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超級樓盤 雄安 2

[複製鏈接]

984

主題

1084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治國之難,在於治吏;吏治之難,在於治腐。物慾無法根除,但腐敗

Rank: 5Rank: 5

積分
124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綜上所述,所謂「雄安新區」的決策,技術上可行性是不高的。明知在雄安建設一個比肩深圳與上海浦東的新區,在技術上可行性不高,為什麼還要強行推出這一決策呢。根據官方的說法,叫著: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浦東,今天看雄安。意思是今天雄安新區推出的意義,相當於八十年代的深圳、九十年代的上海浦東。甚至,人民日報文章將雄安新區的推出上升到了歷史戰略高度,稱為千年大計。這種說法,雄安對於中國的未來其意義簡直超過了1949年新中國成立,因為新中國成立也沒有敢說是千年大計,中國幾千年沒有任何政權超五百年,更不用說千年了。
且不說千年大計,就說與深圳、浦東相比,雄安新區的推出,有什麼革命性的創新意義。
上世紀八十年代建立深圳特區,利用深圳彼鄰香港的條件,目的是吸引外資並試行私營經濟。這在中國大陸四十年的純計劃經濟純公有制經濟的背景下,這是國家所有制結構的破冰之舉,由此一舉結束了單一公制的歷史,具有劃時代的戰略意義。
九十年代上海浦東新區的推出,是在鄧小平南巡講話之後的一大舉措。當年中國大陸出現了是否繼續改革,要不要建立市場經濟的爭論。鄧小平南巡講話撥開迷霧,為中國大陸深入改革指明了方向。浦東新區應運而生,其意義在於明確了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也具有劃時代的戰略意義。
今天推出雄安新區,我們只聽到所謂「比肩深圳和上海浦東新區」、所謂「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虛而又虛的描述,沒有聽到這個新區對於中國的未來有什麼可以長久借鑒的意義和做法。唯一可以看到了,一聽說這個決策,出現了成千上萬人奔赴雄安新區搶購房地產的現象。可以毫不客氣地說,所謂雄安新區,粗俗一點的評價,也就是由中南海策劃並運作的一個超級樓盤,它的主要作用除了炒房還是炒房。不過在中國大陸房地產庫存嚴重積壓的背景之下,推出超級樓盤不過是最後的瘋狂,瘋狂之後一切將歸於沉寂。
中國大陸進入本世紀第二個十年後,政治改革停滯不前甚至反轉,經濟改革則無法進入深水區。皮毛的改革,最為靠譜的還就是近兩三年提出的「調結構、去產能,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依靠技術創新謀發展」。在實際舉措上,最為靠譜的一舉措,就是搞自由貿易區。這些都比推出雄安新區這樣的舉措更合理且更有重要意義。在河北省,在華北平原,在環渤海經濟圈,緊要的任務不是運用行政的權力進行經濟擴張,而是要堅持去產能、調結構、搞技術創新,通過這些措施和途徑恢復資源和環境的承載能力,改善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真正為當地民眾創造宜居宜業的家園。而不是相反,在資源和環境承載能力為負數的情況下,仍然用行政的權力強力推行經濟規模的擴張,推行建設超級大城市。政府的著力點要回歸政府的本來職能,減少對經濟的直接干預,履行其保障公平競爭、保護環境、提供公共資源的基本職能,而不是熱衷於直接從事經濟建設和生產經營活動,熱衷於到處畫圈搞超級大樓盤。
因此,推出雄安新區,對於中國的未來並沒有任何所謂劃時代的戰略意義,也與近兩三年中央管理經濟的政策和方向不符甚至相悖。其用意,說得明白一點,就是樹碑立傳。鄧小平時代有深圳,江澤民時代有上海浦東,這個時代,得有一個什麼重量級的東西吧,於是便有人推出了雄安新區。不過如此。
既沒有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也沒有什麼重大的改革意義,不過是一個超級大樓盤,這就是雄安新區的真面寫照。中國大陸怪事太多,多一件怪事也見怪不怪了。但各方的反映和行為卻耐人尋味。
如此重大的決策,沒有信息公開,決策之前的論證情況沒有人聽說過。當年百年工程三門峽水庫有爭論,三峽電站有爭論。今天,千年大計雄安,沒有爭論。當年有黃萬年,今天,萬里黃---權力之下,神州大地,一片焉黃!決策一公布,沒有看到任何實質性的技術可行性論證,沒有看到任何經濟可行分析,竟然沒有一個質疑的聲音、沒有一個要求信息公開的訴求,有的儘是稱頌聲和喝彩,有的儘是發自內心的或違心的粉飾和拔高。更有甚者,竟然有那麼多人立即沖入尚為一片荒涼的新區去搶購房子。人說女人胸大無腦,中國人則是胸大胸小都無腦。這種情況說明,中國大陸,今天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反對個人崇敗,更需要堅持真理標準,更需要破除迷信,更需要解放思想,更需要反對形式主義和教條。但是,大家都陶醉在盛世之中,爭向權力爭寵,以便活得比別人更滋潤一些。
我相信關於雄安新區一定有或者將會有一套又一套所謂的可行性論證報告、環境評價報告、社會風險評估報告等等,但是,做出這些報告的那些所謂的學者及專家們,終其一生都是在為當權者意志注述。領導的結論,在他們論證之前就做出來了,他們的任務不過是千萬百計去證明領導結論的英明正確。君不見,今天倒閉的、去掉產能的、違法註銷的大大小小項目,哪一個當年沒有過論證,哪一個當年不是可行,哪一個當年不是具有七七八八的歷史意義或現實意義?在政治權力壟斷的時代,沒有科學家,只有奴才,沒有真正的論證報告,只有真正的馬屁文章。
我一點也不懷疑通過行政權力加上舉國之力,在那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負數的地點,照樣能夠用鋼筋和水泥堆出一座混凝土森林,照樣能夠出現車水馬龍的繁榮和喧囂;我一點也不懷疑,若干年之後,這塊地方也許會被一些御用文人學者樹為偉人的豐碑,寫出無數肉麻的青詞。但是,我相信那一汪臭水會依然,那一塊土地上的人依然難見藍天。也許,若干年後,雄安會矗立出華北平原上一座新城,但它是一座與成千上百中國城市無異的城,因為它原本就沒有任何特殊的意義和面貌,它只是一個樓盤而已。中國特色的經濟由樓盤而起,將因樓盤而終,雄安這個超級樓盤,將是這種特色經濟模式的收關之作,也會成為樓盤經濟的一個歷史紀念碑。
權力有時很強大,但有些東西是權力也無法改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17: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