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有人說人長時間不發燒不好,最好是每年燒一兩次,反而對身體有好處。請問有道理嗎?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來源:三思逍遙  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副教授

  民間有種說法,平時體壯如牛,從不生什麼小病的壯漢,一得就是什麼大病,然後就很快死了。由此倒推出,最好每年得點頭痛腦熱的小病,這樣就能規避大病的風險云云,包括一些醫生也對這類說法持某種曖昧態度。只能說,人類的大腦就是一個天生的模式識別機器,但缺乏因果論證,完全在靠瞎猜瞎蒙,比瞎貓撞到死耗子還難,好歹貓還有敏銳的嗅覺呢,而死耗子也不算太稀罕的事情。

  那麼這裡要搞清楚的是,為啥某些人看起來平時很健康甚至堪稱強壯的人,這可以簡單的歸因於他們的免疫系統功能強勁,多數時候能夠解決掉入侵的微生物病毒。但這些人,會不會因為強大的免疫系統功能,反倒會在某些些疾病面前顯得異常脆弱?這裡先放下所有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殊情況,只說感染類的。那麼答案是有的,有些病毒對青壯年的致死率高於兒童和老年人。

  歷史上,最知名的就是爆發於1918年的H1N1甲型大流感,造成全世界約5億人感染,5千萬到1億人死亡(當時世界人口約17億人),傳播範圍達到太平洋群島及北極地區,在全球平均致死率約為2.5%-5%,但在某些地區造成一半以上的人死亡,多為青壯年聚集的地區。

  

  圖示:實驗室重建的1918,西班牙流感病毒(H1N1)

  後來,科學家從永久凍土帶,挖掘出當初掩埋的屍體,提取出1918年的病毒株,在動物實驗中發現,這株病毒導致動物死亡的原因,是它快速的繁殖能力,引發免疫系統的過激反應,最終免疫系統殺死了它的主人,因此免疫力最強的青壯年反而最容易引起強烈的免疫反應而死。因為,殺敵三千自傷八百,自傷得太多,就把自己也弄死了。

  而2003年的非典,與1918年的流感有些類似之處,青壯年感染並死亡的幾率遠遠超過普通流感,引發大面積恐慌。雖然,最終全球非典疫情造成的總死亡人數並不多,但關鍵在於傳染迅速,死亡迅速,並且連醫生護士都因感染上非典而殉職的事例連連爆發,讓人如何不恐慌呢?而在這樣的時刻,你平時是否經常得小病,如果真是因為免疫系統功能不夠強健,也許會讓你躲過這特殊的一劫,但利弊得失是很難計較和衡量的。

  

  圖示:2003年,小湯山非典患者病區。如今已被拆除

  最後,有必要再次提醒,真正預防這類大難的辦法還是老老實實的每年接受流感疫苗的注射,每年的流感疫苗都是公共衛生專家對未來流感趨勢的預測,有時候能猜對有時候猜不對,但無論是否完全猜對,接受過疫苗注射,就算患上流感,其病情也會輕微許多,從而極大的降低死亡風險。至於每年發兩次燒,如果是因為患上了流感,也許相當於注射了疫苗吧,但也有可能就燒死了,這種事情不好評價。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5 08: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