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俄羅斯人為什麼把沐浴液當酒喝?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來源:環球酒網

  俄羅斯人嗜酒世界聞名,其「豪飲」的酒文化也由來已久。莫斯科大公弗拉基米爾早在公元988年就宣稱:「喝酒是俄羅斯人的一大快事。」

  提及俄羅斯、酒,兩個關鍵詞,首先浮現在眼前的便是伏特加(Vodka)。作為一種無色透明的烈酒,伏特加是俄羅斯的名酒,在世界上也小較有名氣。有些西方人乾脆把伏特加當作俄羅斯的代名詞。 俄羅斯人對伏特加的迷戀就是其酒文化的縮影。

  

  伏特加酒之所以能成為俄羅斯民族的至愛,自有其道理。其一,這個民族自形成之日起,不得不忍受著極端嚴酷的自然條件,其冬季往往漫長且嚴寒。

  伏特加是烈酒,最終的酒精含量一般在 40% 以上,伏特加不需陳釀即可出售。其風味口感十分獨特,最明顯的就是入口即可感受高酒精度帶來的灼熱感,因此俄羅斯人常在冬季飲用濃烈的伏特加來驅走寒氣。

  

  還有人將俄羅斯人對酒精的喜愛歸因於政治。他們認為,俄羅斯人不僅要與自然斗,更要忍受著一個又一個暴虐的獨裁政權:維京海盜的斧頭,蒙古皇帝的鐵騎,伊凡四世的鞭子,彼得大帝的刺刀。

  因此,人們在有錢買酒的情況下把自己灌醉是惟一的樂趣。對他們來說,喝伏特加「只是為了將那些與生俱來的負擔忘記」。

  另外,歷史上,伏特加酒與俄羅斯同時產生,它們之間有種不解之緣,使伏特加酒成為羅斯民族性格的一種象徵。在俄羅斯人尤其是俄羅斯男人的眼中,伏特加能使他們更加強大。

  

  伏特加在俄羅斯經濟中也佔有一定地位。作為俄羅斯繼天然氣和石油之後最重要的出口產品,每年有不少於一億升的伏特加從這個巨大的工廠流向世界各地。

  在世界很多國家,伏特加都被認為是調製雞尾酒必不可少的原料。就俄羅斯內部而言,俄國第一位沙皇伊凡四世也曾將酒業作為沙皇重要的稅收來源。

  

  總之,在諸多因素的作用下,俄羅斯形成了異常繁榮的飲酒文化。據統計,俄羅斯人均酒精年消費量為15.76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

  

  

  來源:酷玩實驗室Coollabs

  俄航是眾多航空公司中的一朵奇葩,關於俄航的有趣故事,蛋蛋姐在過去的文章中已經介紹過了,但是蛋蛋姐的一位行內朋友說,其實俄航沒有那麼不靠譜,只是駕駛員技術太高超了,把民航當成戰鬥機開,畢竟在俄羅斯,暴風雪中起降都是家常便飯,毛熊飛行員都是身經百戰見的多了

  

  實際上,俄航在蘇聯解體后只出過一次事故,事故的原因相當玄幻,機長和副機長全部醉酒,導致復飛失敗,最終墜毀,開汽車酒駕會被警察叔叔制裁,開飛機也敢酒駕,可就是生死攸關了,大概也只有戰鬥民族才能做出這種事,關於俄航的種種傳說中,最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這一條

  醉酒駕機

  竟然是真的

  俄羅斯人對酒的熱愛,早已超越了生死和時空,毛熊宇航員,甚至要帶著伏特加上天

  

  要知道,宇航員在太空中的生理指標,都是嚴格監控的,而且要隨時保持清醒,以應對各種緊急情況,想讓官方同意在太空中飲酒,顯然是不可能的

  

  可是紀律和危險,根本不足以抵擋,戰鬥民族對伏特加的信仰啊,這群宇航員的腦洞也是相當清奇——既然不允許帶酒,那我偷偷藏起來不就行了

  俄羅斯航天局安全檢查委員會,曾在不同的空間站中,發現了幾十處藏酒的地方,帶酒上天,已經成為俄羅斯宇航員的一項傳統,幾乎每位宇航員,都會有自己精心收藏的「寶貝」,宇航局官員表示:我能怎麼辦,我也很絕望啊,上飛船之前他們要脫光衣服接受檢查的,天知道這些人是怎麼把酒帶進去的

  

