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得罪人,沒效果?如何有效地提建議?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來源:Celia LinkedIn

  生活中職場上,我們經常要主動或者被動的給人提建議,但是要提的有效果又不得罪人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公司里有個年輕人,有熱情沒方法,交給他的事情經常做不好。

  不得已,我經常要給他提建議,可是每次效果都很不好,引起了他的抵觸情緒,非但工作沒有進步,還影響了我們的關係。

  得,咱改變不了別人,改得了自己,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改變溝通方式,結果功夫不負有心人,竟然成功的讓他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提高了工作效率。

  對於我來說,他的進步使我的工作也輕鬆很多,最終還贏得了他的尊重和友誼。

  今天這篇費了很多心思,有點長,乾貨滿滿,慢慢看!要的就是全方位360度深刻剖析、既有效又不得罪人地提建議!

  

  一、提建議的誤區

  從建議的接收方來說,大家吐糟最多的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 不請自來,一言不合,張口就提建議 。

  比如我最近買了一塊手錶,開開心心的帶到公司顯擺,公司的張大爺見到我就說:「小年輕的,買這麼貴的東西啊,年輕人還是應該多存錢,花錢買這些沒用的東西幹什麼呢。」 拜託,我花自己的錢,跟您有半毛錢關係啊!

  2. 馬後炮,事前不說,事後諸葛 。

  上個月跟女朋友分手了,很沮喪,找哥們兒喝酒,哥們說:「早就看出來你倆長不了,你看她看你那眼神,那就是帶著怨氣啊,你要是早注意點也不至於到今天。" 拜託大哥,您早點說啊!

  3. 怕提不好,選擇不提。

  這一點老公躺槍,每次跟他徵求意見,他總是顧左右而言他,比如我問他,今天這身衣服怎麼樣?人家看了看我說:「粥快涼了,快喝粥吧。」大地啊,我這是造了什麼孽才找的你啊!

  4. 只有評價,沒有建議,只說你哪不好,不說怎麼改。

  前段時間剛剪了頭髮,拉著閨蜜就問:「怎麼樣?好看不?」閨蜜端詳了半天,想了想說:「好像不太適合你。」

  完了呢?完了就沒有了,我追問了半天她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反正就是不適合你,這不是給人添堵嗎?

  5. 居高臨下,人身攻擊。

  說到這點,還得把老媽搬出來,每次我穿了漂亮裙子,問她好不好看,她總是會說:「跟你說了多少次了,女孩子不能穿這麼少啊,天那麼冷,你怎麼不多穿點,你這個孩子啊,跟你說什麼你都不聽,看著吧,將來有你哭的時候。」

  蒼天啊,你能把我媽抓走嗎?

  

  總結來說,槽點主要有:

  

  不該你提建議的時候,瞎提

  該你提建議的時候,不提

  提的是意見而不是建議,沒法指導實際行動

  二、為什麼提建議

  既然提也不是不提也不是,那是不是就乾脆不要提建議了?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做為建議的發出方,為什麼要提建議:

  為自己好

  很多情況下,對方的問題直接影響到我們的工作成績和生活,這種情況就不得不提建議。

  而如果不注意方式方法,建議提得不好沒效果,對方就不會做出改變,那麼我們為自己好的願望也就無法達成。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與其說掌握提建議的方法是為了幫助別人,不如說是為了幫助別人更好的幫助自己。

  為別人好

  

  還有一些情況,對方的問題並沒有直接影響到我們,但是作為家長,作為朋友,作為領導,作為下屬,出於對對方的關心,看到了問題,我們還是希望能夠指出,希望對方成功希望對方變好。

  可是好的出發點不一定會帶來好的結果,這就需要我們不能只是動動嘴皮子,更要想想如何有效的提建議,真正地幫到對方。

  正像文章開頭說的那個年輕員工的例子一樣,無論出發點是什麼,我們希望的結果都是1>事情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2>不影響甚至會增進我們和別人的感情。

  

  三、如何有效地提建議

  

  不是任何時候都需要或者應該提建議的,當別人明確徵求你的建議的時候,也不見得就是真心尋求建議。

  按照下圖所示,當別人描述一件事情或者主動讓你提建議,一般有三種情況:

  

  顯擺或者尋求贊同感

  這種情況其實不是真的想尋求你的建議,往往最好的方式就是附和、閉嘴、或者合適的表達讚美。

  尋求安慰或者心理支撐

  這種情況其實也不是真的想尋求你的建議,但是往往以尋求建議的形式出現,你可能只需要表示安慰或者報以一個擁抱就可以了。

  啟發性提問、進一步確認

  排除這兩種情況,就有極大可能對方是可以接受建議的,如果還不確定,可以問啟發性的問題,繼續確認。

  比如:在你看到朋友穿了紅色的衣服不太好看的時候,你可以這樣問她:你好像很喜歡紅色啊?

