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小孩子的一句玩笑,居然改變了中國歷史?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原創:魚羊秘史

  

  (圖)電視劇《大漢賢後衛子夫》中的陳阿嬌,鄭媛元(飾)

  俗話說:「童言無忌」,意思是不要忌諱兒童說的話,說錯了也不要在意。但是,者要看是哪個兒童說的了,如果這個兒童不是一般的兒童,那麼他說的話,無論有意無意,聽者都會在意。

  漢武帝劉徹5歲時說的一句玩笑話,就被當時的長公主劉嫖當了真,從而改變了劉徹個人的命運,也改寫了中國的歷史。

  有一天,長公主抱著劉徹問:「徹兒,長大了要討媳婦嗎?」膠東王劉徹說:「要啊。」長公主就指著左右宮女侍女百多人問他想要哪一個,劉徹看了一遍說都不要。長公主又指著自己的女兒陳阿嬌問:「那阿嬌好不好呢?」劉徹立即笑著回答:「好啊!如果能娶阿嬌做妻子,我會造一個金屋子給她住。」這就是成語「金屋藏嬌」的由來。

  劉徹這句玩笑話,為其以後當皇帝埋下了關鍵性的種子。

  當時,劉徹並不是太子,太子是劉榮。劉榮的母親是栗姬,劉徹的母親是王夫人。長公主為了女兒和自己今後的前程,她有意將女兒嫁給太子,但太子的媽媽栗姬卻不願意。

  長公主有個愛好,平時喜歡給自己的親弟兄漢景帝拉皮條,漢景帝身邊的美女幾乎都是長公主給介紹過去的。身邊的美女多了,景帝自然就顧不上寵幸栗姬,栗姬很不高興,就遷怒於長公主。當得知長公主想高攀太子,栗姬堅決不應允親事。

  在栗姬這裡碰了釘子,長公主只好轉移目光,瞄向了劉徹。這次她改變策略,就當面問劉徹願不願意娶阿嬌做妻子。那時劉徹還是小孩子,對男女之事一竅不通,也不知道妻子是個什麼概念,見姑姑這麼問,便說出了金屋藏嬌的玩笑。長公主大為滿意,一見漢景帝就把劉徹的豪言壯語給重複了一遍。漢景帝見兒子有如此氣魄,心中非常高興,立即同意了這門親事。

  

  (圖)電視劇《大漢賢後衛子夫》中的衛子夫,王珞丹(飾)  

  自從劉徹和阿嬌確立了姻緣關係,長公主就開始處處打壓栗姬和劉榮,時時讚揚王夫人和劉徹。

  在漢景帝面前,長公主說栗姬崇信邪術,與人合不來,日夜詛咒其他妃嬪,每次與其他妃子遇見,往往唾別人的背後,肚量十分狹隘,恐怕一旦為後,又要重演呂后「人彘」的慘劇。親身經歷過「人彘」的漢景帝嚇出了一身冷汗,他打算試探一下栗姬,看她內心到底是怎樣想的。

  有一天,漢景帝問栗姬道:「我百年後,後宮諸姬皆已生子,你應善待她們,千萬別忘記了。」一面說,一面暗中看栗姬的反應。誰知栗姬的臉色一會兒紫一會兒青,半天不發一言。待了多時,栗姬仍然無語,並且轉臉不看景帝。景帝不禁暗中嘆氣,遂決意廢去栗姬。更讓他惱怒的是,他剛出宮門,就聽見裡面有栗姬的哭罵聲,隱約有「老狗」二字。

  第二天,長公主立馬在漢景帝面前猛誇劉徹,說他如何如何的聰毅仁孝,若立為太子,必能纘承大統。景帝於是動了心,找借口廢太子榮為臨江王。栗姬從此失寵,被貶入冷宮,連見景帝一面也難,不久一病而亡。

  後來,劉徹順利登基,成了大名鼎鼎的漢武大帝。他文治武功,開疆擴土,對歷史發展中發揮了重要影響。

  假如當初沒有劉徹無心開的一個玩笑,也就沒有長公主賣力的推波助瀾;假如劉榮之母栗姬熟悉政治之道,能左右逢源,虛與委蛇,也不至於引起長公主的敵視;假如漢景帝耳根子不軟,善於明察秋毫,了解內幕,也不會斷然廢掉劉榮,劉徹也不能上位,歷史也許就是另一模樣了。

  歷史沒有假設,歷史就是在很多偶然和必然中,毅然決然地向前推進,不管前面是坦途,還是坎坷…….

  *作者:王子皿,魚羊秘史簽約作者。

143

主題

989

帖子

2037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37
沙發
飛龍之雲 發表於 2017-9-10 21:45 | 只看該作者
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15: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