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納粹色魔」在智利創建邪教性虐兒童,據點私藏主戰坦克

[複製鏈接]

220

主題

505

帖子

1430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uorou 發表於 2017-8-31 18: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8月16日,一位73歲名叫哈普(HartmutHopp)的醫生在德國被宣判。理由是,他曾經加入一個智利偏遠地區的神秘教派「尊嚴殖民地(Colonia Dignidad)」,並在1993年到1997年間,協助及教唆強暴和性侵未成年人,2011年被智利法庭判處5年徒刑。隨後哈普逃離智利,抵達德國北部北萊因邦的克里菲爾德市(Krefeld)。

德國法庭將智利的處罰轉換成5年又1天的徒刑。

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讓二戰後一向低調的德國政府如此關注。


▲「尊嚴殖民地」教派領導舍費爾

納粹余脈的美洲據點

在許多影視作品中,總是在想象二戰後納粹沒有被完全消滅,而是躲到一個什麼地方再起爐灶,開起了一個邪惡分店,有朝一日重新向人們發起攻擊。

這種電影設定,其實是一個隱喻,因為納粹德國作為一個政權雖然投降了,希特勒的肉身也被消滅了,但不代表納粹的哲學、政見、審美沒有市場,前幾日美國的極右分子示威就充分說明,只要社會打壓不及時,只要大權在握者有一丁點暗示與支持,極右思潮隨時都會藉助現成的納粹體系捲土重來,破壞社會。

神秘教派「尊嚴殖民地」就是一位前納粹下士軍醫保羅.舍費爾1961年創辦。1921年12月4日,舍弗爾出生於德國西部城鎮特羅斯多夫。舍弗爾12歲那年,希特勒成為納粹德國元首,舍弗爾幻想自己未來也能成為像希特勒那樣的梟雄,於是很早就加入希特勒青年團。在孩提時代,舍弗爾曾因事故導致一隻眼睛失明,不得不換上玻璃假眼。

1939年二戰爆發,舍弗爾原本想參加德國陸軍,但因一隻眼睛失明,陸軍沒有接納他。於是,他只好以衛生員身份加入德國空軍,直至二戰末期也只是下士軍銜。戰後,舍弗爾開了一家兒童福利院。1959年,他創建自稱是「慈善組織」的私人機構,同年他被西德政府控告性虐待兩名兒童,在面臨被捕的情況下,他帶著追隨者逃離西德。

1961年,舍弗爾用追隨者所捐獻的錢,買下了一塊4400英畝的農場,煽動「蘇俄即將攻佔德國!」,1963年,已有230名追隨者住到了這個與世隔絕、名叫「尊嚴殖民地」的農村移民點,後來發展到300個信徒。


▲電影《尊嚴殖民地》劇照

這個移民點,居民全是德國移民。在舍弗爾的打造下,儼然成為一個政教合一的集中營式的微縮納粹小國家,四周都用鐵絲網,有狼犬巡邏,每隔一段就有一個崗哨,居民們沒有電視和電話,幾乎與外界完全隔絕,外面的人別想進來,裡面的人也別想逃起。舍弗爾是教主也是元首,他讓信徒們都喊他「永久的叔叔」。

舍弗爾要求居民們沒日沒夜地勞作,靠物物交換來生活,而且必須過禁慾生活,男男女女要分開居住不同宿舍,哪天過性生活也要他指定。而且身著打扮也有規定,「男人們穿著羊毛短褲和吊帶褲,女人們則穿著土布裙子,戴著頭巾」,傳統德國農村打扮是唯一被允許穿著的衣服款式。

小孩子也不能與父母生活在一起,而是由移民點裡的護士撫養。更令人髮指的是,舍弗爾是個戀童癖,他規定自己擁有為這些兒童施洗的特權,並經常要求其中一些兒童陪他睡覺,並對他們進行了性虐待。此種虐待行為持續多年。舍弗爾還以其提供免費教育和醫療為幌子,勸誘當地農夫將他們的孩子送到他的殖民地中來。

當過神父的舍弗爾強調其成員要懺悔,不但向他懺悔,而且要互相懺悔,以此來進行精神控制。據說:每天午飯筆晚飯時,都有社區成員在食堂門口的黑板上寫下罪人的名字,大家就位后,舍弗爾會在一張小桌前面對大家坐下,他的那幫手下吃飯時,他用擴音器讀著黑板上的名單,每個罪人被要求站起來懺悔,誰要是敢拒絕承認錯誤,將是對舍弗爾的極大冒犯,將遭到虐待。

由於恐懼,沒有一位移民表示出不滿。後來有一位研究移民的智利心理學家說,「在尊嚴殖民地中,存在著一種情緒關鏈網,它與集中營體系裡的那種囚犯將自己視為個人的情況不同,它是一種社區型的,而兒童最為遭罪。」


▲尊嚴殖民地的女性集會,雖然圖片無法辨認,但他們豎立的旗幟是德國國旗。

藏匿巨型軍火

為了增強武力,控制居民,舍弗爾及其追隨者還囤積了大量武器。智利警方還在「尊嚴殖民地」發現了智利最大的非法軍火庫,倉庫內有機槍、自動步槍、火箭發射器、手榴彈,甚至還有主戰坦克。

