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科學院和中國數學會應該立即主動撤銷陳景潤王元潘承洞的錯誤論文

[複製鏈接]

134

主題

225

帖子

1668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6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xmwrk 發表於 2017-8-11 08: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大陸垃圾數學家陳景潤、王元、潘承洞,以及他們的弟子,發表了數百篇垃圾論文,可以說錯誤百出。

耗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數以億計。他們的弟子還在藉助他們的招牌招搖撞騙,破壞國家科學信譽。陳景潤華羅庚等陰魂不散,繼續干擾破壞中國數學的發展。

中國數學會應該反省自己60年走過的錯誤道路,清算華羅庚陳景潤的流毒,振作精神,重整旗鼓,才能走上正軌。中國政府應該通過媒體大張旗鼓地宣傳和普及正統的數學知識,揭露華羅庚陳景潤王元潘承洞造假造謠欺騙社會的卑鄙行徑。

中國數學會應該明確告訴人們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為什麼正確和為什麼錯誤,才能避免陳景潤這樣的數學騙子興風作浪。也讓張益唐這樣的騙子受到震懾。讓中國的科學在正確道路上運行。中國數學十分落後,到處都是造假造謠,騙取國家科學基金,同時打壓真正的成果。已經成為一個禍害。他們的學生劉建亞展濤居然還騙取了一個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其他學生王天澤蔡天新賈朝華都是一群騙子,他們的數學論文幾乎全部都是錯誤的。

134

主題

225

帖子

1668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68
沙發
 樓主| wxmwrk 發表於 2017-8-11 20:37 | 只看該作者


一種錯誤盛行93年說明了什麼?
http://bbs1.people.com.cn/post/1/1/1/157664469.html
       從1920年挪威的布朗開始證明「9 + 9」,經過了1924年,德國的拉特馬赫證明「7 + 7」,1932年,英國的埃斯特曼證明「6 + 6」,1937年,義大利的蕾西先後證明「5 + 7」, 「4 + 9」, 「3 + 15」和「2 + 366」,以及1938年蘇聯的布赫夕太勃證明「5 + 5」,1940年,蘇聯的布赫夕太勃證明「4 + 4」,1956年,中國的王元證明「3 + 4」,稍後證明 「3 + 3」和「2 + 3」。到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證明「1+ c」,(其中c是一很大的自然數),1962年,中國的潘承洞和蘇聯的巴爾巴恩證明「1 + 5」, 中國的王元證明「1 + 4」,1965年,蘇聯的布赫 夕太勃和小維諾格拉多夫,及義大利的朋比利證明「1 + 3 」,1966年,中國的陳景潤證明 「1 + 2 」。
再到1995年安德魯懷爾斯搞的費馬大定理,2004年陶哲軒搞得「存在任意多對素數算術數論」,一直到2013年張益唐所謂「有無窮多個小於70000000的素數對」我們發現了什麼?
      首先,這些淺顯的錯誤總在一個可控的範圍內連續出現,太蔑視和挑戰學術規則了吧,不論講什麼理由,都反襯了數學家的低效率,低水平,1920年至2013年,長達93年,同一個數論領域,同一個集合概念的命題,同一個特稱判斷的結論,先後發生了幾十起狗屁不通的成果。這些錯誤的手段都是一樣的,內容大同小異,就像多起殺人案犯罪分子,案件是同一人所為,並且案犯留有同一腳印、指紋、等線索。
     這使我很不理解,數學界是干神馬的,是光會喝酒吃飯的群體嗎?這一遲破93年的疑案,暴露了數學家的素質問題,有多麼嚴重,它的選人用能是反向的,它的逆向淘汰制說明,數學家隊伍里,有許多人不具備基本的素質,他的來源多由一群不學無術的低能人員構成,較好的,有水平的,有學術能力的人很難受到重用,如此簡單的有規律的錯誤,按理說是非常容易發現的的,這些犯錯誤的數學家就像流竄作案,不是偶發一起,不是沒有一系列線索,它久拖不破,彰顯了數學家隊伍的無能,應當深刻反省和檢討,對領導人要追究瀆職的責任。
      此外,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當事人的虛榮,浮躁,懶惰和不負責任,這些錯誤發生和數學體制有關,沒有對應的批判系統,數學界單一的審稿模式,評價體系,媒體無中生有的吹捧形式,如此有影響的費馬大定理鑒定班子人員組成,線索發展方向,每一環的處理結果,一般情況下,都應該請示邏輯學家,而數學界為了獲取資金支持和利益,都千方百計地忽悠大好形勢,而弄虛作假,欺上瞞下,他們想得是如何平安地陞官發財,自然對陰暗面的東西,能壓就壓,能瞞就瞞,能拖就拖,實際上,除了科學領導人和數學家的責任,媒體也有失聲的問題,由於中國沒有學術批判的獨立媒體,記者無權報道這些內容,也助長了學術造假者的囂張氣焰。
     為什麼對批評內容不能像當時吹捧的那樣大肆報道呢?是擔心原先的錯誤引發群眾恐慌嗎?是擔心科學從此沒有地位嗎?各種數學獎懸賞的瘋狂表明只有錢能解決問題嗎?
如果及時報道,從第一起質疑開始,就上頭條新聞,把可以公開的細節如實告知數學界,可以增加數學界的防犯意識,完全可以使後面的錯誤免於發生,刻意造假者也會有所顧忌和收斂,但恰恰相反,搞得神秘兮兮的,許許多多的錯誤至今不肯揭穿,大學數學系的師生,沒有質疑的課程,邏輯學界各種人物不少,難道都沒有留意嗎?大概數學所的人只想抬高自己地位,數學系師生只想有一個好工作,邏輯學家只想多賺錢不想得罪人,而忽略了這麼多造假或者錯誤的疑點吧?總之,費馬大定理這起典型的學術變態系列案,給科學界以巨大的嘲諷,越是大肆宣傳越是丟臉,越使人們感覺生活環境的不安全。我看,在追究學術造人的責任的同時,也要批評不作為的科學領導人和酒囊飯袋的數學成果鑒定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7: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