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小就環遊世界的孩子,說旅行毀了自己的童年??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來源:英國那些事兒

  話說,在你的印象里,從6歲以後,孩子們應該是啥樣的?

  每天上學下學,課後運動,周末哪裡不會補哪裡,再配上各種興趣愛好班,對吧。

  咱們小時候都是這麼過來的,而咱們的下一代,乃至下下代估計也是這樣的~

  不過,一種新的童年模式,正在世界範圍悄然地流行起來。

  它叫做World-schooling,我還真找不到一個合適的中文翻譯,我們姑且管它叫「世界教育」。

  

  你可能聽過這樣的故事:父母帶上孩子從小周遊列國,沒有固定的學校,走到哪兒學到哪兒,看過了無數自然和人文的美景,經歷了各種各樣的文化。

  聽起來有點羨慕吧?人家親眼看過的地方,比我們在課本上看過的圖還多!

  

  但是等一下。。。到底有沒有問過孩子們的感受咧。。。

  我最近剛好看到這麼一個博客,來自一個老爸辭職以後,就帶著一家人環遊世界好多年,走過了五大洲二十六個國家,卻從來沒「正經」上學的姑娘。

  

  

  說沒上過學是不準確的,基本上每到一個新的城市,她都會作為轉學生去上幾天的課,或者通過網路課程來學習基本的知識。

  可別覺得人家在學校學習的時間短,成績就差,現在小姑娘在加拿大讀大學呢。

  

  然鵝,她博客里最火的一篇文兒,題目叫:「世界教育是怎麼毀了我的童年的」

  

  嘿,張愛玲就說吧,華麗的袍子下面肯定有虱子!姑娘這個抱怨腔,成功地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但是看下去。。。姑娘你這是搞事情啊。。。

  「太多的旅行真的毀了我的生活,當我看到一座城堡的時候,我都不惜的看它第二眼——因為我在歐洲看過的城堡,沒有幾百也有好幾十了。」

  「最糟糕的,那些異域風情的市場,充滿歷史氣息的古迹,別人看到以後會特別興奮的動物,比如大象、駱駝啥的,我也司空見慣。」

  

  「我真是個糟糕的旅行者。。。」

  「因為一直在路上,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又要出發的緣故,所以和同齡人相比,我有明顯的不足。

  比方說,我算時差比在遊戲里抬手殺只殭屍還快,打包行李的速度比人家玩一把遊戲還短。。。」

  

  「姑娘們,我還得說一句,大家眼裡的漂亮鞋子和我無緣了,登山鞋和涉溪鞋才是我的好夥伴。。。」

  

  「在莎翁小鎮演莎翁劇,在悉尼歌劇院表演,還有我一開口就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乳酪莫扎里拉,最漂亮的教堂是西斯廷禮拜堂,最讓人愉悅的自然景色在瓜地馬拉,最震撼人心的遺跡是吳哥窟。。。

  你明白我說的意思吧,同齡人都覺得我是不折不扣的『炫耀鬼』!」

  

  「哦,因為走過世界太多的地方,交了太多不同年齡段不同行業的朋友,和辣么多人都維持聯繫真的是件特別難的事情。」

  

  「我知道這可能很難相信,但是週遊世界作為學習的方式一點都不輕鬆,每到一個新的環境,我都要付出比當地孩子們多好多的努力,去適應當地的文化!

  雖然這讓我在地理、歷史、藝術之類的課程上學得特別好。。。」

  

  「不過還是得感謝我老媽,因為她付出了好多辛苦,填補我在學校之間遊走的空白,

  這導致我甚至比一般人更早完成了高中課程,還多學了好多學校教不到的東西。孩子們聽我一句,千萬別旅行,學太多也很傷腦的誒!」

  「更要命的是,我的朋友們總是圍在一起,聊他們有多討厭自己的老師,我完全插不上話呀!

  

  因為接觸時間都很短,我覺得我的每個老師都超贊,而且我的老師不僅僅是學校里的那些,教我下廚的阿姨,教我唱歌的乞丐,教我踢球的街頭少年,這些都酷到讓我沒法和朋友們討論『我恨我的班主任』這個永恆的話題。」

  「還有,我家沒有房子,你看這個話聽起來就很可怕,我只能這麼說,世界就是我家。。。」

  

  「這樣的生活給我留下了強烈的後遺症,這個病的名字應該叫『不探索就去死』,我必須要出去看看,去探索我周圍的世界,不然渾身難受。」

  嗯,看到這兒你一定和我一樣很想摔手機。。。

  

  妹子你這哪兒是抱怨,根本是在拉仇恨好么!

  但是妹子博客里,也詳細說到了這一點:

  「這篇文章,其實我只是覺得這種諷刺的語氣很有趣~

  好多人(包括很多在讀這篇文章的你們)都覺得我是在秀優越,是個沒受過教育的自大鬼,或者覺得我家富得不行這根本是在炫富,我只想聲明下后兩點:

  我從來沒有耽誤學習,只不過不在一個固定的學校;

  我的父母並不富有,在旅途中從沒停止過工作賺錢,我們沒有奢華的吃住行,就和最最普通的遊客一樣。

  

  當然,我尊重你們的看法,而且100%接受大家的探討,也希望從大家的評論中學到東西。

  至於優越感,是的,我愛我的生活和我現在的樣子。

  因為不管你在生活里做了怎樣的抉擇,都應該熱愛自己所選擇的人生。」

  

  看完這一段,我就覺得,一個20歲的小姑娘,能把貶低看得淡然,生活看得透徹,真的是見過世面又有故事啊。

  好吧,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不得不承認,廣袤的世界和多元的文化,真的是最好的老師。

  

  儘管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拋下一切去過一種新的生活已經是很難做的決定,更何況帶著孩子邊環遊世界邊接受基礎教育?

  但是有機會帶孩子多出去看看,絕對是有益無害的,不僅僅是打開眼界認知世界,也是親子之間有了更深的交流。

  這個視頻,讓我感觸頗多:

  我依舊記得小時候父母帶自己旅遊的一幕幕,那些歡笑和意外,在記憶中,都閃著特別的光芒。

  父母的陪伴,比一切好玩的好吃的,都更讓人印象深刻。

  而這樣的快樂是雙向的,在旅行中,身為父母也跟孩子們更加親密,通過放鬆心情,跟小孩的溝通也多了很多。

  這和自己去旅行,是截然不同的體驗。

  你會比平時更細心、更周到,為旅行所做的準備更多。

  而與孩子的溝通,以及獲得的快樂,也是成比例地增長。

  

  已經自己做了父母的人或許感受過,和孩子一起赤腳在沙灘奔跑,在叢林里一起探險,他們旅行中的笑臉,讓日常忙於工作的父母也能像孩子一樣快樂。

  旅程中的驚喜,是日常生活無法相比的,而與孩子每一個共同走過的地方,也將是一段無可替代的記憶。

  畢竟,讓平時的那些「沒時間」和「沒精力」,變成朝夕相處一起走過異鄉的陪伴,才是帶孩子旅行最大的意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04: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