此外,美國中情局和西蒙·維森塔爾中心(國際猶太人人權組織)提供的證據表明,舍弗爾還網羅了二戰期間臭名昭著的奧斯維辛集中營「死亡天使」約瑟夫·門格勒為他服務。舍弗爾的下屬還包括1943年參與過解救墨索里尼行動的二戰期間納粹德國傘兵部隊上尉格哈德·馬丁斯。

在舍弗爾的高壓統治下,不斷有人出逃。首個出逃的「反對派人士」是沃爾夫岡·穆勒,1966年,穆勒「叛逃」至西德,他首次揭露了該「納粹國」內發生的暴行,隨後他獲得西德公民權並在一家報社工作,此後他一直積極呼籲國際社會關注這個「袖珍國」。

1967年,穆勒解救出另一名「國民」海因茨·庫恩,後者證實了穆勒的證詞,並提供了更多內情。據一些叛逃者披露,智利境內的這個「納粹國」盛行個人崇拜,「元首」舍弗爾擁有最高權力,「國民」不能離開「國家」,電視、電話和日曆本也被禁止使用。「國民」必須身穿巴伐利亞農民服裝在田間勞作,並唱德國民歌。

一些「國民」被迫吸毒,以減少他們的慾望,毒品還被用作鎮靜葯使用。在這個集權「國家」內,毆打和折磨是常見的懲罰方式,舍弗爾堅信只有紀律才能充實心靈。


▲電影《尊嚴殖民地》劇照

獨裁者的臟手段

舍弗爾繼承了納粹堅決反共的理念,在尊嚴殖民地這個微縮國家裡,具有濃厚的反共特徵。這一點與智利的獨裁者不謀而合。1973年9月,美國支持的強人皮諾切特上台後,很快組建起秘密警察部隊「國家情報局」,以此來根除敵人,迫害異己。

尊嚴殖民地的封閉性與控制力就被皮諾切特看中,成為他的幫凶。據統計,在皮諾切特政權掌權期間,可能有38254名智利人被關押,2000多人被害。其中一部分皮諾切特的反對者就關在尊嚴殖民地,與世隔絕,並在這裡被刑訊虐待。

關於虐待的傳聞不斷出現,1980年,《華盛頓郵報》記者查爾斯·克拉斯(Charles A. Krause)根據虐待和性侵傳言,來到了尊重殖民地大門前,但遭到了當局的驅逐,並被沒收了膠捲。克拉斯寫道:「沒有佩戴身份標識的警察,只稱自己來自西邊二十英里的帕拉爾(Parral),執行的是來自聖地亞哥的命令。」

整個八十年代,應大赦國際請求,聯邦德國政府在三次提出要求皮諾切特政府幫助調查該移民點,都遭到拒絕。後來,從該處逃出的人告訴調查人員,有一些智利政治犯曾經被驅趕到這個社區的偏僻處,然後被就地集體處決。

而後,風聲緊時,這些人的屍體還被掘出燒毀,以掩蓋謀殺證據。在2015年根據此事改編的電影《尊嚴殖民地》中,舍弗爾還從定居者中挑出一個憨傻的孩子為皮諾切特試驗毒氣室的性能。

直到1990年,隨著皮諾切特的失勢,智利公眾輿論開始察覺到「尊嚴殖民地」是個「國中之國」,舍弗爾的「世外桃源」開始瓦解。九十年代末,該居住地從人間蒸發,了尊嚴殖地民的居民才源源不斷地站出來揭露其中的黑暗。


▲電影《尊嚴殖民地》劇照

1996年,眾多原居民向警方報告了自己的親身經歷,1997年,一名男孩從「尊嚴殖民地」中逃了出來,並報了警。聖地亞哥一名法官簽署傳票,指控舍弗爾虐待兒童。儘管警方經常搜查該社區,但一直沒有發現這名邪教頭目,直到2005年一名電視台記者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查到了他。

舍弗爾被引渡回智利,5月24日,在距智利首都聖地亞哥354公里的小城派羅(Parral),經過一年多的審判,當地法院宣布了對納粹分子舍弗爾的判決結果。舍弗爾由於性虐待兒童、私建秘密營地、並非法庇護智利前總統皮諾切特,虐待、綁架、謀殺皮諾切特的反對者等罪名,被判處有期徒刑20年,並處以罰金140萬英鎊,用以補償受害者。

擺脫舍弗爾的影響后,2006年其他邪教成員發表了一封道歉信,承認自己被原來的頭目洗腦。

2010年88歲的舍弗爾死於聖地亞哥(Santiago)監獄,一生從未公開認罪。

如今的尊嚴殖民地,一些移民仍居住在該地,目前變成一個巴伐利亞主題周末度假地。智利政府派遣官員管理,幫助他們融入到社會。但由於長期與世隔絕,「尊嚴殖民地」中的一些成員已經出現了精神問題。


▲如今的尊嚴殖民地

路透社的報道說,最近德國與智利達成協議,兩國將共享有關該邪教和酷刑中心檔案記錄,並對受害者及其家庭集中歸檔。協議還準備為舍弗爾的受害者修建紀念碑。

這一歷史事件在 2015 年被改編成電影《尊嚴殖民地》上映,由德國導演佛羅瑞·加侖伯格(《拉貝日記》)執導,愛瑪·沃森、丹尼爾·布魯赫等共同主演。   
   

▲2005年,智利頭號通緝犯舍弗爾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被捕后,阿根廷警察將他押往警局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01: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