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新研究表明DNA可以攻擊計算 但影響有限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7-8-12 00: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7-08-11 16:19:38 來源: 網易科技報道

  

  網易科技訊8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從本質上說DNA也是存儲信息的一種方式,只不過其編碼的是關於生命的指令。但研究人員也能夠將其用於其他目的。目前,科學家已經用DNA來存儲書籍、錄音、圖像甚至是亞馬遜的禮品卡。而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開始通過在DNA中植入惡意程序來控制電腦。

  一條完整的DNA鏈由ACGT四個鹼基組成。這些鹼基可用於替代計算機程度中的0和1.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團隊通過這種方式將一段惡意程序植入了DNA中。當這段DNA通過電腦進行測序時,惡意軟體就被激活從而接管進行測序的目標計算機。

  研究團隊負責人,計算機安全專家Tadayoshi Kohno表示:「目前這種方式的威脅很小,人們大可不必擔心得睡不著覺。我們想要通過這種方式弄清什麼是可能的。」隨著DNA測序的普及,這種攻擊的後果將會變得更加嚴重。要知道在21世紀初,對單個人類基因組進行測序需要花費花費約1億美元。而現在的開銷不到1000美元。相關的DNA測序技術不僅便宜,而且更為簡單便捷。目前甚至有口袋大小的測序儀,能夠讓人們對環境中提取的DNA進行實時分析。

  但是,方便的同時帶來的脆弱性也越來越高。 DNA測序通常用於取證,所以如果黑客能夠攻擊測序計算機或軟體,他們完全可以通過改變遺傳數據來影響調查過程。或者,如果機器正在處理關於轉基因的機密數據,黑客可能會竊取相關的知識產權。

  這種安全還關係到個人遺傳數據的隱私問題。美國目前正準備對至少一百萬美國人的DNA進行測序,推進精準醫療。 Kohno實驗室學生Peter Ney說:「數據非常敏感。如果你可以侵入[排序流程],就能夠竊取這些數據,或者修改相應的遺傳數據。」

  Kohno表示:「我們希望了解並預測未來10至15年內的熱點新技術有何安全隱患。」 2008年,他的團隊就報告稱,自己可以通過無線方式入侵心臟植入物,並可以對其進行重新編程。 2010年,他們稱入侵了雪佛蘭Impala的控制系統,從而能夠完全控制整個汽車。這次,他們又把注意力轉移到DNA測序上來。 Kohno說:「這是其他安全研究人員沒有意識到的新興領域,而陰謀恰恰會在這裡。我們可以用DNA生物分子控制一台電腦系統嗎?」

  他們做到了這一點,但平心而論這並不容易。為了讓他們的惡意軟體起到作用,該團隊將漏洞引入常用於分析DNA數據文件的程序,然後利用了這個弱點。這有點欺騙,但是團隊表示,這些漏洞在分析DNA的軟體中很常見。創建這些程序的人員並沒有意識到會通過DNA測序進行入侵,所以他們的產品往往很不安全,很少遵循數字安全的最佳做法。

  哥倫比亞大學遺傳學家和紐約基因組中心的Yaniv Erlich說:「我喜歡創造力,但是他們的方法並不現實。今年早些時候,Erlich將一個計算機病毒植入了DNA中編碼了一個計算機病毒,但是他沒有解碼,因此當DNA被測序時,它不會自行啟動。)實際上,該團隊的惡意軟體造成的影響有限,大部分機構完全可以應對。

  儘管如此,Erlich也同意,分析DNA的程序「安全標準相對寬鬆」。他說,有傳言稱,今年早些時候一家大型研究機構受到勒索軟體的攻擊,因為他們在DNA測序機器上使用了默認的管理員賬戶及密碼。

  Kohno說:「我希望在未來5到10年內,人們對DNA安全性能夠重視起來,能夠積極加強系統防範,杜絕安全威脅。 「我們不知道這樣的威脅會不會發生,我們希望它們永遠不會出現。」(晗冰)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17: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