  如果她說:是啊,紅色喜氣啊,那你就不要再說什麼紅色不襯你之類的話了

  如果她說:也沒有啦,瞎買的,挑花眼了,那你就可以說:下次可以試試藍色,顯得你氣色好。

  除了以上幾種情況,作為老闆或者父母,提建議幫助下屬、孩子成長還是一種義務,那就不是要不要提建議而是怎麼提和什麼時候提的問題了。

  四、有效提建議的基本原則

  吸取上面提到的吐槽經驗,好的建議一般要具備以下要素:

  注重將來而非評價過去。

  有建議要早提,不要等到既成事實再跑出來評價。如果沒有條件事先給建議,也不要在人家的傷口上撒鹽,建議應當是針對將來的情況,而非評價過去。

  與其說:早就看出來你倆長不了。

  不如說:你女朋友看上去不太開心啊,以後多注意觀察細節。

  對事不對人,特別是不要提那些陳芝麻爛穀子的過去,或者扣個大帽子。

  與其說:這孩子從來都是說什麼都不聽,每次都穿這麼少。

  不如說:天氣冷容易著涼,下次記得多穿點衣。

  注重可行性而非擺觀點,結果導向。

  單純擺觀點除了滿足自己的表達慾望對對方基本上沒有實質上的作用,之所以稱之為建議就是要對事件的結果起到推動的作用。所以除了擺觀點還最好指出具體的步驟。

  與其說:這段寫的不好,讀者不會喜歡。

  不如說:這段建議改成主動句,讀者比較容易共情。

  五、提建議的具體技巧

  說完了基本原則,再來說語言技巧,有時候,方式方法比說什麼還重要,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以下技巧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隨意搭配。

  

  1.醜話說在前面,提建議前,先加一句重話,建立合理預期。

  比如:如果給朋友寫的文章提建議,可以先說:給你提建議你可別生氣啊!

  再比如:給下屬提意見,可以先說:咱們對事不對人啊,來具體分析一下這件事情。

  2. 三明治原則。

  

  原理就是:好+建議+好. 先說一個好的,讓人比較容易接受中間的建議,再以比較正面的語言結束,讓人留下正面的印象。

  比如:給下屬提意見:

  好 - 你最近工作很努力。

  建議 - 在處理數據的時候可以更仔細一點,比如把左邊的數據和右邊的數據檢查一下以確保他們一致 。

  好 - 再接再厲,希望看到你的進步。

  比如:給老公提意見:

  

  好 - 老公,你最近下班都馬上回家,表現真是太好了!

  建議 - 如果你每次回來都能把鞋放在櫥櫃里,那就更好了

  好 - 你這麼好,知道你一定可以做到哈

  3. 多用肯定句而非否定句。

  

  因為A就是A, 而不是B不一定是A,還可能是C。所以否定句並不是單純的以結果為導向的,可能無法得到需要的改變。

  比如:提醒下屬早點來上班。

  不要說:以後上班別那麼晚來。

  而要說:以後上班盡量八點之前到。

  比如:讓孩子在走廊里不要跑。

  不要說:別跑 (因為別跑的反義可以是走,可以是不要動)。

  而要說:慢慢走。

  4. 多問拓展性問題以達到共識。

  

  比如,前面提到的員工的例子,你發現你的下屬最近工作熱情不高,與其上來就假定他是懶惰,而直接提意見,不如花些時間,找到問題的癥結,這裡可以利用的模式是: 說觀點 + 擺事實 + 問問題。

  第一步:先說自己的觀點。

  注意,這裡的要點是要表明這是「我」的觀點,而非爭辯事實,所以可以這樣說:」小張,我覺得,你最近工作熱情好像不高。」

  第二步:擺事實。

  越具體越客觀效果越好。帶上數字,效果就更好了。「比如說啊,1 - 昨天下午五點領導跟你說讓你做一件小事情,你沒有回話;2 - 前天我給你發的布置任務的郵件,你要到現在也沒有回; 3 -另外發現一個月你的銷售額下降了25%」。

  第三步:問問題:「你覺得呢?」

  這樣三步下來,往往能夠幫助找到真正的問題所在,並且不會讓對方有壓迫感產生抵觸興趣,那接下來再提具體建議、討論下一步就容易的多了。

  說了這麼多,大家有沒有覺得提建議容易多了呢?

  說實話,這年頭,願意給咱們提建議的人那都是真好人,冒著得罪人的風險還希望咱們變得更好,這樣的好人,值得珍惜。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3: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