不感到意外。他指出,「我們正處在一個科技以幾乎一模一樣的方式席捲整個地球的階段。很多國家都在相互參考,以獲得如何調整它們的法律體系適應現代世界的指引。」

  在過去的幾年裡,俄羅斯、突尼西亞、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均對Aadhaar項目感興趣。據報道,來自坦尚尼亞、阿富汗和孟加拉國的代表最近訪問印度,想要更多地了解該如何給自己的國家實施Aadhaar系統。印度最高法院正準備再一次就Aadhaar舉行聽證會,全世界都將密切關注。(樂邦)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20: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