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上海灘最美的日本明星,被槍斃前說個秘密,死後國人紛紛感謝她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來源:我們的歷史回憶錄

  在中國人眼裡,她是中國人,卻為日本效忠;在日本人眼裡,她是日本人,卻著中國裝,唱中文歌。

  左右為難的尷尬佔據了李香蘭的前半生,她在自傳中寫道:「夾在相互爭鬩的母國中國和祖國日本中間,拚鬥的火花濺滿全身。我被生生撕裂。」在衝突的頂點,她遭遇過「以漢奸罪槍決」的審判。

  

  李香蘭這個名字可能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陌生又神秘。可能很多人甚至都沒聽說過她。不知道她是誰,但每個人都知道她唱的歌,比如《夜來香》,比如《何日君再來》,至今仍被反覆翻唱,成為經典。

  李香蘭本名山口淑子,於1920年2月12日出生於奉天北煙台,即今遼寧省燈塔市。她祖籍日本佐賀縣杵島郡北方村。早在1906年,其祖父舉家遷到中國東北。1933年,山口淑子認了父親的異國同窗、當時的親日派瀋陽銀行總裁李際春為義父,她由此有了一個頗具中國韻味的名字:李香蘭。她還有另一個只流行在校園中的中文名字「潘淑華」

  

  在一次聚會中,有人問李香蘭:「如果日本人打到了北平,你打算做什麼?」李香蘭面容從憂戚、難過、痛苦轉為堅決。她說:「我希望站到北平的城牆上去,死在中國和日本雙方的槍彈之下。」一名16歲的中學女生能說出這樣的話,不禁讓人感受到她的早熟和處於那個時代的無奈。

  1937年,滿洲映畫協會(簡稱「滿映」)成立。李香蘭進入滿洲電影界,並成為其頭號女星。她拍攝了多部電影,從而成為當時的頭號演藝巨星。其中多以中國女子身份扮演崇尚日本侵略軍的角色。這也為她的不幸埋下了伏筆。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抗日戰爭勝利。25歲的李香蘭以勾結日軍的「文化漢奸」罪名被逮捕。中國民眾滿腔憤怒,檢察官要求按照漢奸罪將李香蘭處死。命懸一線之間,李香蘭說出了震驚在場所有人的一句話——自己不是中國人,而是日本人。在查清真相后,中國軍事法庭稱其無法構成「漢奸罪」和「間諜罪」,對其寬大處理併當庭釋放。

  

  當1946年最後宣判李香蘭無罪時,法官曾嚴肅地對她說:「但你還是有道義上的責任,本法庭為你用李香蘭這個名字演出《支那之夜》這種電影感到遺憾。」李香蘭當庭向中國法官和聽眾道歉,並從此不再錄製《支那之夜》的同名主題曲。直到1980年代,李香蘭才有機會重新觀看自己當年表演的包括《支那之夜》在內的「大陸三部曲」,據說,她為此流下懺悔的淚水,三天三夜難於入眠。

  離開中國的幾十年裡,李香蘭心心念念著有一天能夠再回到中國,因為對於她來說,日本是父親,中國是母親;她有一顆心,一半在日本,一半在中國。

  1975年,她終於如願以償,中國以極其寬廣的胸懷向她敞開了懷抱,她以政治家、友好人士的身份回到中國,回到了那片她魂牽夢繞的土地。 此後,她便致力於中日友好關係的發展,多次回到中國訪問考察。

  2014年9月7日上午,李香蘭死於心臟病,享年94歲。中國政府對她在戰後,為兩國友好做出的努力給與了高度評價。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09: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