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大躍進奇聞錄:評教授靠產糧鍊鋼加中藥

[複製鏈接]

3129

主題

3165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6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eongvi 發表於 2017-8-27 03: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網 2017-08-26 訊】作者:博訊螺桿
尤為奇妙的是,一家手工業社辦事處,大膽試驗用中藥鍊鋼,在小土爐內,加入中藥槐角、雞胃和龜甲等,這些中藥可以起到去氧脫硫、調解炭素的作用。中藥鍊鋼據說已試驗成功。看起來中藥治療痔瘡的槐角和治療消化不良的雞胃,竟然有鍊鋼功能,應該獲得諾貝爾獎金。

大躍進時陝西安康的一首《我來了》,在全國傳誦,具有很大的震撼力:「天上沒有玉皇,地上沒有龍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龍王!喝令三山五嶽開道,我來了!」

公社食堂要吃猴頭、燕窩、海味:

「大躍進」中,中央一些領導幹部到基層宣傳、描繪共產主義人民公社的美好前景,以鼓勵人民的奮鬥精神。當時國務院一位副總理在河南省遂平縣講得最為具體,不妨抄錄下來。他說公社的好處在哪裡呢?

「首先,有好的食物,而不僅僅是填飽肚子。每頓有肉、雞、魚、蛋,還有更精美的食物如猴頭、燕窩、海味等,都是按需供給。第二,衣服穿著方面,一切要求都可滿足。有各種花色和品種的服裝,而不是清一色的黑色和藍色。將來,普通服裝僅作為工作服使用,下班后,人們就換上皮服、呢絨和羊毛制服,當人民公社都養了狐狸,那時外套就都是狐皮的了。第三,房屋都達到現代城市的標準。現代化是什麼?人民公社。在屋子的北廂有供暖設備,南廂有冷氣設備。人們都住在高樓里,不用說,裡面有電燈、電話、自來水、無線電和電視。第四,除了跑步的選手外,旅客和行人都有交通工具,航班通向各個方向,每個省都有飛機場,每個地方都有飛機製造廠的日子也不遠了。第五,每個人都受高等教育,教育已經普及。」這幅人民公社的美景,真讓幾億農民樂得合不上嘴。只是誰也沒去想一想,那稀有珍貴的猴頭菌菇從哪裡獲得?價格昂貴的燕窩(大飯店裡名為「一品官燕」)從哪裡進口?得養多少億隻狐狸才能讓農民都穿上狐皮大衣?

時任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的康生擬寫了一幅對聯:「共產主義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橋樑。」先把人民公社這座橋樑架起來,過了橋就是天堂了。河北省徐水縣是大辦公社食堂的一面旗幟,領先發出了「吃飯不要錢」的口號。全縣有6.4萬多戶,32萬人口,248個農業社。在「大躍進」中全縣共建立了1777個公共食堂,有28.5萬人到食堂吃飯,實現了全縣食堂化。為了適應不同工作、任務的需要,還建立了野外戰鬥隨軍食堂1410個,幼兒食堂119個,老年食堂248個。家家戶戶都把儲蓄的糧食無償地獻給食堂,後來,人民公社這座橋在九百萬平方公里的中國大地上聳立起來了,公共食堂遍地開花。但是好景不長,人民過橋以後看到的卻是與夢幻中的天堂完全相反的一幅圖景。莫說吃猴頭、燕窩、海味,連稀粥也喝不上了。



評教授以產糧多少為標準:

「大躍進」是全方位的,教育自然也不例外。1958年3月成都會議,柯慶施提出15年全民都成為大學生。同年9月,劉少奇在河南說:要採取新的辦法辦工廠、辦教育。新工廠也可以辦學校,招一批中學生,就在這裡上課,一個工廠就是一個大學,一天讀幾小時書,做幾小時工,工廠即學校,學校即工廠。將來出來,既是大學畢業,也是技術工人,這也是過渡到共產主義的一個條件。

河南方城縣城關鎮,共有人口1.1萬人,在幾個月之內就建起了綜合紅專大學、衛生、戲劇音樂、舞蹈及師範等9所專科學校。各種工農大學、紅專大學,如雨後春筍,茁壯出生。

1958年7月至10月,「大躍進」期間,康生以中共中央文教小組副組長的身份,到北京與河南省的一些學校視察「教育革命」的進展情況。在北京師範大學,他說:師大有兩大任務,大辦學校,大辦工廠。每一個班都可以辦一個工廠。大辦學校,可以從小學、中學到大學,1958年至少要辦100座這種亦工亦學的學校。至於有沒有條件辦,他不管。既然農業生產可以「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辦學校不也可以「人有多大膽,多少都能辦」嗎。

關於評教授,康生在「大躍進」中又有高論。他視察北京農業大學時,明確指示:學校最少要掛五塊牌子:學校,工廠,農場,研究所,農業局。如能掛十幾塊牌子則更好。教授要按所種作物的產量評級,畝產1000斤的只能當五級教授,2000斤的四級,3000斤的三級,4000斤的二級,5000斤的一級。按照大理論家康生的這個標準,學識淵博、白髮蒼蒼的老教授只能下崗待業;年輕力壯的農民不但能聘為一級教授,當院士也是有可能的。這可不是什麼笑話,是「大躍進」中「教育革命」的事實。

