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印媒解析為何日全食對科學研究很重要

[複製鏈接]

185

主題

197

帖子

108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逐風攬月 發表於 2017-8-23 20: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印媒解析為何日全食對科學研究很重要

據《印度斯坦時報》網站8月21日報道,日全食是研究太陽的一次絕佳機會,這是科學家在任何其他時候都不可能擁有的條件,因為在月球影子的遮擋下,人們能夠在可見光下看到日冕的內部和中間部分。地面觀察加上衛星數據可以為我們提供迄今為止最完整的太陽大氣視圖。
天文學家特別感興趣的是太陽黑子:那是太陽表面出現的一些磁場聚集的地方,高強度磁場抑制了來自內部的能量流,使這些區域的溫度降低約1500度——它們和周圍6000度高溫的區域相比要「更暗一些」。太陽黑子每隔11年就會進入一次高峰,即所謂的「太陽活動峰年」,其原因仍然是一個謎。在此期間,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會從太陽最外層噴射大量帶電粒子。
雖然軌道上有一些衛星可以用來研究太陽,但天文學家還沒有弄清楚輻射是如何形成日冕物質拋射並向地球方向噴射的。日冕物質拋射風暴有時候會猛烈撞擊地球的大氣層,並與地球磁場相互作用。一旦地球磁場被充分削弱,這些顆粒就會造成地磁風暴,進而破壞電力和通信系統。當前一個太陽黑子活動周期的中間點是2016年,所以隨著太陽活動極小期的臨近,此次日全食為我們提供了研究剩餘太陽黑子的最後一次良機。
科學家們試圖解開的另一個謎題是太陽黑子從太陽的北緯和南緯向「赤道」遷移的奇怪模式,在地圖上看起來就像是蝴蝶的翅膀。這種蝴蝶運動是揭開太陽物理學主要奧秘之一「太陽發電機」的鑰匙,後者將太陽上的機械運動轉化為磁能。
日全食也為科學家提供了一個極好的機會來測量水星的溫度,而水星是最接近太陽的行星。當太陽被遮住時,科學家可以用紅外光來研究水星。
當黑暗降臨的時候,科學家甚至還可以尋找祝融型小行星,後者是人們假想的從太陽系開始就遺留下來的天體。據信這些小行星存在於水星軌道以內,在太陽的強光下無法被發現。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3 03: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