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佛羅倫薩是個什麼樣的城市?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作為文藝復興的興起城市,義大利的佛羅倫薩到底是個怎麼樣的城市,有沒有去過的,它的城市文化怎麼樣?

  來源:CaoDasen  汽車自媒體

  很小的時候,我是從徐志摩的字裡行間里記住了它很好聽的名字——翡冷翠,一直到今天還是很多人喜歡這麼稱呼它而不是佛羅倫薩。自從在TVB看完了《衝上雲霄》后,我便墮入了文藝裝逼的泥潭中萬劫不復。很多個夏天過後,我依然幻想著自己在候機大堂蹭亮的地磚上拖著登機箱疾走而過,皺著眉頭接了一個電話,很不耐煩地說:「我岩岩先系New York翻來,等陣又要去鹿特丹出trip,邊得閑啊!咁簡單噶野你叫Yvonne搞掂就得啦!」說完戴上墨鏡,深藏功與名。

  

  Piazza della Repubblica

  住處開窗望去,是米開朗琪羅故居;出門隔一條街是聖十字教堂,努力尋找伽利略和但丁墳墓的同時,要留意腳下是不是又踩了哪位國王或是教皇的棺材板;多走個五百一千米,是但丁故居,是大衛像所在的學院美術館,是富麗奢華的維琪奧王宮……

  

  整個銀河系,除了佛羅倫薩,再也尋不見另一個這樣的地方。

  但大森不想先談那些旅遊指南上的景點,而是更願意說說這裡的人群與街道。

  

  

  雖然是義大利第六大城市,有著四十萬人口和眾多遊客,佛羅倫薩卻總給大森一種寧靜小鎮的感覺。

  或許是七拐八拐的小巷間光影斑駁,隔絕了所有的喧囂與浮躁,也許是青石板磚鋪成的狹窄路面,讓人和汽車都無法步履匆匆,只能慢慢走,慢慢看,跟在路上偶爾經過的馬車後面緩緩前行。

  

  而路邊的小店更是讓大森時常忘了自己的目的地,在一排排畫作面具琉璃杯和火漆之間流連忘返。店主也不急著招攬生意,大多站起來沖你點頭微笑刷一下存在感便又坐回位子上繼續專註於自己手邊的事,讓你得以毫無愧疚地從容不迫。

  互不打擾,這是佛羅倫薩的精神。

  

  偶然路過的一間百年匹諾曹工坊,在佛羅倫薩不能說謊,不然鼻子會變長。

  說起來,《木偶奇遇記》還是大森讀的第一本長篇童話,每天一章,讀完要複述一遍情節,複述得好可以多讀一章作為獎勵,到後來認識的字多了,等不及講述便自己看完了。

  要是童年可以變得慢一些就好了。

  

  偽文藝愛好者的火漆天堂。

  來寫一封信,用火漆小心翼翼封好,蓋上你的專屬印章,寄給你腦海里浮現出的第一個人吧。你喜歡什麼顏色?銀色金色綠色?玫紅色還是煙灰色?印章上刻什麼花紋才能讓你多看一眼捨不得拆開。附上一支鵝毛筆,貼一張百花教堂的郵票寄給你,你會回信嗎?

  

  百度地圖不懂翡冷翠,也不懂大森,它不知道十分鐘的路途要走上一個小時,因為途中太有趣!

  這是一個酷炫到讓人可以忽視夏日垃圾臭味的垃圾箱,骷髏頭和美女的結合實在很有視覺衝擊感。

  

  

  這是一堵牆,數數到底有幾隻小狐狸?

  

  這是牆上的一根釘子,成了一個小人的救命之釘。

  

  一個被印第安人施了魔法的電箱門,你還敢去嘗試打開嗎?

  

  或者也可以成為一群烏鴉的棲息地,為舊街道增添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

  

  咖啡館的門把手上蹲著兩隻栩栩如生的小鱷魚,下雨天時或許能看到鱷魚的眼淚;門外的火龍舊燭台還在等待深夜的一點燭光,讓自己可以照亮街道驅散黑暗。

  

  

  就連一個坐著輪椅的老婦人,也會在一瞬間流露出一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灑脫不羈氣質,敢於和人群逆向行駛的勇氣,從古至今都是偉大。在天才身上成了基督,伽利略與哥白尼,在普通人身上,也是一抹亮眼花火。

  不要管別人怎麼看,你要做自己啊,佛羅倫薩的天空一直這樣嘮叨著,就怕你一旦離開,還是忘了。

  

  這種時候你會無比清醒地意識到:這裡是佛羅倫薩,是藝術之城,是歐洲文藝復興的發源地,是一個看起來沉默著寧靜著,空氣中卻無時不刻碰撞著創意、靈感與藝術火花的,徐志摩筆下的翡冷翠。

  哪座城市最富有詩意?哪座城市最適合閑居?哪座城市不生產鋼鐵煤炭卻盛產藝術家?

