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無數人成了沉默的祭品

[複製鏈接]

984

主題

1084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治國之難,在於治吏;吏治之難,在於治腐。物慾無法根除,但腐敗

Rank: 5Rank: 5

積分
124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原創 2017-06-12 文人 微觀世界
中國人常說,沉默是金。
中國人還常常這樣告誡自己:言多必失,少說多做,禍從口出。
但,馬丁•路德金說:歷史將記取的社會轉變的最大悲劇不是壞人的喧囂,而是好人的沉默。
有些時候,沉默也許是出於善意和禮貌,但很多時候,沉默源於怯懦。人們害怕權力,害怕酷吏,害怕失去陞官發財的機會,害怕失去房子車子,於是沉默成了自我保護的機制。
二戰期間,普通德國人大多已經隱隱知道那些被推上火車的猶太人的下場,但是他們對此不聞不問,照常買牛奶麵包。文革期間,當學生們用皮帶抽打老師、造反派暴力批鬥「走資派」時,也有很多圍觀群眾感到不忍,但他們只是默默地走去。朋友聚餐,點龍蝦魚刺燕窩,結賬時有人「要一張發票」,這上萬塊錢的餐費最後攤到了誰頭上,不會有人追問。
不幸的是,在我們熟知的社會,沉默已經是多數人的選擇。有的是缺少勇氣,有的是出於利益上的算計,閉上了自己的嘴巴。
沉默的人數越多,打破沉默就越難。這是因為當越來越多的人捲入沉默的漩渦,從這個漩渦中掙脫出來需要的力氣就越大,所需付出的成本也就越高。當一個小孩一聲「皇帝沒穿衣服」時,受辱的是整個朝廷。
二戰之後,德國人紛紛睜開閉上的眼睛;赫魯曉夫時代,蘇聯人也紛紛從對斯大林的崇拜中「醒悟」過來;文革之後,曾經打人者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而感到不可理喻。可惜的是,在人們眼睛的一閉一睜之間,已經有無數人成了沉默的祭品。
人們常常忽略生活中不被陽光照耀的角落、忽略被壓迫者的痛苦和我們自己的軟弱,習慣於用政治或社會的壓制來為自己的沉默辯護,卻忘記了正是自己的這種醜陋的沉默在為這種壓制和罪惡添磚加瓦。
你或許因為無法克服內心的恐懼、無法認識肉體和物質之外的價值存在,把自己的沉默當作冷靜和理性,但這是在嘲諷那些敢於為權利和公義抗爭的同胞!
拒絕沉默,不但需要勇氣,而且意味著承擔和責任。
巴金說:「一個美國人敢站出來說真話,因為他知道身後會有千萬個美國人用行動支他。一個中國人不敢站出來說真話,因為他知道周圍的同胞會默默地與他保持距離。」 當我們努力不承認惡就是惡的時候,承認善會越來越危險。當壞人已經抱團,好人還是一盤散沙,好人的過度沉默可以讓壞人做盡所有的壞事。
中國的進步,不是靠一幫勇敢的人去觸碰勇氣的上限,而是靠普通人一起,一點點抬高勇氣的下限。
當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你選擇沉默甚至冷嘲熱諷,可當別人的不幸降臨到自己身上才想到呼喊,那就來不及了!所以,捍衛別人的權利,就是在捍衛你自己的權利!
聯合國官方微博有這樣一句話:如果你在不公正的情形下保持中立,那你其實已選擇站在壓迫者一邊。不要以為你不作惡就是好人,不要以為不害人手上就沒有鮮血,不要以為沒有當走狗就不是幫凶。馬丁路德金也曾說:我們雖然十分反對暴力,但有一件事情比暴力更加罪惡,那就是怯懦,所以,沉默也是犯罪!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3 05: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