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二戰後從地圖上消失的9個主權國,其中一超級大國分裂為15國!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原創:文史磚家

  文/格瓦拉同志

  二戰結束后至今,伴隨著殖民體系的瓦解和民族主義的復興,世界版圖發生急劇變化,產生了一大批新興獨立的主權國家。但同時,也有一些主權國家因種種原因從世界地圖上消失,成為了歷史。那麼都有哪些國家走向消亡?具體原因又是什麼呢?

  1.阿拉伯聯合共和國(1958-1972年)

  1952年埃及成立共和國后,領導人納賽爾提倡「泛阿拉伯主義」,呼籲各阿拉伯國家實現大聯合,唯有敘利亞積極響應。1958年,埃敘簽訂聯合建國協定,組建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簡稱「阿聯」)。同年,北葉門以合眾的形式加入。

  

  埃及與敘利亞曾合併組建阿聯

  「阿聯」組建后,由於埃及推行霸權主義,逐漸引起敘、也不滿,於1961年相繼退出。此時「阿聯」實際上已解散,但埃及卻保留國號到1972年。

  2.錫金(1642-1975年)

  錫金在中國史書中被稱為「哲孟雄」,在歷史上曾長期充當西藏的藩屬,1642年正式建立王國。從1835年開始,錫金開始遭到英國入侵,1861年被完全控制,1890年正式淪為其「保護國」,遂斷絕與中國的藩屬關係。

  

  錫金原為中國藩屬,1975年被印度吞併

  印度獨立后,錫金在1950年又淪為其「保護國」。但印度志在吞併錫金,最終於1975年攻取錫金並廢黜其國王。同年4月23日,印度議會通過法案,將錫金並為印度的一個邦。

  3.南越(1949-1975年)

  南越即在越南內戰期間,由法美兩國支持建立的南部政權,隔北緯17度線與北越對峙。南越原為帝制,1949年由法國扶植保大帝為對抗北越而建。1955年,帝國首相吳庭艷廢黜保大帝,改帝製為共和國,稱越南共和國。

  

  南越於1975年被北越吞併

  美國支持南越對抗北越,雖投入大量的兵力、財力,但依舊未能挽救南越的頹勢。1975年,南越被北越吞併式統一。翌年,北越改國名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4.南葉門(1967-1990年)

  南葉門原屬葉門王國。1934年,英國利用葉門敗於沙特的機會,脅迫其割讓南部六個蘇丹國及亞丁市。1959-1963年間,英國將上述地區拼湊為「南阿拉伯聯邦」,但遭到當地人民的反抗。1967年英國被迫退出,南葉門人民共和國宣布成立。

  

  南葉門於1990年併入北葉門

  南葉門獨立后逐漸採取親蘇路線,實行社會主義制度,並於1970年改名為葉門民主人民共和國。1990年5月22日,南北葉門實現統一,成立了葉門共和國。

  5.東德(1949-1990年)

  1945年納粹德國失敗后,被美蘇英法四國分區佔領。其中蘇聯佔領東部、美英法佔領西部,由於實行不同的社會制度,由此引起兩大陣營間的對抗。1949年德國恢復主權,但被一分為二。其中蘇戰區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東德,實行社會主義制度。

  

  東德於1990年併入西德

  戈爾巴喬夫擔任蘇聯領導人之後,與西方實現和解,默許兩德統一。1990年10月3日,東德正式併入西德,兩德重新統一。

  6.蘇聯(1922-1991年)

  蘇聯,全稱為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是在沙俄帝國的廢墟上,由蘇俄聯合其他14個所謂「獨立」的民族共和國組合而成,1922年正式成立,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經歷二戰的洗禮,蘇聯國際威望和軍事實力大增,成為能與美國平起平坐的超級大國,主宰世界格局數十年。

  

  蘇聯於1991年分裂為15個國家

  勃列日涅夫執政晚期,蘇聯的國運已呈日落西山之勢,等到戈爾巴喬夫上台後,已經無法通過改革獲取新生。1989-1991年,蘇聯發生政治大變動,15個加盟成員國相繼宣布獨立。1991年12月25日,蘇聯正式宣布解體。

  7.南斯拉夫(1929-1992年)

  一戰結束后,巴爾幹半島上成立一個名為「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王國」的國家,1929年改名為南斯拉夫王國。南斯拉夫二戰期間投身軸心國集團,最後被鐵托領導的革命推翻。1945年,鐵托改王國為共和國。

  

  原南斯拉夫於1992年分裂為5個國家

  南斯拉夫實行聯邦制,由6個成員國(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黑山、波黑、馬其頓)和兩個自治省(科索沃、伏伊伏丁)組成,實行社會主義制度。1992年在蘇東劇變的衝擊下,南斯拉夫最終解體,被分裂為5個國家。

  8.捷克斯洛伐克(1918-1992年)

  一戰結束之後,奧匈帝國瓦解,捷克與斯洛伐克兩大民族聚居區聯合獨立,組建捷克斯洛伐克。二戰期間,納粹德國佔領捷全境,並扶植起兩個傀儡政權。1945年捷全境在蘇軍的幫助下獲得解放,隨即又合併為一國,並實行社會主義政體。

  

  捷克斯洛伐克於1992年正式分裂

  1989年,捷共政權垮台,斯族因對新政權的經濟政策不滿,要求獨立建國的呼聲興起。1992年11月23日,捷國議會通過聯邦解體法案,正式分裂為兩國。

  9.南聯盟/塞黑(1991-2006年)

  全名為南斯拉夫聯盟。1991年南斯拉夫解體后,原加盟共和國的塞爾維亞與黑山組建聯盟國家,但雙方均保持較高的獨立地位。2003年南聯盟改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簡稱「塞黑」),並約定在2006年舉行全民公投再定聯盟前途。

  

  圖中粉紅色區域即為南聯盟/塞黑

  2006年6月3日,黑山依照公投結果宣布獨立,塞黑正式解體。2天後,塞爾維亞亦被迫宣布獨立。

20

主題

273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尋道者

Rank: 5Rank: 5

積分
20055
沙發
鬍子太長了 發表於 2017-8-16 13:59 | 只看該作者
故弄玄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7: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