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器官移植體系受到國際讚譽 回應三大疑問

[複製鏈接]

4

主題

4

帖子

3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中國器官捐獻移植體系改革「中國模式」受國際讚譽。   ●「四大組織」致信讚揚。   2017年6月28日,世界衛生組織、梵蒂岡教皇科學院、國際器官移植協會和伊斯坦布爾宣言監管組織等「四大組織」共同致信黃潔夫教授,表達對中國器官捐獻移植體系改革「中國模式」的讚揚。信中說「我們非常讚賞您領導中國器官移植界,根據中國國情建立了一個符合世界倫理規範的器官捐獻和移植體系。您從事器官移植事業的職業生涯是中國移植外科醫生的典範。」   ●醫學專家高度評價。   國際器官移植協會主席南希·埃舍爾說:我認為中國器官捐獻和移植系統運營得很棒,在器官捐獻、移植領域建立了一個安全、有效、透明、公正的系統。 世界衛生組織器官移植主管官員何塞·努涅斯稱:中國器官捐獻和移植領域正朝著非常富有前景的方向行動和發展,所取得的成績令世人驚嘆。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說:「經過近10年的探索與改革,我國走出了一條既體現國際慣例、又結合中國具體國情的器官捐獻和移植道路,形成了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的『中國模式』。」   中國器官移植法制化、規範化,生命在「陽光」下延續。   中國全面構建國家層面的器官捐獻移植法律框架,建立了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的國家器官捐獻與移植五大科學工作體系。   2007年,國務院頒布《人體器官移植條例》,明確規定了器官捐獻的來源和公民捐獻器官的權利,對相關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做出資質規定,使器官移植走上法治軌道。   2013年,國家衛計委出台《人體捐獻器官獲取與分配管理規定(試行)》,確保器官獲取與捐獻的透明、公正、可溯源性。   2015年1月1日起全面停止死囚器官使用,公民捐獻成為唯一合法來源。   國家衛計委和紅十字會兩部門已陸續出台近30多個配套政策文件。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對器官捐獻與移植政策框架和工作體系進行頂層設計,建立了捐獻、獲取與分配、移植、移植后登記及監管五個工作體系,並形成融合腦死亡、心死亡的器官捐獻中國標準和流程。   截至目前,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近30萬人,完成器官捐獻案例已累計超過1.2萬例,捐獻大器官超過3.45萬個。2017年前7個月,我國完成捐獻2866例,同比增長33%,實現跨越式發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0 13: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