  佛羅倫薩,永遠都是佛羅倫薩。

  

  翡冷翠的清晨來得太早,夜晚又來得太遲,八點半方才顯出些夜幕的凝重,儘管白天的行程有些疲憊,卻也不忍心一覺睡到天明,在酒吧消磨時間是個絕對不會錯的選擇。

  

  

  大森選的是一家名叫「BEER HOUSE」的酒吧,很喜歡店裡的復古風格裝潢,溫暖又寒冷的燈光讓夜晚的每個人看起來都有些悲喜不定,尤其欣賞店裡的海報:

  BEER,Helping Ugly People Have Sex Since 1933.

  

  

  點杯雞尾酒欣賞一下調酒師酷炫的手法,在昏黃的光線下,令人沉醉的慢搖滾中與好友閑聊幾句,醉意上頭了沿著街道漫步回去,唱首歌放飛自我,不知不覺間打發整個夜晚也是很棒的享受。

  不過大森只要了一杯啤酒一盤炸薯條,因為還有更重要的事去做:

  等待街頭藝人。

  

  說他們是藝人,不如稱他們為街頭藝術家,不定時地到來,不定時地離去,不知是夜色太好還是音樂旋律太優美,不懂音樂的我直覺認定他們演奏水準是一流的。

  每天晚上,聖十字廣場的台階上都坐了許多人,拿著啤酒的小夥子們相互碰杯,情侶們依偎在一起低聲慢語,獨居的老婦緊緊摟著自己的狗不斷呢喃著它的名字……我以為他們都在等街頭藝人,拉提琴的長發女孩遲遲未來,我便也一起等著,坐久了又去河邊走走,看看夜景。

  

  後來時至午夜,人群逐漸散去,我才發現,在等待些什麼的人,只有我一個而已。

  他們什麼也沒在等,只是「live in the moment」。

  就像四天早上吃的同一種牛角包會有四個不同的價格,佛羅倫薩,一座沒有習慣,也不適合期待的城市,卻令人莫名心安。

  有一個人喝了些酒,在露天廣場上靜靜聆聽著樂曲,潸然淚下,他說:那一刻,我覺得自己什麼都明白了。

  大森有些理解他的感受。

  只是曲終人散,忽然又什麼都不明白了。

  

  3評論

  

  世界真的很大  旅行作家08-30 22:54

  2贊

  踩

  

  佛羅倫薩是一個比威尼斯更藝術,比羅馬更沉靜,比米蘭更浪漫的城市,比所有這些城市都有大師故事的地方。它是持續了近200年的文藝復興運動的發源地,正是這場運動, 揭開了歐洲近代史的序幕。為這場偉大革命誕生和推動起過作用的40位大師中,20位是義大利人,其中13位出生、生長在佛羅倫薩,或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呆在佛羅倫薩,主要的作品也在這裡完成。因為但丁用佛羅倫薩語寫作了《神曲》,所以後來佛羅倫薩語成了義大利官方標準語言。在佛羅倫薩學習訪問度假並誕生了偉大作品的殿堂級人物,更是數不勝數。

  

  文藝復興時的佛羅倫薩,特別崇尚古希臘文化以對抗反人性的宗教專制,張揚個性,推崇享樂。而古希臘文化中,同性戀雙性戀亞文化是一個重要的分支,尤其是男同性戀。所以,文藝復興時期,社會倫理將同性戀視為反道德,但在藝術家圈子,同性戀之火卻是熊熊燃燒。

  

  天才加通才的帥男達芬奇,喜歡穿粉紅色外套,喜歡將鬍鬚塗成五顏六色。他除了為女人畫肖像畫,從未親近女人,卻與他的學徒兼模特卡普洛蒂相伴25年,親密無比。卡普洛蒂長相英俊,一頭捲髮,卻不時偷達芬奇的東西到市場上賣,達芬奇不但原諒了他,還把他畫進《施洗者聖約翰》和《天使化身》等作品之中。

  

  另一個終身未娶的文藝復興大師米開朗基羅,對男人的迷戀遠甚達芬奇。據說他無法在有女人的房間里逗留稍久,也從來不用女模特,而與男模特的糾葛卻難以盡數。他將「任何力量都抹不掉你我共枕相擁時,兩個靈魂相融所迸發出的火花」刻在男模特布拉奇的墓碑上。米大師50多歲時,初次遇到男神般的卡瓦切里,傾刻被他的美貌和高貴氣度迷得神魂顛倒。大師的《大衛》,《摩西》,《創世紀》等作品中的人物,都有卡瓦切里的影子。

  

  柴可夫斯基每次到佛羅倫薩度假,都住在梅克夫人在佛羅倫薩郊外的小別墅里。他到城裡寄信取信,都要從梅克夫人寓所的窗下經過,但他們信守約定從不見面。儘管梅克夫人是柴可夫斯的崇拜者加贊助人,高價買下了柴可夫斯基的所有手稿。而柴可夫斯基則專為梅克夫人寫下了《第四交響曲》,並稱之為「我們倆的交響曲」。他們倆從1876年開始通信,至1890年柴可夫斯基去世,倆人信件達1200多封。

  

  如今的佛羅倫薩,城市不大,最好步量。每一步都是景,每一條街都有故事。慢慢走在古老有韻味的青石大街上,想象文藝復興時期這裡的盛況,然後會在小禮品店小服飾店發現許多驚喜。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15: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