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海歸」干起農場主 年入六百萬

[複製鏈接]

1410

主題

2126

帖子

7388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38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春到人間 發表於 2017-9-8 11: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時間:2017-9-6 17:37:00 來源:名城新聞網

  核心提示:2013年,葉洪興父子創建葉洪興蒓菜家庭農場。葉洪興從日本留學歸來的兒子葉玉泉,擔當起農場主的重任,期間也得到了政府有關部門在資金和政策上的大力扶持。2015年,他們的農場獲得省級示範家庭農場榮譽稱號。

   蘇州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在我們的周圍,流動攤販、小區垃圾亂堆現象少了,髒亂發臭的河道清理乾淨了……即日起,名城新聞網推出系列報道《喜迎十九大》,一起聚焦這砥礪奮進的五年。

  

  工人在采蒓菜。

  

  葉玉泉的蒓菜加工廠。

  

  林亞萍在草莓園查看生長情況。

  7月的清晨,東山的蒓菜到了豐收的季節。水塘里,碧綠的蒓菜葉子,猶如微型荷葉一般,靜靜地漂浮在清澈的水面上,美不勝收。

  采蒓菜的葉洪興穿好套鞋,走下池塘,爬到菱桶里,用手滑行前進。他頭朝水面,胸前掛著小竹籃,用來盛放剛剛採摘的新鮮蒓菜。

  2013年,葉洪興父子創建葉洪興蒓菜家庭農場。葉洪興從日本留學歸來的兒子葉玉泉,擔當起農場主的重任,期間也得到了政府有關部門在資金和政策上的大力扶持。2015年,他們的農場獲得省級示範家庭農場榮譽稱號。

  葉玉泉介紹,目前農場和高校開始了合作,他們希望藉助科學技術降低勞作成本,同時把原有的粗加工經營轉為高附加值的精加工,徹底升級父親手中的傳統農業。

  家庭農場採用「基地+農戶+工廠」的經營模式。生產上一方面組織農戶到基地進行蒓菜採摘,另一方面按照收購全鎮蒓菜種植戶自產的蒓菜。一方面通過經銷商、定點酒店以及網路銷售等多渠道進行銷售,另一方面進入蒓菜加工廠進行分級、處理、包裝后出口日本、韓國等國內外市場,一年的營業額在六百萬元。

  廣闊天地大有可為,巾幗也不讓鬚眉。農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林亞萍畢業后沒有留戀大城市,而是來到相城區望亭鎮的農村,從蔬菜基地技術員到草莓種植能手,逐年擴大草莓種植面積。

  林亞萍給她種植的草莓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林莓莓」,並註冊了商標,還獲得了綠色食品證書。如今通過「網際網路+」模式的營銷,林亞萍年銷售收入穩定在70萬元以上,成為令人艷羨的家庭農場主。

  在蘇州,像葉洪興、林亞萍這樣的優秀農場主不在少數。中共蘇州市委農村工作辦公室農民合作社指導處副處長田劍華介紹,至2017年上半年,全市共有工商註冊家庭農場332家,經營土地面積5.46萬畝。其中,已被認定為省級示範家庭農場的有44家,認定為市級示範家庭農場的有31家。

  目前,蘇州的家庭農場正處於起步發展階段,針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蘇州將在產業布局、規範建設、土地流轉、政策扶持等方面引導,使其向「規模化、專業化、產業化、本地化、長期化」方向發展,不斷提升規範化建設水平,真正把家庭農場建設成為主體明確、規模適度、生產規範、管理有序、效益可觀的現代農業新型經營主體。

  在傳統印象中,農民往往年過半百,但是在一些農場中,大學生農民也有很多。林亞萍的農場現有員工10人,其中4名為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1名為揚州大學植物營養學碩士研究生。他們必將是未來蘇州農業發展不可或缺的人才。

  名城新聞網記者 熊曙光 圖文報道。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07: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