糧食太多就吃五頓飯:

1958年8月4日,毛澤東到河北省徐水縣第八瀑河農業社視察。村裡牆上畫著鮮艷的壁畫:年輕人攀著刺破藍天的玉米秸爬上天空;老漢乘著比船大的花生殼,飄洋過海,週遊世界;嫦娥從月宮下凡,到農田採摘斗大的棉桃……縣委書記彙報,今年全縣平均畝產達到2000斤,總產量達到12億斤。此外,還要放大衛星,山藥畝產120萬斤,一棵白菜520斤,小麥畝產12萬斤,皮棉畝產5000斤。毛澤東高興地問:「要收那麼多糧食呀!你們全縣31萬人口,怎麼能吃得完那麼多糧食呢?你們的糧食多了怎麼辦呢?」「糧食多了換機器。」又問:「換機器也用不完,又不是光你們糧食多,你換機器,人家不要你的怎麼辦?」「那我們用山藥造酒精。」「那每個縣都造酒精,哪裡用得了那麼多的酒精啊!」「我們只是在考慮怎麼多打糧食。」「也要考慮怎麼多吃糧食呢,其實糧食多了還是好。多了,國家不要,誰也不要,社員們自己多吃嘛,一天吃五頓飯也行!」

毛澤東又說:「你們這麼多糧食吃不完怎麼辦?糧食多了,以後就少種地,一天干半天活,另半天搞文化,學科學,鬧文化娛樂,辦大學、中學,你們看好吧?」

當問到生產社改什麼名字時,社長說叫「農莊」。蘇聯已經有集體農莊這個名稱了,毛澤東說:「還是叫人民公社好。」從那以後,「人民公社」就在全國普遍開花了。



鍊鋼鐵加中藥:

「全民大鍊鋼鐵」,是工業大躍進的核心。1958年1月下旬,北京召開的最高國務會議上提出:「15年後,要搞4千萬噸鋼,5億噸煤,4千萬千瓦電。」從此,不斷批判保守思想。6月21日冶金部在「大躍進」思想指導下向中央報告,1959年鋼產量可以超過3000萬噸,1962年可達到八九千萬噸。這個報告被批轉全國。8月17日至30日,中共中央在北戴河舉行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號召全黨全民為生產1070萬噸鋼而奮鬥》的公報,全民大鍊鋼鐵的熊熊火焰,燃遍全國,甚至在中南海里都建起了小高爐,點火冒煙。農村、城市,到處有小高爐。

機關大院、工廠、學校、街道,也都投入鍊鋼熱潮中。北京、上海等11個城市的18所大學,每年可以鍊鋼69.2萬噸,相當於1949年全國鋼產量的4.38倍。濟南市的中學在一個星期內建成77座小高爐。哈爾濱市19中學有10名少先隊員5天學會煉鐵,一天蓋起小廠房,又用一天零半夜安起煉鐵設備,在全校少先隊員支援下,三天挖出3000多斤廢鐵,辦成一座「少年衛星煉鐵廠」,在7月中旬,煉出第一爐鐵水。這個小工廠一年的產品夠1800台拖拉機零件使用。少先隊員十多天就成為冶鍊工程師,能不是奇迹?

誰都能鍊鋼。某市中山路的十幾個家庭婦女,白手起家,不懂技術,缺乏材料,硬是當天建起小高爐,當天就煉出了鋼。醫科大學總醫院的醫生、護士,顧不上診治病人,在醫院裡砌高爐,也出了鋼。第二皮鞋廠土法鍊鋼更為簡單,他們建造的坩堝土平爐,就是在地上挖個坑,用普通磚和耐火磚砌成,一次可以放8個坩堝,爐內不用焦炭作燃料,而使用劈柴和普通的塊煤,下面用鼓風機吹風,兩個半小時就可以煉出100多斤鋼來。尤為奇妙的是,一家手工業社辦事處,大膽試驗用中藥鍊鋼,在小土爐內,加入中藥槐角、雞胃和龜甲等,這些中藥可以起到去氧脫硫、調解炭素的作用。中藥鍊鋼據說已試驗成功。看起來中藥治療痔瘡的槐角和治療消化不良的雞胃,竟然有鍊鋼功能,應該獲得諾貝爾獎金。



毛澤東認為1070萬噸鋼這個目標是必需的。因為如果美帝武裝干預,沒有鋼鐵做保障,我們是不是還得打游擊?所以,把老百姓手裡的鐵鍋鐵制傢具,用這個號召收上來,用來做手榴彈和地雷問題是不大的。二戰德國最後做過水泥手榴彈,也夠慘。

農業大躍進中的深翻地,中國有些土壤肥沃地區,是有必要深翻地的,這樣可以殺死害蟲提高產量,但全國一律深翻地就鬧出笑話了,土地貧瘠地區本來地表種植層就薄,深翻之後把砂子都翻上來了,還怎麼種地?毛澤東以為旱田也象水田一樣,虧他還是農家出身。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23: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