  據一些退役宇航員自己交代,他們夾帶酒的方法多種多樣,最初是夾帶在血壓計里,還有人把厚厚的文件夾里的文件扔掉,把酒裝在文件夾里,還有人用酒瓶裝滿睡袋,在太空里喝個一醉方休,最喪心病狂的是,為了帶酒,兩名壯漢減肥一周瘦了四斤,就是為了把有效重量勻給私藏的酒,有了這種動力,大概你也能減肥成功了

  

  還有一位宇航員,利用新空間站建造期間,進行適應性訓練的過程中,在空間站里藏了6升酒,他說這6升酒不算多,除了自己喝還要款待客人

  

  這些「私藏品」,已經成為了宇航員之間心照不宣的秘密,對於空間站飲酒,這種明令禁止的行為,這些最優秀的宇航員,卻有自己的一套看法,甚至有人呼籲,在太空中可以合法擁有酒精,他們認為在宇宙中,一點酒精具有神奇的作用,它能消除緊張,讓人放鬆的入睡,第二天精神飽滿地醒來,為了讓自己的理論站得住腳,一位宇航員說:「有一次循環系統出了問題,空氣成分發生了變化,地面的醫生都建議我們喝點酒,中和一下有害物質」

  醫生表示:

  這個鍋我不背

  你這麼說良心不會痛嗎?

  

  宇航員:不僅不會痛還會美滋滋,醫生還說了,喝酒有抗抑鬱的功效,我們能高效地完成工作,全都是拜伏特加所賜

  

  在俄羅斯,宇航員和民航飛行員,幾乎都是軍用飛機駕駛員出身,嗜酒如命的傳統,可能也是繼承於毛熊空軍

  戈爾巴喬夫執政時期,為遏制蘇聯的群體性酗酒,曾出台過嚴厲的禁酒令,但是這卻不能阻止毛熊對酒精的渴望,為了求得一醉

  只要含有酒精,甚至任何能讓人感到昏醉的東西,他們都願意倒進自己嘴裡

  

  當時的米格戰鬥機,則被蘇聯軍人稱為「會飛的餐館」,不是因為飛行員飲食較為優越,而是在全國都找不到酒喝的時候,飛行員可以把飛機防凍液抽出來當酒喝,這種防凍液主要成分是乙二醇,雖然口感與酒精相同,但是有毒性,不光會讓狗眼瞎掉

  

  甚至會喪命,在痛並快樂中付出了多條人命的代價后,毛熊飛行員沒有停止這種愚蠢的行為,而是總結出了,每周最多喝五杯的規律

  

  在戰鬥民族眼中,這個世界非常簡單,沒有那麼多功夫讓你猶豫

  要麼喝

  要麼死

  

  除了防凍液,從含有甲醇的劣質酒,到含有酒精的日用品,香水,髮膠,鞋油,膠水,勇敢的俄羅斯兒女都願意以身試險

  

  把劣質香水倒在冬天的撬棍上,雜質會被凍上,流下來的液體就是可以喝的酒精,把髮膠噴在水裡,直接一口悶,至於會不會死就看天命了,至於鞋油的喝法就更詭異了,把鞋油塗在麵包上,蓋在一杯水上面,一個小時之後,這杯被鞋油侵染的水,雖然不含酒精,但會在化學物質的作用下,變得醉人,沒有酒的日子裡,能夠有這樣一杯鞋油水,對於很多人來說,已經是莫大的享受了

  在去年曾有新聞報道,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州,發生大規模酒精中毒事件,罪魁禍首竟是一種沐浴液,導致了60多人死亡

  

  在俄羅斯,政府對烈酒征以重稅,一瓶最廉價的伏特加,要佔到平均月收入的5%,而這種劣質沐浴用品,裡面含有75%的酒精,卻不需要繳稅,成為了很多底層人民的酒精替代品,在俄羅斯,每年消費的30%酒精飲品,是這些含有化學物質的劣質替代品,長時間飲用這種東西,會對身體造成嚴重傷害,目前俄羅斯死亡人口中,由酗酒直接導致的高達34%,而俄羅斯男性人口的平均壽命只有58歲,遠低於72歲的世界平均水平,群體酗酒,已經成為俄羅斯嚴重的社會問題

  

  俄羅斯人群體性酗酒的原因比較複雜,但是與國內經濟發展停滯,貧富差距較大,底層人民生活幸福感低,脫不開關係,在這樣的社會現實下,或許酒精才能讓人暫時逃避,我想俄羅斯人之所以能成為戰鬥民族,跟他們水深火熱的生活是分不開的

  

  

  

  

  怪不得他們愛喝酒,畢竟在這樣殘酷的環境中,想要活下去,每天都是戰鬥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22: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