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8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超然處世

[複製鏈接]

615

主題

818

帖子

1292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uiyunwang 發表於 2005-3-8 03: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超然處世


徐某,任教太學堂,著作等身,弟子數十人,桃李遐邇。治學有方,專精老莊。其為人也,頗有老莊之風,弟子謂其莊周再見。其為文,汪洋恣肆,其處世,逍遙自得。齊物我,齊是非,齊生死,齊貴賤,道法自然。年近古稀,不幸喪偶,眾弟子弔慰之,悲悲切切。徐某見狀,曰,尚記莊子妻死,鼓盆而歌者乎?弟子聞言,倍感徐某得莊子精髓,頓悟己之膚淺,不復有悲切之態。初,徐某狂歌之,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復放圓舞曲,徐某攜妻手,翩然舞蹈之。恍若新婚之夜,夫妻共舞。其鶼鰈情深,令人嘆為觀止。翌日,徐某之妻發喪,中途,巡警至,截徐某之妻至醫院驗屍,亦喚徐某至警所候審。送葬弟子莫名其妙,惶惶然不知所措。至夜,徐某歸,眾弟子詢其故,始知其詳。有小腳偵探,密報警局,謂徐某之妻死因不明。妻死之日,竟大放樂曲,了無悲哀之狀。且徐某與女弟子,過從甚密。眾弟子聞之頹然,而徐某已放聲痛哭矣。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沙發
Blue Ivy 發表於 2005-3-8 06:11 | 只看該作者
老夫子喪偶, 怎麼又夫妻共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15

主題

818

帖子

1292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2
3
 樓主| huiyunwang 發表於 2005-3-8 07:58 | 只看該作者
徐某攜妻手,翩然舞蹈之。(實乃獨舞)恍若新婚之夜,夫妻共舞。(恍若共舞,而非實舞,是說徐某沉浸在往日與妻共舞的精神世界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3152

帖子

1038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38
4
夢女 發表於 2005-3-9 11:20 | 只看該作者
[QUOTE=huiyunwang]徐某攜妻手,翩然舞蹈之。(實乃獨舞)恍若新婚之夜,夫妻共舞。(恍若共舞,而非實舞,是說徐某沉浸在往日與妻共舞的精神世界里)。[/QUOTE]

境界之高,可見愛之深……
生如夏花絢爛,死如秋葉靜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5
Blue Ivy 發表於 2005-3-10 05:45 | 只看該作者
[QUOTE=huiyunwang]徐某攜妻手,翩然舞蹈之。(實乃獨舞)恍若新婚之夜,夫妻共舞。(恍若共舞,而非實舞,是說徐某沉浸在往日與妻共舞的精神世界里)。[/QUOTE]

謝謝老師指教! 是否中間不是用句號, 更易明了?  [:461:]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15

主題

818

帖子

1292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2
6
 樓主| huiyunwang 發表於 2005-3-11 10:39 | 只看該作者
Dear Blue Ivy,

謝謝你的建議。不過,我還是覺得中間用句號較好。句號之前講的是象,之後講的是意。用句號可起到意象分明的作用。古人不用標點,今人斷句常出現麻煩。譬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若斷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正好相反。

歡迎切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7
Blue Ivy 發表於 2005-3-11 20:44 | 只看該作者
學古文, 斷句是基本功, 相信樓主是研究古文的, 向老師你學習噢.

我只是覺得前後句是相輔相成的, 中間不用句號, 前後句意象清晰, 不然容易使人迷惑, 前後兩句也有重複之嫌. 願聽老師詳解.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15

主題

818

帖子

1292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2
8
 樓主| huiyunwang 發表於 2005-3-12 09:16 | 只看該作者
我搖頭晃腦地把這個段子又讀了一遍,覺得你說的很有道理。中間不用句號,有一氣呵成的效果。順便提一句,我不是研究古文的,更不敢妄自為師。這不,你就成了我的「一句之師」。我之所以用古文形式寫幾個段子,實在是一種主觀上的反動行為,可能會被日益西化的人所不齒。再次感謝你的鼓勵和支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9
Blue Ivy 發表於 2005-3-12 17:40 | 只看該作者
老師不要謙虛呀, 難得有你來這裡寫古文, 我很喜歡看呢.

古文的語言精鍊, 含中華文化的底蘊, 要讀懂前人的史書, 是應該要好好學習的.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5: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